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物联网技术是支撑“网络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各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据了解,2018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已经达到70亿台;到2020年,活跃的物联网设备数量预计将增加到100亿台,到2025年将增加到220亿台。
近几年来,物联网概念加快与产业应用融合,成为智慧城市和信息化整体方案的主导性技术思维。当前,物联网已由概念炒作、碎片化应用、闭环式发展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与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度交汇,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从产业链来看,中国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发展也取得重大进展。M2M服务、中高频RFID、二维码等环节产业链业已成熟,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具备一定领先优势;基础芯片设计、高端传感器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对薄弱环节与国外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光纤传感器在高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物联网第三方运营平台不断整合各种要素形成有序发展局面,平台化、服务化的发展模式逐渐明朗,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从产业规模来看,全国物联网近几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传感器产业突破1200亿元,RFID产业突破300亿元;2014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24%;截止到2015年底,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增至75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
十三五以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到2018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43万亿元。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物联网终端用户已达4.65亿户。未来物联网市场上涨空间可观。预计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
2014-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分析

物联网发展趋势
1、智能消费设备更普及
各种智能化电子设备正在让人们的家庭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未来,更多的智能化技术将融入到日常家庭生活中,智能化厨房会让做菜做饭更加轻松,智能监控会让家庭安全系统更加强大,智能办公桌、智能墙壁有望走进生活。
2、人工智能更加受青睐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物联网设备与技术,收集到的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传统的计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处理需求。而AI则能填补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之间的空白,此外,AI可以实现更好地图像处理、视频分析,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机。
3、人才更加专业
物联网专业知识的需求,将推动企业雇用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一些大型企业或许将出现一个相对较新的高级角色——首席数据官。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无人机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无人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无人机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无人机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无人机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无人机。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无人机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无人机。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分析及产业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物联网产业体系介绍
第二章 2018-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2.1 国际物联网产业发展形势
2.1.1 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态势
2.1.2 全球物联网发展特点分析
2.1.3 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状况
2.1.4 全球物联网项目分布情况
2.1.5 全球物联网产业供需状况
2.1.6 全球物联网产业竞争重点
2.1.7 政企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
2.1.8 全球物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2.1.9 全球物联网未来发展前景
2.2 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2.2.1 宏观经济运行现状
