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3-2027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2023-03-08
  • [报告ID] 188449
  • [关键词] 通用航空行业深度分析
  • [报告名称] 2023-2027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3/3/3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8000 电子版8000 印刷+电子85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从通用航空产业的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和整机制造,其中的核心原材料除金属原材料、燃料等基础原材料外,还包括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如发动机、机翼等;以及各种软硬件的供应,主要为通用航空器制造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基础。中游主要为通用航空运营,主要包括通用机场建设、服务、人员培训、航空器的维修保养等。一般来讲,通用机场建设主要依赖于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推动。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通用航空应用范围较广,主要是通用航空作为生产工具或消费物品服务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若从航空器的用途分类来看,可根据下游应用的不同大致分为公务包机、短途飞行、航空作业、飞行训练和娱乐运动五大类,分别应用于公/私务飞行、工农业应用、人员培训、搜索救援、娱乐活动等领域。

   在上游的代表性企业中,核心部件提供商有中航工业、博云新材、中国航发等。在中游代表性企业中,整机制造商主要有中航电测、洪都航空等,川大智胜、威海广泰、四创电子主要提供机场设备与空管配套设施;海特高新、中信海直及航信科技主要提供通航运营与维修服务。下游则最终应用于公务包机、短途飞行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作为国家强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和地方不断释放各种政策红利,从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亲自“点名”,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再到发改委召开落实《意见》的会议,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发展通用航空的热情。2021年4月2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通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则》,要求处理好通用航空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实施分类精细管理,切实提高通航安保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推动通用航空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通用航空从业人员:人才短缺问题严重

2013-2021年,中国通用航空飞行员数量处于波动变化中,2020年达到3781人,2021年下降8.86%,人数为3446。中国通航产业正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状况,特别是飞行员和机务维修人员。在很多通用航空公司,飞行员面临断档的危险,甚至不能满足机组的最低要求,在平时作业时也需要临时借调。通用航空从业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都远远不能达到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需求,呈现出人才断层、年龄老化的状态。

2、通用航空机场:机场数量增速放缓,以B类机场为主

2017-2021年,我国颁证通用航空机场数量呈现增长状态。根据通用机场信息平台数据,截至2022年4月21日,颁证通用航空机场共379个。

通用机场实施分类管理以来,B类通用机场的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22年3月达到239个,占所有通用机场的63.1%。

B类通用机场的功能一般较为单一,不对公众开放,目前主要为此前较长时期内农垦局、林业局等自用的森林消防及农林植保类通用机场获颁许可证而来。

从体系结构上看,目前我国颁证的A类通用机场呈“倒金字塔”结构,A1类通用机场90个,A2类和A3类通用机场分别为33个、17个。

A2类及A3类通用机场由于规模小、建设等级低、用地相对较少的特点,承担了通用机场网络的“毛细血管”作用,是通用机场网络体系的基础。

3、通用航空器:主要是涡桨和活塞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

2017-2021年6月,中国在册通用航空器数量整体上处于上升态势,但增速总体放缓,《2021年中国通航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实际运营中的通用航空器共有3066加,相较于2020年底的2942架增长约4%。

根据亚翔航空发布的《2021年中国通航报告》,截至2021年6月,中国大陆共有3066架通用飞机,其中约一半(52%)是涡桨和活塞固定翼飞机,34%是直升机,12%是公务机,其他通用航空器占2%。

4、通用航空企业:通航企业数量稳定增长

根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2020-2021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报告》数据,2020年,全国的通航企业中,经营性通航企业523家,占到总数的95%,非经营性通航企业16家,航校9家。截止至2021年6月,我国通用航空运营企业数量达到565家。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华东地区通用航空企业数量最多,黑龙江省通用机场数量突出

截至2020年底,全国通用航空企业共计523家,比上年增长9.4%。从地区分布看,通用航空企业排名前三的地区为:华东地区131家,中南地区120家,华北地区111家。黑龙江省通用机场数量几乎是断层性第一,主要原因因为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点保护林区,通用航空农林作业需求量大。

