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14-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市场深度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14-03-21
  • [报告ID] 48308
  • [关键词] 电动汽车产业市场深度评估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 [报告名称] 2014-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市场深度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14/3/21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弘博报告网最新推出了《2014-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市场深度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此报告描述了电动汽车行业市场发展的环境,在深入分析以电动汽车行业为载体的业务需求及应用的基础上,凭借多年来在电动汽车行业领域成熟经验,从战略的高度对电动汽车行业市场未来的商业模式发展前景及发展部署策略提出了真知灼见。  PS:本报告将保持时实更新,为企业提供最新资讯,使企业能及时把握局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报告目录
2014-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市场深度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第一章 国际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 1
第一节 2011国际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1
一、世界各国电动汽车产业促进政策 1
二、世界主要车企电动汽车发展情况 2
三、金砖四国电动汽车发展比较 4
四、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盘点 13
五、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布局新能源领域 21
六、国际电动汽车标准加快制定步伐 21
七、温哥华国际汽车展力推电动汽车 22
第二节 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23
一、美国电动汽车的发展 23
二、欧洲电动汽车的发展 25
三、以色列电动汽车的发展 27
四、日本电动汽车的发展 28
五、韩国电动汽车的发展 30
六、印度电动汽车的发展 31
第三节 全球主要电动汽车企业发展概况 32
一、雷诺日产 32
二、现代 34
三、通用 35
四、丰田 35
五、福特 36

第二章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37
第一节 我国具备将电动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 37
一、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37
二、我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资源保障能力 39
三、发展电动汽车符合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1
四、发展电动汽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3
五、政策建议 45
第二节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47
一、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47
二、整车开发进展情况 50
三、电动车关键零部件开发进展情况 51
四、专利、标准与规范的进展情况 52
五、电动车示范运行情况 53
第三节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优势及前景 56
一、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优势 56
二、电动汽车及与内燃机汽车的比较优势 58
三、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的比较劣势 59
四、我国电动汽车市场或潜力无穷 59
第四节 中国电动汽车波特竞争模型分析 60
一、行业原有竞争者分析 60
二、潜在竞争者分析    61
三、替代者分析    61
四、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62
五、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62
第五节 目前电动汽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3
一、续驶里程有限       63
二、蓄电池使用寿命太短    63
三、蓄电池尺寸和质量的制约    64
四、电动汽车价格昂贵       64
五、间接污染严重       64

第三章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环境分析 65
第一节 电动汽车发展的环境分析     65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65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72
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75
四、缓解石油能源短缺       82
五、缓解城市大气环境恶化       82
六、增强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    82
七、增强汽车厂商竞争力    82
八、期待中的电动车引爆点       83
第二节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发展的战略导向 85
一、汽车能源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对策       85
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86
三、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    90
四、节能汽车日渐受到青睐       90
五、混合动力汽车:油耗与排放兼顾       91
六、我国新能源动力汽车发展前景展望    91
第三节 面对能源短缺与环保需求的可持续交通策略     92
一、可持续交通面对的问题       92
二、应对策略——电动汽车       95
第四节 实现交通领域节能减排 电动汽车大有作为       96
一、国际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与商业化提速       96
二、纯电动汽车面临新发展机遇       96
三、混合动力汽车已初步商业化       96
四、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更加深入       97
五、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条件与政策环境已具备    98
第五节 电力工业与纯电动轿车发展的相关性考证 99
一、电力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99
二、纯电动轿车运营的经济性分析    101
三、对纯电动轿车用电量的预测       101
四、发展纯电动轿车的基础设施投入小    102
五、发展纯电动轿车能够实现国家、企业和用户的多赢       102
第六节 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发展与研究 103
一、国外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发展状况及战略       103
二、我国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发展现状    105
三、我国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105
第七节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汽车环境影响评估     106
一、全生命周期分析和新能源汽车概述    106
二、新能源汽车对环境影响评估       107

