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智慧气象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
国家层面智慧气象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为了智慧气象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比如2022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研究构建气象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平台,发展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互动机制,探索打造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和众创平台,促进气象信息全领域高效应用。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重点内容 |
2015年 |
国务院 |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
促进农业环境、气象、生态等信息共享,构建农业资源要素数据共享平台,为各级政府、企业、农户提供农业资源数据查询服务,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掘平台数据,开发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业保险等服务。 |
2016年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
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制定促进协同创新的人才流动政策。 |
2017年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
发展智慧气象,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一批“星创天地”。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 |
2018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
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
2019年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
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 |
2020年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
2021年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
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 |
2022年 |
国务院 |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 |
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研究构建气象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平台,发展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互动机制,探索打造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和众创平台,促进气象信息全领域高效应用。 |
2022年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
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构建智慧农业气象平台。 |
地方层面智慧气象行业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智慧气象行业发展,比如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研发基于大数据融合分析的公共气象服务热点感知技术,发展基于需求的精准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设分众式气象服务需求快速更新迭代系统,增强气象服务高效、便捷、智能供给,实现对象分众化、服务随行化、产品多元化,打造智慧气象服务品牌,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影响力、满意度。
报告目录
2023-2027年中国智慧气象市场分析及发展规划综合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智慧气象行业的相关概述
第二章 2020-2022年气象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2.1 国际气象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2.1.1 行业发展阶段
2.1.2 行业发展特点
2.1.3 行业发展规模
2.1.4 行业发展经验
2.1.5 行业发展案例
2.2 国内气象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2.2.1 行业发展阶段
2.2.2 服务收入规模
2.2.3 市场规模状况
2.2.4 行业发展模式
2.3 国内气象服务供需情况分析
2.3.1 基础设施分析
2.3.2 供给情况分析
2.3.3 气象部门动态
2.3.4 需求主体分析
2.4 国内气象服务细分领域分析
2.4.1 公共气象服务
2.4.2 决策气象服务
2.4.3 公众气象服务
2.5 国内气象服务行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2.5.1 行业发展问题