2、企业竞争:涵盖领域多,整机制造和通航运营与维修领域企业实力强大

目前国内年收入在300亿以上的企业主要有中航科工、中航西飞以及中国东航,分别从事通用航空的整机制造和通航运营与维修业务;年收入在100-300亿元之间的企业主要包括中航机电、航发动力、中直股份等;年收入在100亿元一下的企业主要包括中航电子、航发科技、洪都航空、中航重机等,大部分企业从事通用航空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务。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随着通用航空建设的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愈发重要

随着我国通用机场建设的加快,未来建设的通用机场将和已有的通用航空机场形成完整的体系,使得通用航空机场构造成为一个星罗棋布的通用机场网络。

同时,未来的通用航空机场除了相应的停机场、塔台,配备专业的机务和管理队伍,具备完善的后勤保障,配备飞机的机库和维修中心等配备之外,还将在条件具备的机场配备飞机4S店,提供直升机销售(sale)、零部件供应(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和信息反馈(survey)等。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世界各地的机场都先后推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并且,在整体规划上,呈现多元化、多层次、辐射广的态势。

以及民航局还提出了建设“绿色机场”,通过科研与建设实践,确立中国未来机场建设的幽绿色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机场的可持续发展

2、预计未来通用航空将迎来迅速发展

通用航空器方面,2021年上半年我国四大类航飞行器中,固定翼、公务机、直升机的各自比重为52%、12%、36%,(其中,总分类中其他的航空器数量归在直升机分类中),根据市场情况各自单价约分别为100万元、2500万元和2000万元。按市场上飞行器类别的比重计算出平均单价约为1132万元,假定到2022年我国航空器结构不产生大的变化,则通用航空器市场规模约为362.24亿元。按照民航局编制的《全国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到2030年,全国通用机场将达到2058个,基于目前通用航空器与通用机场数量之比为8:1,预计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器数量为9240架,市场规模达1046亿元。

根据民航局编制的《全国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到2030年,全国通用机场将达到2058个以及每架通用航空器配置1.4名飞行人员;一般而言,地方级和基础级通用机场约为5000万元至1亿元,国家级机场和区域级机场为5亿元至30亿元,测算假设单个机场建设成本平均2亿元;飞行培训方面,人均培训成本按现有的70万元计算。


