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1-2025年中国智慧城市“十四五”现状分析与供需格局研究报告
2021-07-05
  • [报告ID] 154851
  • [关键词] 智慧城市“十四五”现状分析
  • [报告名称] 2021-2025年中国智慧城市“十四五”现状分析与供需格局研究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1/6/6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密集发布,主要推进电子政务、智慧交通、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发展,同时完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之下,四大直辖市和各省份的省会城市或经济核心城市也在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从国家开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来,住建部发布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290个试点城镇。而如果计算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改委所确定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数量,截至2019年9月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经超过700个(其中部分城市有重叠)。

作为亚洲强国的日本,目前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中已经落后于中美两国。目前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已超过700个,美国在2015-2017年已实施30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且规划实施超过400个项目,涉及交通、电网、零售、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而尽管日本在传感器,人脸识别等领域拥有技术,但是直到2019年4月召开的国家战略特区咨询会议上才正式确定了名为“超级城市”的制度概要,目前日本智慧城市数量仅十余座,日媒报道称“日本需要在超级城市的建设上尽快行动起来”。

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接近400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开展和推广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智慧城市相关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同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加速投入。根据IDC《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规模为20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1%;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预计达到228.79亿美元,相较2018年的200.53亿美元增长了14.09%。

 

2016-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

 

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

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性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云计算为例,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准,能支持海量并发、混合云、多云管理等复杂应用场景需求。根据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数据:截止到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增长到6万亿元。初步估算,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7.9万亿元,并预测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

 

2014-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

重点细分市场一:智能交通产业规模扩大

近年来,众多政策纷纷出台支持智能交通产业发展,随着城市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智能交通产业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18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达到486亿元,同比增长6.42%。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在集成应用方面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特别是高速公路联网电子服务系统,就是ETC它的成功开发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也有统一标准,而且形成产业的智能交通系统。截至到2019年6月,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开通了ETC通道,建成了ETC专用车道20884多条。

重点细分市场二:智能物流进入稳定状态

近年来,中国智能物流投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物流行业基础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物流企业开始重视业务流程管理、客户资源管理、全程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一体化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作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018年全国物流行业智能物流技术投资规模达到317亿元左右。

然而同其他行业相比,中国在物流行业信息化投入总体规模还很低,呈现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主要以硬件和通用软件投资为主,大型物流企业主要以业务系统整合为主,大中型传统物流企业转型以管理流程再造为主的格局。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智慧城市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智慧城市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智慧城市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智慧城市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智慧城市。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智慧城市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智慧城市。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智慧城市“十四五”现状分析与供需格局研究报告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及产业链分析
第二章 智慧城市发展状况分析
2.1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分析
2.1.1 行业热度上升
2.1.2 全球市场格局
2.1.3 国际发展动态
2.1.4 国外经验借鉴
2.2 中国智慧城市规模结构
2.2.1 市场发展状况
2.2.2 竞争格局分析
2.2.3 区域布局状况
2.3 中国智慧城市供需状况
2.3.1 行业供给状况
2.3.2 行业需求状况
2.4 中国智慧城市细分市场分析
2.4.1 智能交通
2.4.2 电子政务
2.4.3 智慧医疗
2.4.4 智能家居
2.4.5 智慧旅游
2.5 中国智慧城市区域格局
2.5.1 北京市
2.5.2 上海市
2.5.3 广州市
2.5.4 深圳市
2.5.5 佛山市
2.5.6 杭州市
2.5.7 宁波市
2.5.8 南京市
第三章 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趋势及前景预测
3.1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1.1 总体发展趋势
3.1.2 行业发展方向
3.1.3 建设方向分析
3.2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3.2.1 投资前景分析
3.2.2 行业前景广阔
3.2.3 全球市场规模
3.3  “十四五”智慧城市前景预测分析
3.3.1 行业影响因素
3.3.2 投资规模预测
第四章 智慧城市确定型投资机会评估
4.1 数据库
4.1.1 系统结构模式
4.1.2 市场规模分析
4.1.3 竞争格局分析
4.1.4 发展困境分析
4.1.5 投资策略建议
4.1.6 发展趋势分析
4.2 物联网
4.2.1 市场发展状况
4.2.2 竞争格局分析
4.2.3 行业盈利模式
4.2.4 市场空间分析
4.2.5 投资壁垒分析
4.2.6 投资策略建议
4.2.7 投资前景分析
4.3 智能终端
4.3.1 市场发展状况
4.3.2 市场格局分析
4.3.3 细分行业分析
4.3.4 投资风险分析
4.3.5 投资策略建议
4.3.6 产业发展趋势
4.4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4.4.1 市场发展状况
4.4.2 竞争格局分析
4.4.3 典型方案分析
4.4.4 投资策略建议
4.4.5 未来发展趋势
4.5 智能交通
4.5.1 市场运行状况
4.5.2 市场需求分析
4.5.3 竞争格局分析
4.5.4 重点企业分析
4.5.5 投资风险预警
4.5.6 投资策略建议
4.5.7 市场前景预测
第五章 中国智慧城市风险型投资机会评估
5.1 智能电网
5.1.1 市场运行状况
5.1.2 投资规模分析
5.1.3 区域发展格局
5.1.4 投资机会分析
5.1.5 投资估算分析
5.1.6 投资风险预警
5.1.7 投资策略建议
5.2 智慧水务
5.2.1 市场发展状况
5.2.2 竞争格局分析
5.2.3 项目发展动态
5.2.4 建设需求分析
5.2.5 建设方案分析
5.2.6 行业发展趋势
5.3 PPP融资模式
5.3.1 模式内容分析
5.3.2 模式运营分析
5.3.3 模式应用现状
5.3.4 区域发展格局
5.3.5 模式风险分析
5.3.6 模式推行建议
第六章 中国智慧城市未来型投资机会评估
6.1 智慧社区
6.1.1 市场发展状况
6.1.2 细分领域分析
6.1.3 投资项目分析
6.1.4 竞争格局分析
6.1.5 发展障碍分析
6.1.6 投资策略建议
6.1.7 市场发展趋势
第七章 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壁垒及风险预警
7.1 智慧城市投资壁垒
7.1.1 政策壁垒
7.1.2 资金壁垒
7.1.3 技术壁垒
7.1.4 资质壁垒
7.2 智慧城市投资风险预警
7.2.1 政策风险
7.2.2 融资风险
7.2.3 技术风险
7.2.4 盈利风险
7.2.5 人才风险
7.2.6 违约风险
7.3 智慧城市项目运营风险预警
7.3.1 法律风险
7.3.2 成本风险
7.3.3 管控风险
7.3.4 安全风险

图表目录

图表 智慧城市四层体系
图表 智慧城市的经营与服务
图表 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模式的优劣势比较
图表 2011-2017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项目覆盖率对比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