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3-2027年中国特钢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预计报告
2023-03-08
  • [报告ID] 188447
  • [关键词] 特钢行业分析
  • [报告名称] 2023-2027年中国特钢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预计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3/3/3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8000 电子版8000 印刷+电子85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1、中国特钢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推动国内产业技术水平提升

近年来,国家政策出台的多项关于工业制造和钢铁产业的政策均提到要大力提升国内特钢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特钢企业的发展壮大。2022年1月,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提到了要提升钢材的供给质量,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特钢产品,引导特钢行业技术提升与发展升级。

2、中国特钢行业上游市场情况:铁矿石原对外依存度高且市场波动大

特钢制造的主要原材料是铁矿石。目前国内铁矿石行业受铁矿资源品位低、单产规模低、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铁矿石供应缺口较大,市场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及消费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资料,自2018年开始,国内铁矿石进口量超过总产量,国内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50%。2021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约是国内总产量的1.15倍。

自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受全球宏观经济下滑、国际产业流通受阻等因素的影响,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2021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持续处于600点以上的高位水平,之后有所回落,进入到2022年仍然呈现波动增长态势。近年来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也进一步影响到了特钢生产制造企业的稳定经营。

3、中国特钢行业下游应用情况:汽车工业应用占比最大

根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资料,我国特钢产业最初是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配套而建的。近十几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壮大、机械行业向高精尖设备发展转型,特钢产量快速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品种也日渐齐全和多样化。从目前国内特钢需求领域来看,汽车工业占比超过40%,汽车工业发展成为拉动国内特钢消费的主要动力。

4、中国特钢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特钢产量规模:全国特钢重点企业优特钢材年产量约7800万吨

根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重点企业优特钢粗钢总产量超过8700万吨,同比增长3.6%;优特钢材总产量约7800万吨,同比下降0.28%。

2)中国特钢行业细分市场分析:棒材产量占比超过30%

根据钢材外形,优特钢材主要可分为棒材、线材、钢管、钢板等。根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资料,目前国内优特钢材市场仍然以棒材为主。2021年,全国优特钢市场中的棒材产量占比约34%,但较2020年稍有下滑;线材和钢板产量占比均超过10%,并且较2020年均有所增长。

从重点钢种来看,2021年我国轴承钢、齿轮钢、工具钢分别同比增长19%、8%、8%,弹簧钢和耐蚀、精密、高温合金分别同比下降18%和12%。随着我国智能化机器人、精密仪器以及清洁能源等新兴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上述重点特钢钢种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3)中国特钢价格指数走势:2020年底开始中国特钢价格大幅上涨

自2020年12月开始,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国内特钢市场价格飞速上涨,以2016年4季度为基准100点,到2021年10月达到最高的156.9点,到2022年2月仍然保持在150点以上的较高水平。

4)中国特钢行业产量规模测算:2021年国内优特钢材市场供给规模超过4000亿元

初步根据“优特钢材行业供给规模=优特钢材总产量*产品均价“公式,测算得到2021年中国优特钢材行业供给规模超过4000亿元。近几年,由于国内特钢行业产量和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波动变化态势。

5、中国特钢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企业竞争格局:中信特钢产量位居领先地位

根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于2022年2月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优特钢生产企业优质品牌(基于企业特钢业务经营规模、技术研发、专家评审等综合因素评选)名单,中信泰富、南京钢铁、巨能特钢、凌源特钢、中天钢铁、江苏沙钢、河南济源钢铁、杭州杭钢及芜湖新兴铸管9家知名钢企入围,具体名单如下:

进一步根据国内特钢行业上市企业披露的产量数据,2020年,中信特钢的特钢产量市占率接近20%,位居行业领先地位;方大特钢、太钢不锈企业市占率在5%以上。整体来看,中国特钢行业呈现充分竞争态势,头部市场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受益明显。

2)区域竞争格局:江苏、山东等地特钢生产企业布局较为集中

从行业企业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湖北等地区,代表企业有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上述地区的特钢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

