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中国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截至2025年5月12日,中国航空航天全产业链共有上市公司337家,其中90家企业主营业务聚焦于航空航天产品,占总数的27%,这部分核心企业总市值高达24211.8亿元人民币,构成了行业的中坚力量。
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游是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及相关配套设备;中游为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下游为终端应用及服务市场,传统应用场景包括通信、导航、遥感,新兴应用场景包括卫星互联网、太空旅行、太空采矿、深空探索等。
2020-2025年中国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主营业务为航空航天的上市公司在地理上呈现“路径依赖”与“集群效应”并存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四川、江苏和陕西等地。其中,北京是人才培养和输出的核心基地;陕西和四川则是具有深厚产业生态和人才积累的国防工业重镇;江苏则受益于灵活的民营经济机制和对新兴技术的快速吸纳;广东则在无人机、航天和航空电子等领域凭借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走出特色之路。产业集群优势带来了知识溢出、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及共享基础设施和人才库等益处。
从产业分布来看,核心企业数量最多的领域是机载系统与设备制造、航空航天材料制造以及民航航空公司。机载系统与设备制造以其高价值和高技术壁垒成为国产化的核心环节;民航航空公司则受益于中国庞大航空运输市场的巨大潜力。
截至2025年5月12日,总市值位居前列的公司包括中航成飞股份有限公司、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这显示了国防航空制造的战略地位、现代物流对航空运输的深度依赖以及民用航空运输的巨大市场体量是中国航空航天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驱动力。
中航成飞和中航沈飞作为“国防双子星”,核心军用飞机制造商,其高市值体现了国家安全需求和技术壁垒带来的战略价值。顺丰控股的入围则突显了航空赋能下现代物流的巨大潜力,拓展了对航空航天产业的传统认知。国航和南航作为民航运输业的领军者,其高市值反映了中国巨大市场规模和行业复苏带来的机遇。市值高的企业往往是规模巨大、市场地位稳固的行业领导者,而营收/利润高增长的科技型企业则代表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新的价值增长点。
中国航空航天全产业链上市公司正展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和结构优化的趋势。国防军工、民用航空运输以及以航空为核心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共同构成了当前产业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国产机型的成熟和新兴领域的拓展,未来运营服务型企业的数量和市值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制造业也将向更高附加值和核心技术环节集中。这些头部企业的稳健发展将有力引领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与创新。
报告目录
2025-2030年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第一章 航空航天产业相关概述
1.1 航空航天的概念与区别
1.1.1 航空航天的概念
1.1.2 航天与航空区别
1.2 航空航天相关概念介绍
1.2.1 飞行器
1.2.2 军事航空
1.2.3 民用航空
1.2.4 通用航空
第二章 2023-2025年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环境
2.1 政策环境
2.1.1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
2.1.2 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印发
2.1.3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
2.1.4 “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
2.1.5 “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规划
2.1.6 大型飞机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
2.2 经济环境
2.2.1 国内生产总值
2.2.2 工业运行情况
2.2.3 固定资产投资
2.2.4 国防军费支出
2.2.5 宏观经济走势
2.3 社会环境
2.3.1 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2.3.2 新时代国际军事合作
2.3.3 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
2.4 技术环境
2.4.1 地理信息技术
2.4.2 导航定位技术
2.4.3 航空制造技术
2.4.4 火箭发射技术
2.4.5 人工智能技术
2.4.6 3D打印技术
第三章 2023-2025年航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 航空产业发展概况
3.1.1 航空产业组成
3.1.2 航空器制造分析
3.1.3 航空产业链分析
3.2 2023-2025年国际航空产业发展分析
3.2.1 航空行业概况
3.2.2 行业发展特点
3.2.3 行业规模分析
3.2.4 区域发展情况
3.2.5 企业竞争情况
3.2.6 公司机队规模
3.2.7 发展面临挑战