报告目录
2023-2027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第一章 通用航空行业基本概述
第二章 2020-2022年全球通用航空市场发展分析
2.1 2020-2022年国际通航产业现状分析
2.1.1 通航飞机的交付量
2.1.2 通用飞机的交付额
2.1.3 通用飞机的销售额
2.1.4 区域分布格局分析
2.1.5 通用航空业务结构
2.1.6 通用航空安全保障
2.1.7 通用航空盈利分析
2.1.8 通航产业经验借鉴
2.2 美国
2.2.1 产业发展历程
2.2.2 产业环境分析
2.2.3 行业基本情况
2.2.4 所有者结构图
2.2.5 营业收入分析
2.2.6 企业发展动态
2.2.7 行业准入标准
2.2.8 市场发展预测
2.3 澳大利亚
2.3.1 通航领域管理
2.3.2 直升飞机发展
2.3.3 产业发展方向
2.3.4 发展经验借鉴
2.4 其他国家
2.4.1 巴西
2.4.2 德国
2.4.3 韩国
2.4.4 日本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3.1 政策环境
3.1.1 2020年通用航空政策
3.1.2 2021年通用航空政策
3.1.3 地方通用航空规划
3.1.4 通用航空收费规范
3.1.5 通航经营许可管理
3.1.6 通用航空智慧建设
3.1.7 通用航空发展规划
3.2 经济环境
3.2.1 宏观经济概况
3.2.2 对外经济分析
3.2.3 固定资产投资
3.2.4 工业运行情况
3.2.5 宏观经济展望
3.3 社会环境
3.3.1 智慧养老产业效用
3.3.2 军工体制改革动向
3.3.3 军民融合拉动需求
3.3.4 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3.4 产业环境
3.4.1 民航业的运行状况
3.4.2 民航固定资产投资
3.4.3 民航机场生产情况
3.4.4 民航业的重点工作
3.4.5 疫情对民航业的影响
3.4.6 疫情对通航业的影响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综合分析
4.1 2020-2022年通用航空业发展成就分析
4.1.1 政策运行成果
4.1.2 运营环境向好
4.1.3 控总量政策持续
4.1.4 自主研发突破
4.1.5 改革发展情况
4.1.6 社会发展作用
4.1.7 通航消费成就
4.2 2020-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业市场运行现状
4.2.1 行业发展历程
4.2.2 通航市场规模
4.2.3 通航飞行小时
4.2.4 通航运行种类
4.2.5 机队发展规模
4.3 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开展情况
4.3.1 短途运输现状
4.3.2 机型数量规模
4.3.3 各机型飞行小时
4.3.4 各机型载客情况
4.3.5 各机型分布状况
4.4 中国通航驾驶员发展综合分析
4.4.1 民航驾驶员数量规模
4.4.2 驾驶员执照地区分布
4.4.3 驾驶员所在单位分类
4.4.4 公司机组实力分析
4.4.5 通航驾驶人员数量
4.4.6 通航飞行学校规模
4.4.7 直升机职业驾驶员
4.4.8 无人机驾驶员数量
4.5 新时代下通用航空军民融合式发展综合分析
4.5.1 军民融合发展思想概述
4.5.2 通航军民融合式发展意义
4.5.3 通用航空军民通用态势
4.5.4 通航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策略
4.6 “新时代”下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6.1 行业发展问题
4.6.2 行业制约因素
4.6.3 区域差异较大
4.6.4 企业经营问题
4.6.5 市场机制落后
4.6.6 创新能力不强
4.6.7 人才储备不足
4.7 “新时代”下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建议
4.7.1 行业发展策略
4.7.2 市场化改革
4.7.3 推动自主创新
4.7.4 产业跨界融合
4.7.5 建设产业体系
4.7.6 加大制度投入
4.7.7 开拓新兴业态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企业发展分析
5.1 中国通航企业市场发展分析
5.1.1 通航企业数量类型分布
5.1.2 通航企业专项资金补贴
5.1.3 通航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5.1.4 通航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5.1.5 通用航空企业竞争模型
5.1.6 通航企业运营成本构成
5.2 中国中小通用航空企业发展分析
5.2.1 发展运营现状
5.2.2 企业发展问题
5.2.3 企业发展对策
5.3 中国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公司发展综合分析
5.3.1 规模分析
5.3.2 航空器数量
5.3.3 飞行人员
5.3.4 运行类型
第六章 2020-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器制造业分析
6.1 中国通用航空制造业运行状况
6.1.1 航空装备产业链
6.1.2 行业发展现状
6.1.3 行业发展差距
6.1.4 企业创新成果
6.1.5 行业发展态势
6.1.6 行业发展建议
6.2 2020-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器发展分析
6.2.1 通用航空器数量分析
6.2.2 航空器类型数量统计
6.2.3 训练学校航空器数量
6.2.4 航空器代管业务分析
6.3 通用航空器原材料领域发展分析
6.3.1 主要材料应用
6.3.2 铝合金材料应用
6.3.3 高强钢材料应用
6.3.4 不锈钢材料应用
6.3.5 高温合金材料应用
6.4 通用航空器零部件领域发展分析
6.4.1 产业链上下游
6.4.2 发展现状分析
6.4.3 市场发展规模
6.4.4 市场竞争格局
6.4.5 企业区域分布
6.4.6 企业业务布局
6.4.7 存在问题剖析