2.2.2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2.3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2.2.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2.5 新一代信息技术分析
2.3 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2.3.1 中国物联网专利申请规模
2.3.2 物联网连接数量持续扩容
2.3.3 泛在电力物联网市场发展
2.3.4 国内信息化发展水平分析
2.3.5 电子信息产业运行情况
2.4 新基建影响下的物联网发展分析
2.4.1 新基建相关政策
2.4.2 新基建经济效应
2.4.3 物联网企业布局
2.4.4 新基建下的物联网
2.5 国内智慧互联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5.1 支持政策综述
2.5.2 产业应用需求
2.5.3 产业发展机遇
第三章 2018-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3.1 2018-2020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3.1.1 产业链介绍
3.1.2 感知层
3.1.3 网络层
3.1.4 平台层
3.1.5 应用层
3.2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回顾
3.2.1 产业发展整体态势
3.2.2 示范基地发展动态
3.2.3 细分市场出现分化
3.2.4 产业生态现状解析
3.2.5 参与主体多元丰富
3.2.6 创新创业势头良好
3.2.7 相关设备数量扩容
3.2.8 应用示范持续深化
3.3 2018-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运行分析
3.3.1 阶段发展成果
3.3.2 产业规模分析
3.3.3 细分市场规模
3.3.4 物联网连接数
3.3.5 产业应用布局
3.3.6 产业发展形势
3.3.7 产业模式创新
3.4 中国物联网产业参与主体分析
3.4.1 全球领先企业
3.4.2 中国企业布局
3.4.3 互联网企业
3.4.4 电信运营商
3.4.5 通信设备商
3.4.6 传统家电企业
3.5 中国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分析
3.5.1 运营商主导型
3.5.2 系统集成商主导型
3.5.3 软硬件集成商主导型
3.5.4 软件内容集成商主导型
3.5.5 政府主导型
3.5.6 用户主导型
3.5.7 合作运营型
3.5.8 云聚合型
3.6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6.1 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3.6.2 物联网隐私安全问题
3.6.3 数据联网存在的问题
3.6.4 规模化应用不足问题
3.7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建议
3.7.1 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3.7.2 发挥政府引导支持的作用
3.7.3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3.7.4 物联网隐私保护方法
3.7.5 物联网产业发展策略
3.7.6 产业发展的其他建议
第四章 2018-2020年物联网产业链上游——设备制造
4.1 物联网设备行业发展综述
4.1.1 相关设备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4.1.2 物联网设备行业的关键领域
4.1.3 物联网设备的发展空间广阔
4.1.4 物联网设备数量分领域预测
4.2 传感器
4.2.1 全球传感器市场发展
4.2.2 传感器产业发展历程
4.2.3 传感器市场发展规模
4.2.4 传感器细分行业格局
4.2.5 传感器行业区域格局
4.2.6 MEMS传感器行业发展
4.2.7 智能传感器行动指南获批
4.2.8 传感器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4.2.9 传感器产业未来前景分析
4.2.10 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4.3 射频识别(RFID)
4.3.1 RFID技术概况
4.3.2 行业发展历程
4.3.3 RFID产业链条
4.3.4 RFID市场规模
4.3.5 产业竞争格局
4.3.6 行业进入壁垒
4.3.7 未来发展格局
4.3.8 市场规模预测
4.4 芯片产业
4.4.1 全球芯片运行情况
4.4.2 国内市场发展分析
4.4.3 芯片市场竞争格局
4.4.4 物联网芯片出货规模
4.4.5 物联网芯片市场格局
4.4.6 物联网芯片研发动态
4.5 微控制单元(MCU)
4.5.1 微控制单元概述
4.5.2 全球市场规模
4.5.3 国内运行情况
4.5.4 价格走势分析
4.5.5 应用领域分析
4.5.6 细分市场份额
4.5.7 企业竞争格局
4.5.8 企业发展机遇
4.5.9 市场规模预测
4.6 eSIM发展分析
4.6.1 eSIM发展历程
4.6.2 eSIM商用阶段
4.6.3 eSIM产业链条
4.6.4 市场发展动态
4.6.5 eSIM模式分析
4.6.6 运营商部署分析
4.6.7 市场规模预测
4.7 国内主要物联网设备供应商介绍
4.7.1 新大陆科技集团
4.7.2 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4.7.3 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
4.7.4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章 2018-2020年物联网产业链中游——运营商
5.1 中国物联网运营商发展综述
5.1.1 运营商收入情况分析
5.1.2 运营商企业投资规模
5.1.3 物联网项目招标情况
5.1.4 电信运营商发展定位
5.1.5 电信运营商SWOT分析
5.1.6 运营商提供应用服务
5.1.7 运营商企业发展机遇
5.2 中国移动
5.2.1 企业发展分析
5.2.2 业务发展现状
5.2.3 产业基站建设
5.2.4 物联网连接数
5.2.5 企业布局动态
5.2.6 开放平台分析
5.3 中国联通
5.3.1 企业发展优势
5.3.2 业务发展现状
5.3.3 物联网连接数
5.3.4 市场发展布局
5.3.5 企业布局动态
5.3.6 业务发展策略
5.4 中国电信
5.4.1 企业布局现状
5.4.2 业务发展现状
5.4.3 业务运行情况