第四章 2011-2012年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分析    112
第一节 2011-2012年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分析       112
一、电动汽车“三纵三横”布局显效       112
二、2011年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112
三、2011-2012年新能源车发展情况分析 113
四、2011-2012年中国电动汽车商业化程度分析     115
五、2012年电动汽车市场分析及2013年走势 117
六、2012年比亚迪电动车上市新车分析   119
第二节 2011-2012年国内主要省市电动汽车发展综述    122
一、2011年黑龙江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成型       122
二、2011年安徽两大车企加速电动汽车上市步伐   123
三、2011年河南锁定电动汽车发展方向   124
四、2012年年产10万辆纯电动汽车项目落户荆州 124
五、2012年上海首批私人购纯电动汽车挂牌上路   125
六、2012年杭州将实现2万辆纯电动汽车销售       125
七、2012年北京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获批      125
八、河北“十二五”将实现电动汽车“城际互联”       126
第三节 2011-2012年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26
一、2011年世界各地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26
二、中国成为世界上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最完善的国家       128
三、2012年国家电网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      128
四、“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规模     129
五、智能电网助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       130

第五章 2011-2012年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发展分析    131
第一节 2011-2012年纯电动汽车发展分析       131
一、纯电动汽车概述    131
二、世界纯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131
三、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132
四、2013年车企角力纯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   133
五、纯电动汽车发展方向    134
第二节 2013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分析     134
第三节 中国轻型电动车发展状况     137
一、轻型电动车多项技术领先世界水平    137
二、中国电动车业呼唤强势品牌       138
三、我国发展轻型电动车的优势分析       138
四、电动车企业:突出重围的五大战略法则    143
第四节 小型纯电动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147
第五节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148
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慨况    148
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结构布置       149
三、燃料电池的类型    150
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151

第六章 电动汽车的研制和技术状况分析 155
第一节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综述 155
一、电池技术       155
二、电力驱动及其控制技术       157
三、电动汽车整车技术       161
四、能量管理技术       161
第二节 2011-2012年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161
一、电动车新技术面临多项抉择       161
二、中国已具备电动汽车整车研发和生产能力       165
三、2011年我国电动汽车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65
四、2011年电动汽车无线感应充电新技术受青睐   166
五、2013年沃尔沃研发出电动车无线充电技术      167
六、2012年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技术现状与发展      168
七、到2012年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经费预计      172
第三节 2012年纯电动汽车电子的技术发展动态     172
一、锂离子电池技术    172
二、超快充电技术       173
三、电池与电容相结合技术       173
四、CTC电车蓄电池和360°聚光太阳能电池车载充电技术 173
五、电动轮技术    174
第四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主要技术的发展状况 174
一、概述       174
二、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厂商       175
三、混合动力主要技术       176
四、双向大功率DC-DC变换器技术现状 178
五、电机驱动技术现状       180
六、能量管理系统       182
七、UAES公司在混合动力技术开发方面的积极努力    183

第七章 电动汽车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7
第一节 发达国家采用的政策     187
一、经济上扶持    187
二、政策优惠       187
三、法规上强制    187
第二节 我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政策与支持体系     187
一、国家“863”计划 187
二、国家“973”计划 188
三、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    188
四、中国政府的采购    189
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及解读 189
第三节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与发展研究     191
一、国外标准现状       191
二、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与分析    194
三、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发展建议       196
第四节 2009-2012年我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政策与支持       198
一、汽车消费税调整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       198
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和定义》行业标准征求意见     199
三、《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202
四、2009年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
五、2011年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最新发展情况       205
六、2012年中国已有两百多种电动汽车拿到出生证      207
七、新能源汽车“十二五”规划       207
八、电动汽车“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述评       216
九、《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征求意见     220
第五节 我国电动汽车迅速发展还需政府支持 221
一、政策政府支持是关键    221
二、政策要能引导和鼓励消费    221
三、政策需要细化和有连续性    221
四、新能源汽车成本偏高需要政策支持    222
第六节 我国政府出台电动汽车产业政策尤为必要 223
一、电动汽车的发展简况    223
二、政府推动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功能    223
三、政府关于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政策       224
第七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政策发展分析 226
一、发达国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开发的政策    226
二、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相关政策及现状    227
三、我国HEV开发与国外水平的差距     229
第八节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29
一、制定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    229
二、有效运用经济激励政策       230
三、简化设施建设、规划、审批等方面的审批手续       230
四、实施电动汽车牌照、税收、购置费等税赋优惠       230
五、健全技术研发体系       230
六、强化立法措施,限制排放超标汽车    231
七、加强公众宣传与参与,提高社会环保意识       231