6、中国特钢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发展趋势:未来将加快实现特钢大国向特钢强国转变

面向未来,我国特钢行业将持续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攻克“卡脖子”技术,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推动兼并重组并加快国际化布局,加快实现特钢大国向特钢强国转变,力争跨入全球特钢行业第一方阵。

2)发展前景:预计到2027年中国国内特钢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500亿元

特钢行业走势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在国内经济保持进一步增长以及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智能制造等相关政策带动下,我国优特钢市场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特别是齿轮钢、工模具钢和高温合金等高端市场。初步以5%复合增速测算到2027年中国特钢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500亿元左右。


报告目录

2023-2027年中国特钢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预计报告


第一章 特钢的相关概述
第二章 2020-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分析
2.1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综述
2.1.1 钢铁工业的重要地位
2.1.2 钢铁产业新常态分析
2.1.3 钢铁行业加快兼并重组
2.1.4 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1.5 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形势
2.2 2020-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状况
2.2.1 钢铁行业运行回顾
2.2.2 钢铁行业运行现状
2.2.3 钢铁行业发展形势
2.3 钢铁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3.1 化解产能进展缓慢
2.3.2 转型升级面临挑战
2.3.3 盈利水平有待提高
2.3.4 贸易摩擦冲突加剧
2.4 钢铁行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2.4.1 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4.2 行业发展的主要策略
2.4.3 行业主要节能措施
2.4.4 解决产能过剩的对策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国特钢行业的发展分析
3.1 2020-2022年中国特殊钢行业发展综述
3.1.1 产业发展政策导向
3.1.2 行业主要发展特征
3.1.3 产业发展阶段特征
3.1.4 企业转型升级形势
3.1.5 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
3.2 2020-2022年中国特钢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3.2.1 行业生产规模
3.2.2 行业经营效益
3.2.3 市场价格走势
3.2.4 对外贸易状况
3.2.5 市场供求态势
3.3 2020-2022年中国重点优特钢企业产量状况
3.3.1 2020年重点优特钢企业产量
3.3.2 2021年重点优特钢企业产量
3.3.3 2022年重点优特钢企业产量
3.4 我国特钢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4.2 行业发展的不足
3.4.3 企业面临的挑战
3.4.4 面临的不利因素
3.5 我国特钢行业的发展对策分析
3.5.1 行业主要措施
3.5.2 企业政策诉求
3.5.3 企业发展建议
3.5.4 产业战略思考
第四章 2020-2022年模具钢发展分析
4.1 模具钢行业简介
4.1.1 发展历程
4.1.2 品种分类
4.1.3 产品特点
4.1.4 国外产品
4.2 2020-2022年中国模具钢工业发展分析
4.2.1 市场规模分析
4.2.2 行业生产状况
4.2.3 消费需求分析
4.2.4 市场价格走势
4.2.5 区域发展分析
4.2.6 高端模具钢发展
4.3 中国模具钢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4.3.1 产品差距分析
4.3.2 行业标准对比
4.3.3 面临问题分析
4.3.4 发展策略建议
4.4 中国模具钢行业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4.4.1 市场规模预测
4.4.2 产品发展方向
第五章 2020-2022年高速钢发展分析
5.1 高速钢行业简介
5.1.1 发展历程
