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悬垂感好,造型线条光滑,服装轮廓自然舒展。柔软型面料主要包括织物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以及软薄的麻纱面料等。柔软的针织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常采用直线型简练造型体现人体优美曲线;丝绸、麻纱等面料则多见松散型和有褶裥效果的造型,表现面料线条的流动感。挺爽型面料线条清晰有体量感,能形成丰满的服装轮廓。常见有棉布、涤棉布、灯芯绒、亚麻布和各种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纤织物等,该类面料可用于突出服装造型精确性的设计中,例如西服、套装的设计。
目前,纺织面料是重要的服装面料,在最近几十年间有迅速的进步和发展。纺织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人们对运动生活和休闲方式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服饰由之前的内衣朝着外衣的方向发展,并且不断时装化和成衣化。另外,还出现了一些高科技材质,不断优化和改善纺织面料的性能。基于此,纺织服装在服装中有较高的比重。由于纺织物都是通过线圈互相串套而成的,这种结构使其性能与其他梭织物不相同,对服装造型、缝制、结构等方面都有影响。目前我国纺织面料企业仍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等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竞争十分激烈,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服装行业十分强大,用户就近取材导致这些地区存在大量的各类纺织面料企业。不过随着国家对中西部投资的重视,包括服装等行业往这些地区迁移,因此未来在中西部投资纺织面料,可以减少在某一地区过度竞争。我国纺织面料重点生产省份为浙江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和湖北省,这些省份的产量占比分别为浙江省23.5%,山东省17.4%,江苏省11.8%,河北省7.4%,湖北省6.5%,其他省市累计占比为33.4%。根据统计,我国纺织面料市场规模为4428.1亿元,我国纺织面料市场规模为4750.6亿元,同比增长7.28%。山东省是我国纺织面料生产大省,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山东省规模以上纺织面料加工企业580余家,其中毛织造加工40余家;面料总产量121.1亿米,占全国的17.4%。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服装业的发展就带动了对上游新型、高档面料的需求,这也对服装面辅料行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及纺织品市场的繁荣,增强纺织业国际贸易及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和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于1995年共同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
在这一年,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31家参展商参展,展出面积4000平方米,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就这样踏上了发展的路。
展会在起步初期就鲜明的提出了专业性、贸易性和国际性的旗帜,使得展会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个专业展会。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对于中国的纺织行业而言,在未来的竞争中,靠资源优势获胜的机会在减少,靠技术创新获胜的机会正在增加。因此,主办方也在大力倡导参展企业提高科技贡献率,拿出最具科技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前来参展,抢占面料市场的制高点。
我国面料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水平大大提高,也涌现出了如山东如意集团、江苏阳光集团、山东鲁泰集团等一批产品赶上国际水平、甚至在某些品类方面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的面料企业。在刚刚出炉的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名单中,不乏这批优质面料企业的身影,而那段时间的科技积累和展会效应,确实也是为今天其地位的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国内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上涨,我国针织行业越来越受到来自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目前简单的低附加值加工市场竞争激烈,已经基本没有利润,往高附加值方向转型成为有限时间内关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过程中,设计研发和品牌营销处于中心位置,向针织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的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转型是突破现有发展阶段的重要的方向,而目前行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产业往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存在一定的天花板和壁垒。