5.4.4 企业发展动态
5.4.5 智慧生活发展
5.4.6 业务发展方向
第六章 2018-2020年物联网产业链下游——商业化应用
6.1 物联网应用综况分析
6.1.1 物联网主要的应用领域
6.1.2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分析
6.1.3 全球物联网整体应用状况
6.1.4 消费物联网应用热点升温
6.1.5 生产性物联网应用潜力大
6.1.6 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状况
6.2 可穿戴设备
6.2.1 可穿戴设备的产业链构成
6.2.2 可穿戴设备产品类别分析
6.2.3 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规模
6.2.4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
6.2.5 可穿戴设备区域布局情况
6.2.6 可穿戴设备竞争格局分析
6.2.7 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潜力
6.2.8 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6.3 移动支付
6.3.1 移动支付应用模式分析
6.3.2 移动支付政策环境分析
6.3.3 移动支付市场业务规模
6.3.4 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6.3.5 移动支付市场结构分布
6.3.6 移动支付市场用户规模
6.3.7 物联网改变移动支付方式
6.3.8 物联网推动移动支付发展
6.3.9 物联网下移动支付安全性
6.3.10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问题
6.3.11 移动支付未来发展趋势
6.4 车联网
6.4.1 车联网应用地位
6.4.2 车联网发展环境
6.4.3 车联网产业规模
6.4.4 车联网用户规模
6.4.5 车联网专利申请
6.4.6 车联网新增示范区
6.4.7 车联网发展特点
6.4.8 车联网需求分析
6.4.9 车联网发展机遇
6.4.10 车联网发展前景
6.5 智能交通
6.5.1 智能交通市场发展现状
6.5.2 智能交通市场发展规模
6.5.3 智慧交通企业竞争格局
6.5.4 智慧交通建设发展指数
6.5.5 智能交通物联网发展模式
6.5.6 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6.5.7 智能交通物联网发展问题
6.5.8 物联网智能交通应用前景
6.6 物流行业
6.6.1 物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6.6.2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应用
6.6.3 物联网对物流产业影响
6.6.4 物联网应用存在的阻力
6.6.5 物联网应用中存在问题
6.6.6 物联网物流业发展对策
6.6.7 物联网物流业应用展望
6.7 工业互联网
6.7.1 行业发展阶段
6.7.2 市场发展规模
6.7.3 细分产业发展
6.7.4 行业需求分析
6.7.5 市场发展热点
6.7.6 企业竞争格局
6.7.7 关键领域布局
6.7.8 行业发展趋势
6.8 安防领域
6.8.1 安防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6.8.2 物联网在安防领域的价值分析
6.8.3 物联网在安防细分领域的应用
6.8.4 物联网在安防领域的应用瓶颈
6.8.5 物联网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要求
6.8.6 物联网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潜力
6.8.7 国内物联网安防应用前景
6.9 环境监测领域
6.9.1 环境监测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6.9.2 环保物联网产业应用情况
6.9.3 环保物联网发展机遇挑战
6.9.4 环保物联网产业发展案例
6.9.5 环保物联网未来发展市场
6.10 其他
6.10.1 智能建筑
6.10.2 智能医疗
6.10.3 食品溯源
6.10.4 智能家居
6.10.5 智能电网
第七章 2018-2020年物联网行业技术及标准化工作分析
7.1 2018-2020年中国物联网技术进展
7.1.1 物联网关键技术发展
7.1.2 物联网技术发展瓶颈
7.1.3 物联网技术发展分析
7.1.4 物联网技术发展方向
7.2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
7.2.1 感知、网络通信和应用关键技术
7.2.2 支撑技术
7.2.3 共性技术
7.3 物联网感知层技术升级
7.3.1 感知和标识技术
7.3.2 传感器微机电技术
7.3.3 eSIM技术
7.3.4 电池技术
7.4 物联网传输层技术升级
7.4.1 LPWAN技术
7.4.2 车联网技术
7.4.3 传统传输技术
7.5 物联网应用层技术
7.5.1 CPU、GPU技术
7.5.2 大数据技术
7.5.3 人工智能技术
7.5.4 计算和服务技术
7.5.5 管理与支撑技术
7.6 物联网标准化工作进展
7.6.1 全球物联网标准化进程
7.6.2 全球物联网标准化组织
7.6.3 中国物联网标准化进展
7.6.4 物联网标准化发展问题
7.6.5 物联网标准化发展策略
7.7 NB-IoT标准发展现状
7.7.1 NB-IoT技术特点分析
7.7.2 NB-IoT技术发展阶段
7.7.3 NB-IoT技术标准发展
7.7.4 NB-IoT技术应用情况
7.7.5 NB-IoT发展前景分析
7.7.6 NB-IoT发展对策建议
第八章 5G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产业的应用及影响分析
8.1 5G技术基本介绍
8.1.1 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8.1.2 5G技术内涵及特点
8.1.3 三大典型应用场景
8.2 5G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8.2.1 5G产业链结构
8.2.2 5G产业政策环境
8.2.3 5G商用元年开启
8.2.4 5G商业模式分析
8.2.5 5G商用企业布局
8.2.6 5G业务发展趋势
8.3 5G技术在物联网行业的应用状况
8.3.1 技术应用需求
8.3.2 技术应用价值
8.3.3 技术应用现状
8.3.4 具体技术应用
8.3.5 重点应用领域
8.3.6 应用案例分析
8.4 5G技术在物联网行业的应用前景
8.4.1 应用趋势分析
8.4.2 应用面临挑战
8.4.3 应用前景展望