5.1.2 产品种类
5.1.3 产品性能
5.2 2020-2022年中国高速钢发展分析
5.2.1 市场需求分析
5.2.2 国内产品分析
5.2.3 国内外产品对比
5.2.4 重点企业分析
5.2.5 一体化生产模式
5.3 中国高速钢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潜力分析
5.3.1 面临问题分析
5.3.2 发展对策分析
5.3.3 行业发展潜力
第六章 2020-2022年不锈钢行业发展分析
6.1 2020-2022年中国不锈钢产业发展综述
6.1.1 产业国际地位
6.1.2 行业增长态势
6.1.3 市场消费规模
6.1.4 区域布局分析
6.1.5 产业链特征分析
6.2 2020-2022年中国不锈钢市场运行分析
6.2.1 不锈钢行业产销状况
6.2.2 不锈钢市场运行分析
6.2.4 不锈钢市场价格走势
6.2.5 不锈钢行业发展形势
6.3 2020-2022年中国不锈钢日用制品产量分析
6.3.1 2020年不锈钢日用制品产量分析
6.3.2 2021年不锈钢日用制品产量分析
6.3.3 2022年不锈钢日用制品产量分析
6.4 中国不锈钢行业发展的问题
6.4.1 行业存在的问题
6.4.2 行业面临的挑战
6.4.3 制约行业的因素
6.5 中国不锈钢产业的发展策略
6.5.1 行业发展建议
6.5.2 市场发展对策
6.5.3 其他对策建议
第七章 2020-2022年其他特钢细分产品发展分析
7.1 轴承钢
7.1.1 行业生产状况
7.1.2 市场需求分析
7.1.3 市场进出口状况
7.1.4 市场价格走势
7.1.5 市场前景预测
7.2 齿轮钢
7.2.1 市场运行状况
7.2.2 行业发展建议
7.2.3 市场需求预测
7.2.4 行业发展方向
7.3 弹簧钢
7.3.1 应用与生产水平
7.3.2 市场需求分析
7.3.3 高强度化发展分析
7.3.4 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第八章 2020-2022年特钢技术分析
8.1 特钢生产工艺综述
8.1.1 特殊钢生产工艺流程
8.1.2 不同生产流程的优劣势
8.1.3 高洁净特殊钢生产技术
8.2 转炉生产特钢技术分析
8.2.1 转炉生产特钢技术市场地位
8.2.2 转炉生产特钢技术研发进程
8.2.3 转炉生产特殊钢的关键技术
8.3 特殊钢连铸工艺技术分析
8.3.1 特殊钢连铸工艺技术特点
8.3.2 特殊钢连铸工艺的关键技术
8.3.3 特殊钢连铸技术存在的问题
8.3.4 合理选择特殊钢连铸坯断面
8.3.5 低过热度浇铸关键及配套技术
8.4 特钢在线生产操控技术分析
8.4.1 特钢在线操控技术相对滞后
8.4.2 特钢技术改造应提升操控技术
8.4.3 特钢企业应重视在线操控技术创新
8.5 特钢生产技术面临的调整及对策
8.5.1 转炉生产特钢工艺国内外差距
8.5.2 转炉生产特殊钢技术发展策略
8.5.3 提升特钢工艺技术水平的建议
第九章 2020-2022年特钢行业竞争分析
9.1 特钢行业竞争要素分析
9.1.1 新进入者的威胁
9.1.2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9.1.3 用户讨价还价能力
9.1.4 特钢行业替代品
9.2 2020-2022年国际特钢产业竞争状况
9.2.1 全球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
9.2.2 国际特钢市场竞争格局
9.2.3 特钢企业成本竞争力分析
9.3 2020-2022年中国特殊钢产业竞争分析
9.3.1 特钢行业竞争环境
9.3.2 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
9.3.3 特钢市场竞争格局
9.3.4 特钢产业竞争特点
9.3.5 特钢行业集中度分析
9.4 中国特殊钢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9.4.1 产品竞争力
9.4.2 市场竞争力
9.4.3 服务竞争力
9.4.4 技术竞争力
9.4.5 人才竞争力
9.4.6 制度竞争力
9.5 中国特钢行业竞争面临的压力
9.5.1 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9.5.2 行业竞争环境更加严峻
9.5.3 特钢行业竞争力薄弱
9.6 中国提升特钢行业竞争力的对策
9.6.1 竞争力提升战略
9.6.2 铁源优化策略
9.6.3 企业信息化策略
9.6.4 宝钢特钢经验借鉴
第十章 2020-2022年特钢下游应用市场发展分析
10.1 机械行业
10.1.1 行业特钢品种供应状况
10.1.2 行业经营状况
10.1.3 行业产品产量
10.1.4 行业运行形势
10.1.5 行业面临的困境
10.1.6 发展趋势分析
10.2 汽车行业
10.2.1 特钢在行业的应用情况
10.2.2 行业经济效益
10.2.3 行业产销规模
10.2.4 对外贸易规模
10.2.5 未来发展趋势
10.3 军工行业
10.3.1 行业用特钢简述
10.3.2 政策环境分析
10.3.3 军民融合发展
10.3.4 产业格局状况
10.3.5 行业开放分析
10.3.6 行业进入壁垒
10.3.7 民资投资风险
10.3.8 民资参与模式分析
10.3.9 产业发展前景