2.5.2 行业发展对策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气象行业发展分析
3.1 智慧气象行业运行综况
3.1.1 行业发展历程
3.1.2 服务能力状况
3.1.3 行业发展特点
3.1.4 服务模式分析
3.1.5 技术平台创新
3.2 智慧气象细分领域分析
3.2.1 装备智能化发展
3.2.2 新型信息技术构架
3.2.3 “互联网+气象”模式
3.2.4 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
3.3 智慧气象平台建设分析
3.3.1 平台发展意义
3.3.2 平台特点分析
3.3.3 平台发展动态
3.4 智慧气象行业发展挑战及对策
3.4.1 行业发展挑战
3.4.2 行业发展对策
3.4.3 升级发展方向
3.5 区域智慧气象应用发展案例
3.5.1 区域气象环境特点分析
3.5.2 区域智慧气象发展需求
3.5.3 区域智慧气象服务应用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气象应用领域——农业
4.1 中国农业运行综况
4.1.1 农业种植规模
4.1.2 农业经济规模
4.1.3 农业发展特点
4.1.4 农业现代化建设
4.2 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分析
4.2.1 服务规模概述
4.2.2 服务特点分析
4.2.3 服务未来展望
4.3 地区农业加快智慧气象布局
4.3.1 河南省
4.3.2 安徽省
4.3.3 重庆市
4.3.4 五常市
4.3.5 云阳县
4.3.6 静宁县
4.4 农业发展对智慧气象的应用需求案例
4.4.1 区域农业发展的状况
4.4.2 区域智慧气象服务需求
4.4.3 区域智慧气象应用思路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气象应用领域——旅游业
5.1 中国旅游业运行综况
5.1.1 旅游业运行规模
5.1.2 旅游业运行特点
5.1.3 旅游业发展展望
5.1.4 智慧旅游发展进程
5.2 “智慧气象+旅游”发展综况
5.2.1 发展机遇分析
5.2.2 融合应用领域
5.2.3 融合应用前景
5.3 地区旅游业加快智慧气象布局
5.3.1 贵阳市
5.3.2 宁夏自治区
5.4 区域“智慧气象+旅游”的应用案例
5.4.1 区域旅游业状况
5.4.2 部门间合作加快
5.4.3 具体应用领域
5.4.4 应用前景展望
第六章 智慧气象其他重点应用领域分析
6.1 智慧城市建设
6.1.1 应用价值分析
6.1.2 具体应用分析
6.1.3 深度融合发展
6.2 海绵城市建设
6.2.1 应用需求分析
6.2.2 具体应用领域
6.2.3 应用前景分析
6.3 交通运输领域
6.3.1 航运安全领域
6.3.2 航空服务领域
6.3.3 公路运输领域
6.4 大气环保领域
6.4.1 应用需求分析
6.4.2 具体应用领域
6.4.3 应用前景分析
第七章 中国智慧气象新型技术应用分析
7.1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7.1.1 卫星遥感技术概述
7.1.2 应用领域分析
7.1.3 应用项目案例
7.1.4 应用前景展望
7.2 大数据技术应用
7.2.1 大数据技术概述
7.2.2 应用领域分析
7.2.3 应用项目案例
7.2.4 应用前景展望
7.3 物联网技术应用
7.3.1 物联网技术概述
7.3.2 应用领域分析
7.3.3 应用项目案例
7.3.4 应用前景展望
7.4 云计算技术应用
7.4.1 云计算技术概述
7.4.2 应用领域分析
7.4.3 应用项目案例
7.4.4 应用前景展望
7.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7.5.1 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7.5.2 应用领域分析
7.5.3 应用项目案例
7.5.4 应用前景展望
7.6 智慧气象平台系统建设案例
7.6.1 平台建设背景
7.6.2 平台实现条件
7.6.3 平台功能架构
7.6.4 平台发展价值
第八章 中国智慧气象项目投资案例分析
8.1 智能天气体系装备研发项目
8.1.1 项目基本概述
8.1.2 项目必要性分析
8.1.3 项目可行性分析
8.1.4 项目的研发进度
8.2 新型气象环境观测装置研发项目
8.2.1 项目基本概述
8.2.2 项目必要性分析
8.2.3 项目可行性分析
8.2.4 项目的研发进度
8.3 智能气象软件系统研发项目
8.3.1 项目基本概述
8.3.2 项目必要性分析
8.3.3 项目可行性分析
8.3.4 项目的研发进度
第九章 2023-2027年中国智慧气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9.1 气象服务市场前景展望
9.1.1 整体发展前景
9.1.2 发展趋势预测
9.1.3 规模空间预测
9.2 智慧气象发展前景展望
9.2.1 整体发展前景
9.2.2 发展趋势分析
9.2.3 投资热点预测
第十章 智慧气象行业政策规划分析
10.1 智慧气象行业政策环境
10.1.1 智慧气象相关政策汇总
10.1.2 气象部门助推产业发展
10.1.3 推进智慧气象为农服务
10.1.4 气象科普基地管理办法
10.1.5 气象观测技术指南发布
10.2 区域智慧气象政策动态分析
10.2.1 黑龙江省
10.2.2 聊城市
10.2.3 邯郸市
10.3 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
10.3.1 发展形势分析
10.3.2 发展战略分析
10.3.3 发展目标分析
10.3.4 发展任务分析
10.3.5 系统工程分析
10.3.6 保障措施分析
10.4 智慧气象服务发展计划(2019-2023年)
10.4.1 行动计划发布
10.4.2 行动计划愿景
10.4.3 行动计划内容
10.5 气象观测技术发展引领计划(2020-2035年)
10.5.1 发展趋势分析
10.5.2 发展目标分析
10.5.3 发展方向分析
10.5.4 政策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