6.4.8 发展措施建议
6.4.9 未来发展前景
6.5 通用航空飞行器整机组装分析
6.5.1 发展现状分析
6.5.2 存在问题剖析
6.5.3 发展措施建议
6.5.4 未来发展前景
第七章 2020-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机场发展分析
7.1 中国通用航空机场基本概念
7.1.1 通用机场概念
7.1.2 通用机场分类
7.1.3 运行管理状况
7.1.4 机场管理政策
7.1.5 运营模式分析
7.1.6 通用机场补贴
7.2 2020-2022年中国通航机场建设现状
7.2.1 通用机场规模
7.2.2 区域分布情况
7.2.3 细分类别份额
7.2.4 机场密度分析
7.2.5 短途运输路线
7.3 中国通用航空机场航油保障模式
7.3.1 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模式
7.3.2 飞行单位自行负责模式
7.3.3 第三方供油企业负责模式
7.4 中国通用航空机场发展问题及对策
7.4.1 机场发展问题
7.4.2 航油保障问题
7.4.3 提升保障水平
7.4.4 运营管理创新
7.4.5 建设管理问题
7.4.6 建设管理建议
7.5 中国通用航空机场市场未来发展前景
7.5.1 通航机场数量增长
7.5.2 通用机场补贴方案
7.5.3 机场未来发展规划
7.5.4 通用机场发展前景
第八章 2020-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应用领域综合分析
8.1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主要应用领域总况
8.1.1 传统应用市场
8.1.2 消费市场应用
8.1.3 飞行培训市场
8.1.4 公共服务市场
8.2 农业领域应用发展分析
8.2.1 产业发展历程
8.2.2 行业应用状况
8.2.3 典型发展案例
8.2.4 行业发展优势
8.2.5 航空器的选择
8.2.6 产业发展问题
8.2.7 技术发展对策
8.2.8 产业应用方向
8.3 植保领域应用发展分析
8.3.1 植保无人机主要类型
8.3.2 植保无人机保有数量
8.3.3 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
8.3.4 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8.3.5 行业上下游的变化
8.3.6 植保无人机管理政策
8.3.7 植保无人机盈利模式
8.3.8 植保无人机应用优势
8.3.9 植保无人机发展问题
8.3.10 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8.4 通航救援应用发展分析
8.4.1 国际航空应急救援现状
8.4.2 国际航空应急救援经验
8.4.3 国内航空应急救援发展
8.4.4 国内通航救援市场现状
8.4.5 国内通航救援服务平台
8.4.6 国内救援体系建立路径
8.4.7 国内通航救援发展建议
8.4.8 国内通航救援发展趋势
8.5 中国通用航空气象应用发展分析
8.5.1 用户气象资料获取现状
8.5.2 通用航空气象需求分析
8.5.3 政策助力通航气象应用
8.5.4 通用航空气象应用展望
8.6 中国通航低空旅游发展分析
8.6.1 低空旅游基本内涵
8.6.2 低空旅游发展价值
8.6.3 低空旅游发展现状
8.6.4 通航旅游产业应用
8.6.5 低空旅游发展壁垒
8.6.6 低空旅游发展问题
8.6.7 低空旅游发展路径
8.6.8 国外发展经验借鉴
8.6.9 低空旅游规模预测
8.7 其他通航应用领域分析
8.7.1 航空医疗应用
8.7.2 航空探矿应用
8.7.3 石油勘探应用
8.7.4 电力巡检应用
第九章 2020-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后市场发展分析
9.1 2020-2022年通用航空维修市场发展分析
9.1.1 全球发展现状
9.1.2 行业发展历程
9.1.3 行业发展特点
9.1.4 维修市场规模
9.1.5 细分市场状况
9.1.6 企业发展状况
9.1.7 维修区域分布
9.1.8 维修发展建议
9.1.9 市场发展方向
9.2 2020-2022年通用航空保险市场发展分析
9.2.1 全球发展形势
9.2.2 保险产品分类
9.2.3 产业发展背景
9.2.4 航空保险配置
9.2.5 重大事件分析
9.2.6 行业困境分析
9.2.7 产业发展建议
9.2.8 市场发展机遇
9.3 2020-2022年通用航空租赁市场发展分析
9.3.1 通航租赁概念
9.3.2 通航租赁特征
9.3.3 航空租赁市场
9.3.4 市场需求状况
9.3.5 企业运行状况
9.3.6 行业发展意义
9.3.7 发展困境分析
9.3.8 发展政策建议
9.4 “无人机+”背景下驾驶员培训市场发展分析
9.4.1 无人机操控员管理规定
9.4.2 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数量
9.4.3 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
9.4.4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机构
9.4.5 “无人机+”培训体系构建
第十章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0.1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0.1.1 通航产业生态圈
10.1.2 园区发展阶段
10.1.3 园区建设规模
10.1.4 产业发展路径
10.1.5 国际建设经验
10.2 通用航空产业园发展模式分析
10.2.1 发展模式总况
10.2.2 “核心基地+服务区”模式
10.2.3 “核心基地+生产区”模式
10.2.4 “核心基地+生产区+服务区”模式
10.2.5 “核心基地+服务区+商贸区+生产区”模式
10.3 通用航空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分析
10.3.1 发展背景
10.3.2 发展条件
10.3.3 价值体现
10.3.4 发展模式
10.3.5 典型案例