综合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纤维检验局的数据,我国纺织面料行业产量为709.3亿米,增速放缓。
报告目录
2023-2027年中国纺织面料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第一章 2020-2022年纺织面料相关概述
第二章 2020-2022年中国纺织产业发展分析
2.1 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综述
2.1.1 纺织产业发展历程
2.1.2 纺织产业发展特点
2.1.3 纺织产业发展现状
2.1.4 纺织产业经营状况
2.1.5 纺织市场交易规模
2.1.6 纺织市场出口规模
2.1.7 纺织市场企业布局
2.2 2020-2022年中国纺织行业景气指数分析
2.2.1 2020年行业景气指数
2.2.2 2021年行业景气指数
2.2.3 2022年行业景气指数
2.3 2020-2022年中国纺织业科技发展状况
2.3.1 新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
2.3.2 纺织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2.3.3 纺织业智能制造研究进展
2.3.4 纺织科技成果发布动态
2.4 中国纺织业存在的问题
2.4.1 国际贸易问题
2.4.2 产品库存问题
2.4.3 资源环境问题
2.4.4 信息化建设问题
2.5 中国纺织业发展建议
2.5.1 促进纺织产业发展的对策
2.5.2 扩大对外纺织贸易的建议
2.5.3 纺织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2.5.4 纺织产业链优化发展对策
2.6 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展望
2.6.1 行业发展机遇
2.6.2 发展前景展望
2.6.3 行业发展方向
2.6.4 行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国纺织面料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
3.1.1 宏观经济概况
3.1.2 工业运行运行
3.1.3 固定资产投资
3.1.4 对外贸易分析
3.1.5 宏观经济展望
3.2 政策环境
3.2.1 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3.2.2 纺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3.2.3 “十四五”发展纲要发布
3.2.4 “十四五”时尚发展指导意见
3.2.5 “十四五”绿色发展指导意见
3.2.6 “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
3.3 技术环境
3.3.1 纺织面料主要技术分析
3.3.2 纺织面料技术发展进步
3.3.3 纺织面料技术发展趋势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纺织面料行业发展深度解析
4.1 纺织面料行业发展综述
4.1.1 行业发展历程
4.1.2 产品主要特征
4.1.3 产业集群分析
4.1.4 应用领域分析
4.2 纺织面料市场运行分析
4.2.1 市场发展规模
4.2.2 市场供需分析
4.2.3 市场产销数据
4.2.4 资产负债数据
4.2.5 行业竞争格局
4.3 上市公司运行状况分析
4.3.1 上市公司规模
4.3.2 上市公司分布
4.3.3 经营状况分析
4.3.4 盈利能力分析
4.3.5 营运能力分析
4.3.6 成长能力分析
4.3.7 现金流量分析
4.4 纺织面料重点区域发展分析
4.4.1 山东省
4.4.2 江苏省
4.4.3 浙江省
4.4.4 广东省
4.5 纺织面料真丝行业发展分析
4.5.1 真丝行业产品分类
4.5.2 真丝行业发展概况
4.5.3 真丝行业政策发布
4.5.4 真丝行业经营状况
4.5.5 真丝行业企业运行
4.5.6 真丝行业发展展望
4.6 纺织面料仿真丝发展分析
4.6.1 真丝面料及仿真丝面料比较
4.6.2 主要仿真丝面料品种介绍
4.6.3 仿真丝面料市场运行情况
4.6.4 仿真丝面料技术发展情况
4.6.5 仿真丝面料行业发展建议
4.7 纺织面料化学纤维发展分析
4.7.1 化学纤维产业链条
4.7.2 化学纤维发展历程
4.7.3 化学纤维供需分析
4.7.4 化学纤维产品分析
4.7.5 化学纤维产业集群
4.7.6 化学纤维发展风险
4.8 纺织面料行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4.8.1 纺织面料行业的发展问题
4.8.2 纺织面料行业的发展建议
4.8.3 纺织面料行业的发展策略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国纺织面料行业产量数据分析
5.1 2020-2022年全国纱产量分析
5.1.1 2020-2022年全国纱产量趋势
5.1.2 2020年全国纱产量情况
5.1.3 2021年全国纱产量情况
5.1.4 2022年全国纱产量情况
5.1.5 纱产量分布情况
5.2 2020-2022年全国布产量分析
5.2.1 2020-2022年全国布产量趋势
5.2.2 2020年全国布产量情况
5.2.3 2021年全国布产量情况
5.2.4 2022年全国布产量情况
5.2.5 布产量分布情况
5.3 2020-2022年全国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含蚕丝≥50%)产量分析
5.3.1 2020-2022年全国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含蚕丝≥50%)产量趋势
5.3.2 2020年全国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含蚕丝≥50%)产量情况
