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最大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分析:家用数码相机市场利润低渠道堪忧
2008-06-03 来源:电脑商情报 文字:[    ]

  用消费级数码相机已成为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随着销量的大幅增长,其价格也不断走低。在这个寒促,千万像素的消费级家用数码相机价格已经达到了2000元以下,而且在各个品牌厂家的主导下,其价格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只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当消费者为价格的下跌开心的时候,渠道们却看着日渐薄弱的利润苦恼,各种混乱的现象不断滋生……

    

     寒促中,价格再次冲击底线

    

     数码相机市场自兴起以来,其价格竞争就没有间断过。尤其是家用消费级市场相机领域,随着数码相机的不断普及,销量大增的同时成为了众多厂家的必争之地,其价格波动更是十分平常,用三四个月一大降,一两个月一小降来描述并不过分。



    “家用数码相机可以说是数码相机市场中销量最大的领域,基本上所有的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竞争十分的激烈,而价格战又是最直接最快速获取市场份额的手段,自然被众多厂家所采用。”一位王姓数码相机经销商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分析说,“看这一两年的发展,在这个手段上受益最大的可以说就是佳能。”



     家用数码相机的价格下调,其好处不言而喻,不仅推动了数码相机的普及,更是让越来越高像素的数码相机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让其有能力购买,于是从2005年500万像素成为主流到如今700万像素随处可见,才仅仅一年时间。而这个寒促,更是出现了千万像素的家用数码相机价格低于2000元,700万像素家用数码相机低于1500元的状况。



    “年底寒促是传统的销售高峰期,降价是自然的事情,手段也是常用的高像素加低价格。”王经理说,“如今7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价格已经差不多降无可降了,厂商们自然也就会在千万像素上作文章。”



     实际上,随着家用消费级市场相机水涨船高的发展速度,其作为IT消费品的特质经过2005年、2006年这两年时间,已经被进一步强化了。越来越明显的IT消费品特质使业内人士经常将消费级数码相机产业的发展和PC产业加以比较,“中低端走量、高端走利润”这句过去用来划分PC产品的形容,成为对目前消费级数码相机市场的准确描述。既然要走量,在竞争的作用下价格的不断下调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改变的现实。



     据经销商们透露,在这场寒促的价格战役中,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市场已经呈现了这样的趋势,“首先是500万像素的家用数码相机会在这个寒促中逐渐收尾,淡出市场,其次由于产品数量众多,又是此次寒促的降价主力,600万、700万左右像素的数码相机真正进入主流,成为销售的主力,第三,千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一些品牌厂商的炒作下,将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量大利润低,渠道又爱又恨

    

     面对着家用数码相机的降价潮流,消费者可以说是欢欣鼓舞。对于他们来讲,降价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而经销商们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个传统的消费旺季,更何况这个时期,既是旧一年的收尾,要冲量获得更多的返点,同时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希望能获得一个好的开始。



     “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可是最好卖的产品,价格低消费者多,年底更是有很多买来当做礼品的。”一位经销商表示,“厂商们都在降价,也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销量。我们经销商也同样希望低价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客户。”



     可是尽管经销商们都希望这个寒促的降价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销量,但同时这个希望中有带着一些无奈和担忧。“家用消费级市场相机市场价格波动太大,又没有长时间的价保,如何备货可以说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而且从2006年来看,虽然每个传统的消费旺季都有大幅度的降价,但最后的销售状况都并不尽人意。如果备货多了,销量不好没有价保我们太吃亏,备货少了有时候又会损失客户。”



     而另一方面,厂商在降价的过程当中,不仅损失了自己的利润,同样还有可能损失经销商的利润。“有些产品在降价的时候,留给我们经销商的利润也随之减少了,我们的操作空间也小了。本来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利润就薄,这样一来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销量来填补这个损失。”



     经销商的担忧还不仅仅于此。在寒促的降价潮中,除了厂商的降价之外,经销商们之间的竞争还会导致产品价格的进一步降低。一位经销商在谈及这个时候,曾举了一个例子,月初的时候他做了一单生意,5台相机,售价接近一万元,结果利润仅仅不过100多块,“如果按照厂商给的价格出售,利润还算可以的,但我们不可能那样卖。现在卖场多了,做相机的人也多了,消费者喜欢货比三家,我们只有出比别人更低的价格,才能吸引到消费者。”



    “相对于厂家的降价来讲,我们经销商的降价更为直接和实用一点。现在的消费者已经很理性了,厂商的降价只能吸引消费者把目光关注到该款产品上,而我们的价格竞争,虽然不过50元,30元,甚至10元,但却能够让消费者真正决定是否现在购买。但这些本来应该都是我们的利润,所以我们经销商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的。”



     不足百分之二的利润率,从一个方面无疑说明了目前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市场的状况,但是对于这样的利润率,经销商们却不能放弃这一块,“没有办法,家用数码相机是销售的最好的产品,也是一个公司产品链里面不可缺少的,我们不可能不做这个。”

    

     利益驱使下的不良现象

    

     在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利润如此低的状况下,即使数码相机的销量不断增长,也让众多经销商苦不堪言。于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些不良的销售现象就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出现。据了解,随着数码相机销量大幅增长,与之配套的电池也开始大批量涌入市场,其中不乏一些假冒名牌的电池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所谓原装电池中有将近50%都是假的,消费者很难买到真正的原装电池,一块贴着‘索尼’的所谓原装电池可能只是一个山寨小厂生产的假货。”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很多所谓名牌数码相机的原装电池市场存在比较严重的假货现象。



     “销售假冒的原装电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就将相机盒内的原装电池掉包,另一种就是直接销售假冒的原装电池。前者是经销商们经常使用的手段。要知道一台相机销售出去不过50元到100元的利润,但一块假冒电池的成本不过几十元,而一块原装电池却要200元以上的价格,这一调换就增加了一倍的利润。”



     据透露,目前假冒的原装电池一般都是小作坊生产的,不但使用寿命远低于正品电池,而且对机器本身造成一定损伤,低劣的数码相机电池甚至容易爆炸或伤害人身健康。“由于这些假冒电池外观包装与真品极为相似,一般非专业人士很难看出其中有诈。再加上目前各大品牌经常爆出各种电池问题,一旦出现问题经销商往往推托到厂商身上,所以消费者经常防不胜防。”



     除此之外,还有存储卡、相机包等等其他配件产品也有假冒伪劣现象的存在,“在珠江路上,没有一家经销商不做这些。没有办法,利润太低,不这样做的话生存都是问题。”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