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5年中国银发经济产业链分析
2025-05-09 来源: 文字:[    ]

银发经济是一个综合经济体系,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程度加深,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一、产业链

银发经济产业链上游为技术底座,包括原料、技术、硬件及设备。原料包括生物原料、纺织原料、矿物质、金属材料等,技术包括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硬件包括芯片、传感器等;中游为银发经济,可分为养老产品、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及养老金融;下游为需求市场,包括老年消费群体和渠道商。

银发经济产业链以上游技术底座为支撑,整合原料、技术与硬件设备,驱动中游养老产品、服务、地产及金融的多元化发展,最终服务于下游老年消费群体与渠道网络。上游技术(如AI、物联网)突破加速智能养老设备普及,中游通过医养结合模式满足多层次需求,下游依托线上线下渠道实现精准触达。随着老龄化深化与政策支持,产业链将持续向智能化、个性化升级,但需应对劳动力短缺与产品标准化不足等挑战。

二、上游分析

1.5G

(1)基站数量

工信部数据显示,5G网络服务能力持续升级。截至2025年3月末,5G基站总数达439.5万个,比上年末净增14.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4.4%,占比较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

(2)重点企业分析

当前5G龙头企业以技术底座为核心,覆盖芯片、设备、网络与应用全链条。华为、中兴主导基站与核心网,紫光、华工聚焦细分硬件,武汉凡谷、通宇通讯深耕射频前端,信科移动则推动前沿技术演进。未来竞争将围绕5G-A/6G研发、垂直行业应用(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及生态协同展开,技术深度与场景落地能力成为制胜关键。

2.大数据

(1)大数据市场规模

伴随着数据产量的高速增长,国内大数据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约为1.9万亿元,2024年约为2.4万亿元。2025年产业规模将增至2.83万亿元。

(2)大数据独角兽企业

2024GEI中国大数据独角兽企业榜单显示,2023年中国大数据(潜在)独角兽企业共计275家,其中独角兽企业107家,京东科技、长鑫科技、菜鸟网络、超聚变、小马智行、地平线、京东工业、智芯微电子、小度科技、文远知行等企业上榜。

3.人工智能

(1)产业规模

2024年中国AI产业规模为2697亿元,增速26.2%,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为大模型在实际业务场景的表现未完全满足客户需求,且建设成本较高,较多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增长至2940亿元。

(2)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人工智能相关A股上市企业数量众多,营收前五十企业中,广东省分布最多,共15家。北京市和浙江省均为7家,并列第二。

4.云计算

(1)市场规模

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较高活力。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35.5%,大幅高于全球增速,2024年约为8378亿元。随着AI原生带来的云计算技术革新以及大模型规模化应用落地,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曲线,预计到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1万亿元。

(2)重点企业分析

云计算市场竞争激烈,多家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内重点企业主要包括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天翼云、浪潮云等。具体如图所示:

5.芯片

(1)产量

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4514.2亿块,同比增长22.2%。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将超过5000亿块。

(2)重点企业分析

芯片行业重点企业发展现状呈现出技术创新加速、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国际化布局持续推进的特点。这些企业不仅在高速率、高性能电芯片的研发上取得突破,还通过优化封装技术、拓展应用领域等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

6.传感器

(1)市场规模

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3324.9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3630亿元。202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3802亿元。

(2)重点企业分析

在我国传感器企业中,大立科技是少数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传感器业务占比高达90%以上,主要生产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华工科技是全球有影响力的传感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出行、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三、中游分析

1.市场规模

作为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银发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024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达到8.3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比重的6%。未来进入“长寿时代”后,银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增加。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2025年达到9万亿元。

2.智慧养老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全社会的养老需求更加多元化、高品质化,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将迎来巨大机遇。2019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约为3.50万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增至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42%。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万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7.21亿元。

3.保健食品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居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保健食品需求日益旺盛,市场规模增长稳定。2023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规模约为3282亿元,同比增长8.29%。2024年保健食品销售额将进一步增长至3475亿元,2025年将超过3600亿元。

4.康复医疗器械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以及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康复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615.7亿元,2024年约为714.6亿元。2025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767亿元。

5.企业数量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银发经济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24年共注册8.24万家银发经济相关企业,创近十年注册量新高。

6.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银发经济相关A股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共10家。上海市共7家,排名第二。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均为6家。

四、下游分析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根据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国家卫健委预计,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