第十一章 2019-2022年中国特钢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11.1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11.1.1 企业发展概况
11.1.2 经营效益分析
11.1.3 业务经营分析
11.1.4 财务状况分析
11.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1.6 公司发展战略
11.1.7 未来前景展望
11.2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11.2.1 企业发展概况
11.2.2 经营效益分析
11.2.3 业务经营分析
11.2.4 财务状况分析
11.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2.6 公司发展战略
11.2.7 未来前景展望
11.3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11.3.1 企业发展概况
11.3.2 经营效益分析
11.3.3 业务经营分析
11.3.4 财务状况分析
11.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3.6 公司发展战略
11.3.7 未来前景展望
11.4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11.4.1 企业发展概况
11.4.2 经营效益分析
11.4.3 业务经营分析
11.4.4 财务状况分析
11.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4.6 公司发展战略
11.4.7 未来前景展望
11.5 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5.1 企业发展概况
11.5.2 经营效益分析
11.5.3 业务经营分析
11.5.4 财务状况分析
11.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5.6 公司发展战略
11.5.7 未来前景展望
11.6 宝钢特钢有限公司
11.6.1 企业发展概况
11.6.2 不锈钢生产状况
11.6.3 新品研发动态
11.7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11.7.1 企业发展概况
11.7.2 企业经营状况
11.7.3 企业盈利状况
11.7.4 绿色发展模式
11.7.5 企业发展动态
11.7.6 企业发展战略
11.8 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11.8.1 企业发展概况
11.8.2 企业发展优势
11.8.3 企业经营状况
11.8.4 新品研发动态
11.8.5 企业发展目标
第十二章 中国特钢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2.1 特钢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12.1.1 行业投资大有可为
12.1.2 下游市场需求机遇
12.1.3 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业拉动
12.2 特钢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2.2.1 技术壁垒
12.2.2 政策壁垒
12.2.3 产品壁垒
12.3 特钢行业投资风险及策略
12.3.1 产业政策风险
12.3.2 市场供需风险
12.3.3 市场竞争风险
12.3.4 技术风险
12.3.5 环保风险
12.3.6 企业规模及所有制风险
12.3.7 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十三章 中国特钢行业前景趋势预测
13.1 中国特钢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3.1.1 总体趋势预测
13.1.2 市场竞争趋势
13.1.3 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13.2 高品质特殊钢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13.2.1 形势与需求
13.2.2 发展思路及目标
13.2.3 重点任务
13.2.4 保障措施
13.3 2023-2027年中国特钢产业预测分析

附录
附录一:钢铁产业调整政策
附录二:钢铁行业规范条件



图表目录
图表 2021年国内重点优特钢企业粗钢生产情况
图表 2021年国内重点优特钢企业钢材生产情况
图表 2021年国内重点优特钢企业钢材分品种生产情况
图表 热处理工艺对4CrMoSiV1钢横向冲击韧性的影响
图表 近年来国外推出的新型模具钢化学成分
图表 国内外常用模具钢的价格比较
图表 中国常用高速钢钢号和性能
图表 进口与国产高速钢中碳化物不均度比较
图表 高速钢熔融还原工艺合金收得率
图表 高速钢熔融还原工艺低倍组织及碳化物的比较
图表 高速钢熔融还原工艺非金属夹杂物评级
图表 高速钢熔融还原工艺钢的纯净度
图表 高速钢熔融还原工艺能耗和冶炼时间
图表 电渣连续浇铸技术的示意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