第八章 我国企业、高校和研究所的电动汽车项目 232
第一节 我国企业的电动汽车项目     232
一、一汽集团       232
二、东风汽车集团       237
三、上汽集团       242
四、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244
五、长安汽车公司       245
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50
七、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251
八、福田汽车       253
九、深圳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    253
十、舜天电动车技术发展公司    256
十一、雷天电动源(深圳)公司       257
十二、明华集团    257
十三、钜华集团    257
十四、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258
十五、上海大众    259
十六、北京时光科技有限公司    260
十七、万向集团    260
十九、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261
二十、力帆    263
二十一、陕汽集团       263
二十二、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264
二十三、哈飞赛豹纯电动车       265
二十四、江淮汽车       266
二十五、北汽集团       267
第二节 中国高校和研究所的电动汽车项目     267
一、清华大学       267
二、北京理工大学       268
三、同济大学       269
四、哈尔滨工业大学    269
五、合肥工业大学       270
六、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重点实验室       271

第九章 我国电动汽车零部件工业进展状况     272
第一节 电动汽车蓄电池供应商 272
一、湖南神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2
二、青岛澳柯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273
三、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273
四、雷天绿色电动源(深圳)有限公司    275
五、深圳中星汽车制造公司       276
第二节 电动汽车燃料电池供应商     276
一、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276
二、上海博能同科燃料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278
三、北京世纪富原燃料电池有限公司       278
四、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79
五、珠海亚特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80
第三节 电动汽车电机供应商     280
一、中科院电工研究所       280
二、启特动力(上海)有限公司       281
三、兰州环电科技有限公司       282
四、深圳市大地和电气有限公司       283
五、清华大学       283
六、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       284
第四节 电动汽车超级电容器供应商 285
一、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85
二、北京集星联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86
三、石家庄高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87
第五节 电动汽车充电机供应商 287
一、北京机电研究所    287
二、北京核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289
三、深圳市强能电气有限公司    290
四、抚顺市望花恒源智能充电机设备厂    290
五、北海中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291

第十章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现状     292
第一节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92
一、我国电动汽车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    292
二、市场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    293
三、中国“十二五”加速电动汽车产业化       296
四、电动汽车产业化需跨越四道鸿沟       300
五、政府作用举足轻重       301
六、创新模式助推电动汽车产业化    301
七、电动汽车产业化需到2015年      304
第二节 我国不同类型电动汽车产业化情况分析     305
一、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305
二、蓄电池电动汽车    306
三、燃料电池汽车       308
第三节 2012年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制和产业发展现状     309
一、2012年海马新能源向产业化迈进      309
二、2012年上海汽车加快推进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产业化   310
三、2012年北京电动汽车产业化项目落户内蒙古   310
四、2012年郑州电动汽车产业化有望提速      311
五、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用充放电机两年实现产业化    311

第十一章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途径与构想     313
第一节 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途径 313
一、依靠市场拉动,促进电动汽车市场走向成熟    313
二、依靠政府主导力量,促进电动汽车市场产业化       314
三、顺应传统汽车产业发展规律,促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315
第二节 加速纯电动汽车产业化 316
一、加大对整车企业带动零部件企业发展       316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应用    316
三、加大社会宣传和政府采购力度    316
四、支持纯电动汽车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317
第三节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中的关键点 317
一、发展规律       317
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318
三、与国际电动汽车产业接轨    319
第四节 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产业化构想 320
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320
二、混合动力电动车城市公交客车产业化分析       321
三、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公交客车产业化建议    324
第五节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中心城市的选择 325
一、建设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中心城市的现实意义       325
二、产业化中心城市的区位因子分析       326
三、产业化中心城市评价选择模型的建立       331
四、建设电动汽车产业化中心城市的战略实施建议       331
第六节 基于钻石体系的电动汽车产业化制约因素分析 332
一、电动汽车产业化制约因素分析    332
二、各制约因素间的互动作用分析    335
三、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337