5.3.3 2021年全国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含蚕丝≥50%)产量情况
5.3.4 2022年全国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含蚕丝≥50%)产量情况
5.4 2020-2022年全国化学纤维产量分析
5.4.1 2020年化学纤维产量分析
5.4.2 2021年化学纤维产量分析
5.4.3 2022年化学纤维产量分析
第六章 2019-2022年国内纺织面料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1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6.1.1 企业发展概况
6.1.2 经营效益分析
6.1.3 业务经营分析
6.1.4 财务状况分析
6.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1.6 公司发展战略
6.1.7 未来前景展望
6.2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1 企业发展概况
6.2.2 经营效益分析
6.2.3 业务经营分析
6.2.4 财务状况分析
6.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2.6 公司发展战略
6.2.7 未来前景展望
6.3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6.3.1 企业发展概况
6.3.2 经营效益分析
6.3.3 业务经营分析
6.3.4 财务状况分析
6.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3.6 公司发展战略
6.3.7 未来前景展望
6.4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6.4.1 企业发展概况
6.4.2 经营效益分析
6.4.3 业务经营分析
6.4.4 财务状况分析
6.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4.6 公司发展战略
6.4.7 未来前景展望
6.5 达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6.5.1 企业发展概况
6.5.2 经营状况分析
6.5.3 产业链结构介绍
6.5.4 主要品牌介绍
6.5.5 项目技术动态
6.5.6 国际化布局动态
6.6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6.6.1 企业发展概况
6.6.2 发展实力分析
6.6.3 主要业务分析
6.6.4 重点项目分布
6.6.5 电子商务布局
6.6.6 产业扶贫战略
6.6.7 国际合作状况
第七章 2020-2022年国内纺织业下游和相关产业发展分析
7.1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
7.1.1 市场总体运行现状
7.1.2 市场景气指数状况
7.1.3 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7.1.4 主要商品品类分析
7.1.5 流通层级结构分析
7.1.6 行业产品贸易情况
7.1.7 市场发展存在问题
7.1.8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7.2 印染业
7.2.1 印染行业调控政策
7.2.2 印染行业生产状况
7.2.3 印染企业运营状况
7.2.4 印染企业亏损分析
7.2.5 印染行业贸易情况
7.2.6 印染企业30强名单
7.2.7 印染行业发展问题
7.2.8 印染行业发展建议
7.3 丝绸服装
7.3.1 丝绸服装相关标准
7.3.2 丝绸商品贸易状况
7.3.3 丝绸商品区域发展
7.3.4 丝绸服装质量状况
7.3.5 丝绸服装设计分析
7.3.6 丝绸服装发展策略
第八章 2020-2022年中国丝绸市场品牌分析
8.1 丝绸市场品牌发展概况
8.1.1 中国丝绸品牌发展背景
8.1.2 中国丝绸品牌国际化发展
8.1.3 中国丝绸品牌高端化发展
8.1.4 中国丝绸品牌存在的问题
8.2 丝绸行业高档丝绸标志的推行
8.2.1 实施高档丝绸标志的背景
8.2.2 高档丝绸标志内涵及定义
8.2.3 高档丝绸标志产品的范畴
8.2.4 高档丝绸标志企业发展分析
8.3 中国丝绸企业品牌营销分析
8.3.1 丝绸品牌营销特点分析
8.3.2 丝绸品牌营销区域布局
8.3.3 丝绸企业品牌营销瓶颈
8.3.4 丝绸企业品牌营销路径
第九章 2023-2027年中国纺织面料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9.1 纺织面料行业发展前景
9.1.1 纺织面料行业发展趋势
9.1.2 纺织面料技术未来展望
9.2 2023-2027年中国纺织面料行业预测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 天然面料分类
图表 化学纤维分类
图表 麻织物示意图
图表 棉织物示意图
图表 丝织物示意图
图表 毛织物示意图
图表 化学纤物示意图
图表 毛皮类面料示意图
图表 皮革类面料示意图
图表 纺织面料产业链
图表 气体烧毛机示意图
图表 中国纺织业发展历程
图表 纺织业特征分析
图表 2017-2022年中国纺织业营业收入统计情况
图表 2017-2022年中国纺织业营业成本统计情况
图表 2017-2022年中国纺织业利润总额统计情况
图表 2016-2021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总额统计
图表 2015-2021年全国纺织业出口货值统计图
图表 2021-2022年全国纺织业出口货值当期值、累计值及同比增长统计图
图表 2022年分地区分行业出口货值占比统计图
图表 2021-2022年A股纺织业上市公司数量及纳入计算的公司总市值统计图
图表 2021-2022年中国纺织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