第九章 2018-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及重点园区分析
9.1 2018-2020年物联网产业区域布局
9.1.1 产业空间演变趋势
9.1.2 产业区域分布状况
9.2 环渤海地区
9.2.1 产业发展概况
9.2.2 天津市发展现状
9.2.3 北京市发展分析
9.2.4 园区案例分析——天津京滨工业园物联网产业园
9.3 长三角地区
9.3.1 产业发展概况
9.3.2 产业发展背景
9.3.3 上海市发展现状
9.3.4 无锡市发展状况
9.3.5 江苏省发展状况
9.3.6 浙江省发展规划
9.3.7 园区案例分析——苏州金和物联网科技创业园
9.3.8 园区案例分析——上海电子物联产业园
9.4 珠三角地区
9.4.1 产业发展概况
9.4.2 产业联盟成立
9.4.3 广东省发展现状
9.4.4 深圳市运行情况
9.4.5 广州产业发展现状
9.4.6 园区案例分析——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
9.5 中西部地区
9.5.1 产业发展概况
9.5.2 物联网应用潜力
9.5.3 四川省发展现状
9.5.4 重庆市运行情况
9.5.5 湖北省发展动态
9.5.6 云南省发展状况
9.5.7 产业发展建议
9.5.8 园区案例分析——重庆市南岸区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第十章 2017-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重点企业分析
10.1 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1.1 企业发展概况
10.1.2 经营效益分析
10.1.3 业务经营分析
10.1.4 财务状况分析
10.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0.1.6 公司发展战略
10.1.7 未来前景展望
10.2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2.1 企业发展概况
10.2.2 经营效益分析
10.2.3 业务经营分析
10.2.4 财务状况分析
10.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0.2.6 未来前景展望
10.3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10.3.1 企业发展概况
10.3.2 经营效益分析
10.3.3 业务经营分析
10.3.4 财务状况分析
10.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0.3.6 未来前景展望
10.4 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4.1 企业发展概况
10.4.2 经营效益分析
10.4.3 业务经营分析
10.4.4 财务状况分析
10.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0.4.6 未来前景展望
10.5 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5.1 企业发展概况
10.5.2 经营效益分析
10.5.3 业务经营分析
10.5.4 财务状况分析
10.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0.5.6 公司发展战略
10.5.7 未来前景展望
10.6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6.1 企业发展概况
10.6.2 经营效益分析
10.6.3 业务经营分析
10.6.4 财务状况分析
10.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0.6.6 公司发展战略
10.6.7 未来前景展望
10.7 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7.1 企业发展概况
10.7.2 经营效益分析
10.7.3 业务经营分析
10.7.4 财务状况分析
10.7.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0.7.6 公司发展战略
10.7.7 未来前景展望
10.8 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0.8.1 企业发展概况
10.8.2 经营效益分析
10.8.3 业务经营分析
10.8.4 财务状况分析
10.8.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0.8.6 公司发展战略
10.8.7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一章 2018-2020年物联网产业政策分析
11.1 物联网政策管理体系
11.1.1 管理部门分析
11.1.2 政策监管作用
11.1.3 相关政策汇总
11.1.4 地区扶持政策
11.2 物联网产业重点政策解读
11.2.1 移动物联网发展政策
11.2.2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物联网领域
11.2.3 加快5G等重点频率的应用
11.2.4 全面推动物联网集成创新
11.2.5 推进移动物联网发展的通知
11.2.6 上市推荐指引重点推荐物联网
11.2.7 农业领域助推物联网加快发展
11.3 物联网相关产业政策分析
11.3.1 传感器政策分析
11.3.2 智慧交通政策分析
11.3.3 车联网政策分析
11.4 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展望
11.4.1 物联网发展规划
11.4.2 大数据发展规划
11.4.3 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11.4.4 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
11.4.5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11.5 地方政府物联网产业政策推进措施
11.5.1 广东省
11.5.2 杭州市
11.5.3 无锡市
11.5.4 浙江省
11.5.5 江西省
11.5.6 河南省
11.5.7 厦门市
11.6 建立健全物联网产业政策体系的意见
11.6.1 建立行业统筹协调机制
11.6.2 科学制订行业发展规划
11.6.3 完善相关设备技术标准
11.6.4 出台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11.6.5 完善机制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二章 中国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资本布局分析