3.3 2023-2025年中国航空产业发展分析
3.3.1 产业发展现状
3.3.2 军用航空企业
3.3.3 军事航空重组
3.3.4 民用航空腾飞
3.3.5 航空装备发展
3.3.6 航空维修发展
3.3.7 航空产业园发展
3.4 中国航空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3.4.1 航空安全管理风险
3.4.2 航空产品质量问题
3.4.3 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3.4.4 产品质量管控措施
第四章 2023-2025年航天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4.1 2023-2025年全球航天产业发展分析
4.1.1 航天产业发展特征
4.1.2 航天产业经济规模
4.1.3 航天发射现状分析
4.1.4 主要国家发展概况
4.1.5 航天技术创新态势
4.1.6 航天市场投资融资
4.1.7 航天产业发展趋势
4.2 2023-2025年中国航天产业发展分析
4.2.1 航天产业历程
4.2.2 航天运行现状
4.2.3 航天发射活动
4.2.4 航天产业主体
4.2.5 区域布局情况
4.2.6 商业航天状况
4.2.7 未来发展展望
4.3 空间飞船发展分析
4.3.1 行业基本定义
4.3.2 宇宙飞船组成——载人飞船
4.3.3 宇宙飞船组成——空间站
4.3.4 空间飞船技术发展趋势
4.4 火箭发展分析
4.4.1 行业基本定义
4.4.2 俄罗斯发展概况
4.4.3 美国发展概况
4.4.4 日本发展情况
4.4.5 中国发展状况
4.4.6 火箭回收进展
4.5 导弹发展分析
4.5.1 行业基本定义
4.5.2 导弹分类情况
4.5.3 导弹装备规模
4.5.4 未来发展前景
4.5.5 装备技术趋势
第五章 2020-2023年民用航空发展状况分析
5.1 2023-2025年全球民航业发展分析
5.1.1 行业发展特点
5.1.2 客运市场现状
5.1.3 客运细分市场
5.1.4 货运需求分析
5.1.5 货运竞争格局
5.1.6 行业发展机遇
5.1.7 市场空间预测
5.2 2023-2025年中国民航业经济运行分析
5.2.1 行业运行状况
5.2.2 运输总周转量
5.2.3 运输机场状况
5.2.4 运输效率分析
5.2.5 集团经营状况
5.2.6 经济效益分析
5.2.7 固定资产投资
5.2.8 服务质量状况
5.3 2023-2025年中国民航货运业发展分析
5.3.1 行业发展环境
5.3.2 货邮运输规模
5.3.3 区域发展状况
5.3.4 行业发展态势
5.3.5 行业发展机遇
5.4 2023-2025年中国民航客运业发展分析
5.4.1 旅客运输规模
5.4.2 区域发展状况
5.4.3 市场竞争格局
5.4.4 未来规模展望
第六章 2023-2025年通用航空发展状况分析
6.1 2023-2025年国际通航产业现状分析
6.1.1 通航飞机的交付量
6.1.2 通用飞机细分市场
6.1.3 通用飞机机场规模
6.1.4 航空业务结构分析
6.1.5 通航企业生产分析
6.1.6 通航产业发展前景
6.2 2022-2024中国通用航空业现状分析
6.2.1 航空器的规模
6.2.2 通航飞行时间
6.2.3 通航企业数量
6.2.4 通航业务结构
6.2.5 通航飞机分布
6.2.6 地方通航动态
6.2.7 通航产业成效
6.3 2023-2025年中国通航机场发展分析
6.3.1 通用机场概念
6.3.2 通用机场分类
6.3.3 通用机场规模
6.3.4 机场类型规模
6.3.5 机场区域分布
6.3.6 通航航线分布
6.3.7 机场增量分析
6.3.8 未来发展展望
第七章 2023-2025年飞机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
7.1 全球飞机制造业发展分析
7.1.1 民用飞机竞争状况
7.1.2 商用飞机市场动态
7.1.3 客机市场需求预测
7.2 中国军用飞机发展分析
7.2.1 军用飞机类型
7.2.2 行业发展历史
7.2.3 市场规模分析
7.2.4 细分市场分析
7.2.5 中美发展对比
7.2.6 军机发展趋势
7.3 中国民用飞机发展分析
7.3.1 民用飞机类型
7.3.2 民航客机特点
7.3.3 民航飞机规模
7.3.4 民航运输情况
7.3.5 行业创新发展
7.3.6 行业空间预测
7.4 中国大飞机发展潜力分析
7.4.1 大飞机的分类及用途
7.4.2 大飞机产业发展概述
7.4.3 大飞机制造上游材料
7.4.4 大飞机交付中心建设
7.4.5 大飞机制造产业集群
7.4.6 大飞机发展面临挑战
7.4.7 大飞机制造投资机会
7.4.8 大飞机产业发展前景
第八章 2023-2025年无人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8.1 2023-2025年全球无人机行业发展分析
8.1.1 市场发展规模
8.1.2 市场结构分析
8.1.3 市场竞争分局
8.1.4 专利申请情况
8.1.5 行业融资现状
8.1.6 市场发展空间
8.2 2023-2025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运行分析
8.2.1 飞行小时数
8.2.2 产业发展历程
8.2.3 市场发展现状
8.2.4 市场竞争格局
8.2.5 企业规模分析
8.2.6 专利申请情况
8.2.7 行业投资分析
8.2.8 市场发展趋势
8.3 2023-2025年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分析
8.3.1 行业政策环境
8.3.2 保有数量规模
8.3.3 市场规模分析
8.3.4 市场竞争格局
8.3.5 行业应用领域
8.3.6 市场主要参与者
8.3.7 市场发展前景
8.4 2023-2025年军用无人机行业发展分析
8.4.1 行业发展形势
8.4.2 市场发展规模
8.4.3 市场出口规模
8.4.4 市场竞争格局
8.4.5 产品应用领域
8.4.6 产品研发动态
8.4.7 未来发展趋势
第九章 2023-2025年卫星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9.1 2023-2025年全球卫星行业发展分析
9.1.1 全球卫星的产业规模
9.1.2 全球运营的卫星数量
9.1.3 卫星制造业发展状况
9.1.4 卫星发射的市场规模
9.1.5 卫星服务的市场规模
9.1.6 地面设备的市场规模
9.2 2023-2025年中国卫星产业发展分析