第十二章 我国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模式探析 339
第一节 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功能定位 339
一、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意义       339
二、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政府职能性质       339
三、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服务属性       340
四、政府行为在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促进作用    340
五、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特征       342
第二节 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模式探析     343
一、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模式研究    343
二、不同模式的优缺点       346
三、三种模式适用条件的比较分析    347
第三节 我国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     348
一、电动汽车运营实体构成       348
二、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车型选择    349
三、电动汽车运营方案       350
四、国家优惠政策       351
第四节 纯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及经济性探讨     352
一、国内外电动汽车运营模式    352
二、电动汽车运营基本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353
三、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以及运营模式的探讨       354
四、电动汽车使用经济技术分析       356
第五节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共生模式研究 357
一、共生的概念及共生模式的分类    357
二、影响电动汽车产业共生模式的因素    358
三、电动汽车产业共生模式选择       360

第十三章 我国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363
第一节 我国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363
一、我国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现状       363
二、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的发展趋势    364
第二节 2009-2012年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项目情况   366
一、2009年“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工程启动   366
二、武汉电动车示范化运营情况       366
三、2009年郑州百辆零排放无污染的电动汽车开始正式运行      367
四、2011年成都首批纯电动车投入示范运营   367
五、2011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情况   369
六、2012年“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电动汽车试乘试驾活动成功举行   369
七、2012年上海市试点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进程      370
八、电动汽车推广应公交先行    370

第十四章 2012-2016年电动汽车研制与技术发展趋势   372
第一节 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     372
一、概述       372
二、纯电动汽车(PEV)    372
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374
四、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377
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378
六、电机及电动车轮    380
第二节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81
一、概述       381
二、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381
三、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的研究现状       383
四、发展趋势       383
第三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开发及前景展望     384
一、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可行性       384
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类及其特点       384
三、我国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发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    388
四、混合动力汽车已初步商业化       390
五、混合动力汽车的前景展望    391
六、2012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391
第四节 超级电容电动汽车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391
一、概述       391
二、超级电容器的机理及特点    392
三、超级电容器在混合能源电动汽车中的作用研发情况       394
四、以超级电容器为唯一能源的电动汽车研发情况       395
五、以超级电容器为唯一能源的电动汽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96
六、2012年我国研发成功电动汽车新电源      396
第五节 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397
一、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研发与市场现状    397
二、2012年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分析      406
三、降低电池成本纳入电动汽车发展思路       407
四、固态电动汽车电池普遍应用还需十年       408

第十五章 2014-2020年电动汽车发展策略       410
第一节 电动汽车的市场定位策略分析     410
一、定位标准       410
二、定位依据       410
第二节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410
一、国外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策略    410
二、国外电动汽车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启示       420
第三节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优劣势与对策     421
一、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421
二、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对策探讨       423
三、降低成本将成关键       425
四、几点建议       425
第四节 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推广策略     428
一、概述       428
二、电动汽车推广的条件分析    429
三、电动汽车推广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434
四、电动汽车推广的措施    437
五、电动汽车推广的方法——兼析产业发展布局方案设计    439
第五节 我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策略 441
一、混合动力车成为突破口       441
二、存在的若干问题    441
三、一切需稳步前进    444

第十六章 2014-2020年电动汽车投资策略       445
第一节 电动汽车投资策略与建议分析     445
一、中国十年内将向新能源汽车投资千亿       445
二、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及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       446
第二节 电动汽车高成本因素与策略分析 448
一、高成本原因    448
二、新的思路       450

第十七章 2014-2020年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453
第一节 2014-2020年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环境   453
一、电动汽车发展将继续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453
二、相关政策、标准和法规的实施将为电动汽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53
三、重大国际和国家活动将为电动汽车的初期市场培育和市场导入提供良好的契机       453
四、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454
第二节 2014-2020年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分析       454
一、世界电动汽车产业的市场前景分析    454
二、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市场前景分析    455
第三节 2014-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发展预测   457
一、新能源汽车进入主流消费市场尚需时日    457
二、2014-2020年全球电动车市场预测     457
三、2020年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预计      458
第四节 2012-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预测   458
一、中国将成为电动汽车中心    458
二、中国有望领先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459
三、2014-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预测 459
四、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年产量预测      460
五、中国力争2020年实现5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 460
第五节 2014-2020年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461
一、新能源汽车近期方向预测    461
二、纯蓄电池驱动的超微型汽车       462
三、驱动电机呈多样性发展       462
四、混合动力汽车       462
五、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竞争的焦点    464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