12.1 中国物联网行业投资指数分析
12.1.1 投资项目数
12.1.2 投资金额分析
12.1.3 项目均价分析
12.2 中国物联网行业资本流向统计分析
12.2.1 投资流向统计
12.2.2 投资来源统计
12.2.3 投资进出平衡状况
12.3 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在物联网领域投资动态分析
12.3.1 投资项目综述
12.3.2 投资区域分布
12.3.3 投资模式分析
12.3.4 典型投资案例
12.4 中国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投资排行及分布状况
12.4.1 企业投资排名
12.4.2 企业区域分布
12.5 中国物联网行业重点投资标的投融资项目推介
12.5.1 紫光国微
12.5.2 京东方A
12.5.3 远望谷
12.5.4 日海智能
12.5.5 鹏博士
第十三章 物联网产业投资分析及建议
13.1 2018-2020年物联网行业投融资分析
13.1.1 中国物联网行业投资阶段
13.1.2 物联网领域投资动态
13.1.3 物联网行业投资数量
13.1.4 物联网投资交易轮次
13.1.5 智能物联网投资情况
13.1.6 物联网技术投资方向
13.2 物联网行业典型项目投资案例分析
13.2.1 投资情况概述
13.2.2 项目基本情况
13.2.3 项目的可行性
13.2.4 项目影响分析
13.2.5 项目风险防控
13.2.6 项目效益分析
13.3 物联网产业投资价值评估及建议
13.3.1 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13.3.2 市场进入时机判断
13.3.3 行业投资壁垒
13.3.4 项目投资风险
13.3.5 行业投资建议
第十四章 2021-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4.1 物联网行业发展热点剖析
14.1.1 相关器件发展方向
14.1.2 云平台建设侧重点
14.1.3 应用市场关注领域
14.1.4 细分市场热度分析
14.1.5 重点技术发展分析
14.2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14.2.1 市场发展态势
14.2.2 未来应用领域
14.2.3 行业发展趋势
14.2.4 技术演进趋势
14.2.5 行业前景广阔
14.2.6 市场发展展望
14.2.7 ToC/ToB应用趋势
14.3 中国物联网安全未来发展思路
14.3.1 安全标准落地
14.3.2 安全技术发展
14.3.3 产业防御体系
14.3.4 产业安全生态
14.3.5 新技术新应用
14.4 2021-202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预测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 物联网发展阶段
图表 物联网相关产业体系
图表 物联网体系结构图
图表 2018年全球公布的物联网项目细分领域数量比重
图表 2014-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5-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 2015-2019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图表 全球物联网设备终端连接数量及预测
图表 2019-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速
图表 2019-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增速变动情况
图表 2019-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PPI分月增速
图表 2019-2020年通信设备行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速
图表 2019-2020年电子元件行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速
图表 2019-2020年电子器件行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速
图表 2019-2020年计算机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速
图表 2020年以来涉及“新基建”的会议要点
图表 2010-2019年国内物联网相关政策文件
图表 物联网产业链
图表 物联网产业图谱
图表 物联网各层次定义和领域
图表 全球前十MEMS企业营收占比情况
图表 2007-2020年MEMS传感器的平均售价变化情况
图表 LPWAN产业链及重点企业
图表 物联网平台层分类
图表 中国三大运营商在物联网平台层布局
图表 物联网应用领域
图表 物联网中期指标完成情况评估表
图表 2018年细分物联网产业规模
图表 2015-2019年运营商物联网连接数
图表 物联网产业相关应用
图表 2019年世界百强物联网企业国家/地区分布前十
图表 2019中国物联网企业100强(TOP10)
图表 美的布局情况
图表 格力布局情况
图表 海尔布局情况
图表 匿名示意图
图表 匿名表
图表 空间匿名
图表 时空匿名
图表 2010-201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增长
图表 201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竞争格局
图表 2018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竞争格局
图表 2018年全球传感器细分产品竞争格局
图表 201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应用领域格局
图表 中国传感器发展历程
图表 2014-202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表 2018年传感器细分行业格局
图表 2017-2022年全球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
图表 2015-2020年中国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
图表 RFID系统运作模拟图
图表 电子标签按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分类
图表 四种不同工作频率RFID系统的性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