10.4 西安航空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
10.4.1 园区发展概况
10.4.2 行业发展优势
10.4.3 园区经营状况
10.4.4 基地发展特点
10.4.5 园区文旅发展
10.4.6 园区发展规划
10.5 长治屯留通用航空产业园
10.5.1 园区发展概况
10.5.2 通用机场建设
10.5.3 产业园区建设
10.5.4 园区发展优势
10.5.5 未来发展规划
10.6 珠海航空产业园
10.6.1 园区发展概况
10.6.2 园区规划布局
10.6.3 产业发展现状
10.6.4 园区经营状况
10.6.5 园区创新发展
10.6.6 园区发展前景
10.6.7 未来发展方向
10.7 成都市通用航空产业园
10.7.1 园区发展概况
10.7.2 园区发展情况
10.7.3 园区签约动态
10.8 其他通用航空产业园区
10.8.1 长春航天信息产业园
10.8.2 密云通航产业园区
10.8.3 荆门通用航空产业园
10.8.4 四川自贡航空产业园
10.8.5 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10.9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发展困境
10.9.1 基础建设不足
10.9.2 园区定位不清
10.9.3 市场结构失衡
10.9.4 准入标准缺乏
10.9.5 企业发展不足
10.9.6 管理人才匮乏
10.10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发展路径
10.10.1 向市场主导转变
10.10.2 完善产业链条
10.10.3 扶持重点业态
10.10.4 壮大龙头企业
10.10.5 储备专业人才
第十一章 2020-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11.1 山东
11.1.1 产业发展现状
11.1.2 企业发展动态
11.1.3 资源整合利用
11.1.4 行业发展动态
11.1.5 发展存在的问题
11.1.6 产业发展对策
11.1.7 产业发展规划
11.2 河南
11.2.1 机场建设现状
11.2.2 发展平台搭建
11.2.3 区域发展情况
11.2.4 项目建设动态
11.2.5 产业发展规划
11.3 浙江
11.3.1 产业运营状况
11.3.2 通用机场建设
11.3.3 布局规划分析
11.3.4 布局方案分析
11.3.5 行业发展规划
11.4 江苏
11.4.1 产业发展现状
11.4.2 市场运行情况
11.4.3 园区建设动态
11.4.4 机场建设规划
11.4.5 行业发展规划
11.5 青海
11.5.1 产业运行情况
11.5.2 产业发展成效
11.5.3 发展制约因素
11.5.4 市场合作动态
11.5.5 行业发展规划
11.6 江西
11.6.1 产业发展态势
11.6.2 产业发展提速
11.6.3 产业项目动态
11.6.4 机场建设规划
11.6.5 产业发展规划
11.7 辽宁
11.7.1 产业发展现状
11.7.2 机场建设项目
11.7.3 沈阳产业布局
11.7.4 发展面临挑战
11.7.5 区域发展建议
11.7.6 机场布局规划
11.7.7 产业发展规划
11.8 四川
11.8.1 产业发展现状
11.8.2 发展驱动因素
11.8.3 产业项目动态
11.8.4 机场建设规划
11.8.5 产业空间布局
11.8.6 产业发展规划
11.9 其他地区
11.9.1 海南
11.9.2 河北
11.9.3 安徽
11.9.4 广东
11.9.5 湖北
第十二章 2018-2021年中国通用航空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12.1 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1.1 企业发展概况
12.1.2 经营效益分析
12.1.3 业务经营分析
12.1.4 财务状况分析
12.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1.6 公司发展战略
12.1.7 未来前景展望
12.2 中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经营效益分析
12.2.3 业务经营分析
12.2.4 财务状况分析
12.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2.6 公司发展战略
12.2.7 未来前景展望
12.3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经营效益分析
12.3.3 业务经营分析
12.3.4 财务状况分析
12.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3.6 未来前景展望
12.4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经营效益分析
12.4.3 业务经营分析
12.4.4 财务状况分析
12.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4.6 公司发展战略
12.4.7 未来前景展望
12.5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12.5.1 企业发展概况
12.5.2 经营效益分析
12.5.3 业务经营分析
12.5.4 财务状况分析
12.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5.6 公司发展战略
12.5.7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发展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
13.1 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必要性分析
13.1.1 通用航空功能分析
13.1.2 通用航空产业链价值
13.1.3 通用航空产业优势
13.1.4 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13.1.5 中美通用业差距分析