9.2.1 卫星行业政策
9.2.2 卫星发射数量
9.2.3 遥感卫星市场
9.2.4 通信卫星市场
9.2.5 卫星全球化发展
9.3 2023-2025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分析
9.3.1 卫星导航产业链分析
9.3.2 卫星导航发展历程
9.3.3 卫星导航服务产值
9.3.4 在轨导航卫星情况
9.3.5 卫星导航区域发展
9.3.6 卫星导航技术创新
9.3.7 导航卫星需求测算
第十章 2023-2025年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0.1 航空发动机基本概述
10.1.1 航空发动机基本介绍
10.1.2 航空发动机行业特点
10.1.3 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
10.1.4 航空发动机的产业链
10.2 2023-2025年全球航空发动机发展分析
10.2.1 航空发动机基本概况
10.2.2 航空发动机市场格局
10.2.3 航空发动机企业布局
10.2.4 航空发动机产品研发
10.2.5 航空发动机技术突破
10.2.6 航空发动机组件市场
10.3 2023-2025年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分析
10.3.1 行业发展历程
10.3.2 营收规模分析
10.3.3 产业发展格局
10.3.4 细分市场发展
10.3.5 市场研制分析
10.3.6 行业发展趋势
10.3.7 市场空间预测
第十一章 2023-2025年航空材料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1.1 航空材料介绍及特性分析
11.1.1 航空材料定义及分类
11.1.2 航空材料地位和作用
11.1.3 航空材料的性能特点
11.2 中国航空材料业发展分析
11.2.1 航空材料政策环境
11.2.2 航空材料发展历程
11.2.3 航空材料市场现状
11.2.4 航空复合材料发展
11.2.5 航空材料竞争格局
11.2.6 航空材料发展方向
11.3 热点航空材料产品分析
11.3.1 高温合金材料
11.3.2 超高强度钢
11.3.3 金属间化合物
11.3.4 碳/碳复合材料
11.3.5 陶瓷基复合材料
11.3.6 树脂基复合材料
11.3.7 金属基复合材料
第十二章 2022-2025年中国航空航天产业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12.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2.1.1 企业发展概况
12.1.2 产品业务分析
12.1.3 企业竞争优势
12.1.4 未来前景展望
12.2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经营效益分析
12.2.3 业务经营分析
12.2.4 财务状况分析
12.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2.6 公司发展战略
12.2.7 未来前景展望
12.3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经营效益分析
12.3.3 业务经营分析
12.3.4 财务状况分析
12.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3.6 公司发展战略
12.3.7 未来前景展望
12.4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经营效益分析
12.4.3 业务经营分析
12.4.4 财务状况分析
12.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4.6 公司发展战略
12.4.7 未来前景展望
12.5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12.5.1 企业发展概况
12.5.2 主要产品分析
12.5.3 企业发展动态
12.5.4 企业发展目标
第十三章 2023-2025年中国航空航天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13.1 上市公司在航空航天设备行业投资动态分析
13.1.1 投资项目综述
13.1.2 投资区域分布
13.1.3 投资模式分析
13.1.4 典型投资案例
13.2 航空航天设备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动态分析
13.2.1 投资规模统计
13.2.2 投资区域分布
13.2.3 投资模式分析
13.2.4 典型投资案例
13.3 航空航天产业投资机遇分析
13.3.1 军民融合机遇
13.3.2 一带一路机遇
13.3.3 中国制造2025
13.3.4 科技创新机遇
13.3.5 航天+发展机遇
13.3.6 自贸区航空产业机遇
13.4 航空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13.4.1 产业链投资机会
13.4.2 C919带来产业链机遇
13.4.3 重点企业投资机会
13.5 航天技术应用投资机会分析
13.5.1 卫星应用机遇
13.5.2 卫星遥感机遇
13.5.3 卫星导航机遇
13.5.4 卫星通信广播机遇
13.6 航空航天产业投资风险预警
13.6.1 政策风险
13.6.2 经济风险
13.6.3 技术风险
13.6.4 运营风险
13.7 航空航天产业投资建议及对策
13.7.1 投资逻辑分析
13.7.2 投资方向建议
13.7.3 企业投资建议
第十四章 2025-2030年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4.1 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4.1.1 产业发展机遇
14.1.2 未来发展方向
14.1.3 绿色航天趋势
14.1.4 产业发展空间
14.2 2025-2030年中国航空航天业预测分析
14.2.1 2025-2030年中国航空航天业影响因素分析
14.2.2 2025-2030年中国航空装备产业规模预测
14.2.3 2025-2030年中国民航业营业收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