13.1.6 通用航空发展问题
13.2 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可行性分析
13.2.1 通用航空产业利好政策
13.2.2 通航业发展的政府作用
13.2.3 通航产业链需求分析
13.2.4 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
13.3 发展低空通用航空产业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
13.3.1 低空飞行行业定义鉴定
13.3.2 低空飞行气象服务技术现状
13.3.3 低空开放有利于建立气象服务体系
13.3.4 低空开放对空域管控的影响
13.3.5 国家低空飞行开放采取的措施
13.3.6 低空飞行开放空域管理对策
13.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通用航空的应用需求
13.4.1 总体应用情况
13.4.2 典型应用案例
13.4.3 应用特点分析
13.4.4 未来发展方向
13.4.5 应用趋势分析
13.4.6 影响程度分析
13.5 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13.5.1 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关键
13.5.2 通航产业创新发展策略
13.5.3 通用航空产业政策对策
13.5.4 运通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第十四章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投资分析
14.1 通用航空产业投资分析
14.1.1 投资环境分析
14.1.2 投资政策放开
14.1.3 通用机场批复
14.1.4 推动地方发展
14.2 通用航空企业投融资动态
14.2.1 万丰奥威
14.2.2 因诺科技
14.2.3 宗申动力
14.2.4 南航通航
14.3 通用航空产业投资价值评估及建议
14.3.1 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14.3.2 市场机会矩阵分析
14.3.3 市场进入时机判断
14.3.4 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4.3.5 行业投资风险提示
14.3.6 行业投资建议综述
第十五章 2023-2027年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前景展望
15.1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未来前景分析
15.1.1 通用航空发展前景
15.1.2 产业链条发展前景
15.1.3 通航网络发展机遇
15.1.4 通用航空发展趋势
15.1.5 碳中和下产业发展机遇
15.2 “十四五”中国通用航空行业发展展望
15.2.1 十三五行业发展回顾
15.2.2 十四五行业发展战略
15.2.3 通用航空市场空间
15.2.4 通航机场发展展望
15.3 2023-2027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预测分析
15.3.1 2023-2027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5.3.2 2023-2027年中国颁证通用机场数量预测
15.3.3 2023-2027年中国通用航空飞行作业时间预测
15.3.4 2023-2027年中国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预测
15.3.5 2023-2027年中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企业数量预测
附录
附录一: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
附录二:民用航空“十四五”发展规划
附录三: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附录四:通用机场空管运行管理办法
附录五:通用航空短途运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图表目录
图表1 通用航空在整个航空业重点定位
图表2 通用航空与公共运输共同构成民用航空业
图表3 通航主要应用的三大领域
图表4 通用航空按动力类型的分类方法
图表5 通用航空产业链
图表6 通用航空产业价值链
图表7 2019-2020年全球通用航空飞机订货量/成交额及变化趋势
图表8 2010-2021年全球通用飞机定单交付额
图表9 2014-2020年世界通用航空飞机销售额
图表10 2020年全球不同类型通用航空飞机交付量区域分布
图表11 全球通用航空业务结构分布情况
图表12 2016-2020年全球通用航空事故数量
图表13 美国通航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快速成长的原因分析
图表14 美国通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快速衰退的原因分析
图表15 美国通航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走稳
图表16 2012-2020年美国通用飞机交付量
图表17 2020年美国通用飞机所有者结构图
图表18 2012-2020年美国各类通用飞机营业额趋势图
图表19 美国空域实现高效划分
图表20 通航空域市场准入、设备要求和最低飞行员认证
图表21 2020年GDP最终核实数与初步核算数对比
图表22 2021年四季度和全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23 2016-2021年GDP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24 2016-2021年GDP环比增长速度
图表25 2016-202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