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媒出版:品种数量大幅缩减
截至2019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动漫类期刊共有38种。网络动漫的兴起导致传统动漫出版物发行销售模式迅速衰落,以漫友文化、知音动漫为代表的动漫纸媒出版发行企业经营状况一落千丈。例如,漫友文化的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1.54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0.58亿元。《漫画会》《漫友》等漫画期刊因难以为继,已相继停刊。动漫类期刊总体出版发行和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动漫图书方面,2019年我国共出版动漫类图书1295种,较2018年下降39.63%,其中,漫画图书896种,动画图书399种。这是自2016年出版3190种图书后连续第三年下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信息传播技术带来的媒介变化,电子书、网络阅读等带来的冲击;受环保、进口等多种因素影响,纸张价格持续上涨,进而导致图书定价涨价、销量下降;受2019年初提出的“缩减书号总量,压缩图书品种”的出版政策调整影响;随着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和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
2.网络出版:用户规模增长至近亿人
随着网络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应用和网络带宽的持续提升,网络漫画平台已经成为漫画行业内容创作、聚合分发、整合营销、流量变现、商业拓展的主力军。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网络漫画月活跃用户规模从2019年1月的7339.48万人增长至2020年1月的9602.38万人,增长率达到30.83%。从主要漫画平台来看,网络漫画APP呈现出“一大、二中、多小”的市场格局。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快看漫画2019年月活跃用户规模最高,月均达3504.57万人,以25.9%的行业独占率位居第一;腾讯动漫和微博动漫凭借巨头优势成为行业第二梯队,近年来微博动漫正在逐步追赶腾讯动漫;其他漫画APP均为第三阵营。
(二)电视动画:创作生产和播出数量渐趋稳定
1.创作生产:投资回报低致生产机构难以维系产量
2019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备案数量与2018年大体相当,共计472部、20884集、188185分钟,同比分别增长2.61%、9.89%和-3.17%。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备案数量的变化与参与备案的机构数量息息相关。2019年共有251家生产机构参与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平均每家2部、83集、750分钟,相比2005年的平均每家3部、371集、4362分钟,已经大幅减少。自2005年以来,每年新增的备案机构均保持在100家以上,但持续退出的生产机构也在持续增多。据统计,2004—2019年,共有1910家机构参与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备案,但近年来每年参与备案的机构仅有200多家,最近五年来备案数量为零的机构多达1065家。随着调结构、抓质量、促转型的产业引导政策的实施和动画市场体制机制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生产机构的优胜劣汰已经步入深度调整期。
2.电视播出:动画播出增长空间接近饱和
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6个少儿(动画)卫星频道、32个少儿地面频道、众多卫星综合频道和其他电视频道,形成了以卫星频道和地面频道为主体,其他频道为补充的动画播映体系。央视少儿频道、湖南金鹰卡通频道、北京卡酷少儿频道、广东嘉佳卡通频道、江苏优漫卡通频道和上海哈哈炫动频道为全国6大少儿(动画)卫星频道,少儿地面频道包括18个省级频道、9个省会级频道、4个计划单列市级频道和1个地级市级频道。国家和地方纷纷组建成立了广播电视台,高标清同播频道明显增多。2019年1月1日起,哈哈少儿频道与炫动卡通频道整合为“哈哈炫动频道”,使用东方有线网络的频道序号9(标清)和209(高清)进行播放。可见,我国的电视动画播映体系布局已较为完整,电视动画播出渠道通畅,动画播出时长增长空间趋于饱和。
(三)动画电影:成功晋身主流电影类型
1.动画市场:票房实现井喷式发展
动画电影是动漫产业的高级产品形态,以动感眩目的高仿真拟态影像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于奇观影像和超凡意境的精神体验。基于中国动漫产业十余年来的持续创新和厚积薄发,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在2019年实现了井喷式发展。2019年,国产动画电影制作备案164部,制作完成并取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有51部,为历年来最高产量(与2015年、2018年并列)。全年动画电影票房收入为116.08亿元,在总体电影票房(642.66亿元)中所占比例骤升至18.06%,已经达到美国和日本等成熟动画电影市场的程度。其中,国产片(包含合拍片和港产片在内)票房收入71.39亿元,进口片44.69亿元,分别占总体的61.50%和38.50%。
2019年是中国电影类型创新年,实现了科幻片和动画片历史性的突破:科幻片《流浪地球》不仅成为春节档期票房第一,同时也开创了国产硬科幻电影先河;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暑期档最强黑马,并以50.04亿元的票房跻身2019年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过硬品质远远地超出人们的预料,在豆瓣的评分为8.5分(约143.92万人评价),5星好评率为43.7%;影片高评分和高票房的统一,映证着中国电影观众对于高质量内容的巨大需求。无论是动画电影的票房收入或所占比例,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高达1.39亿人次的观影人次,都标志着动画电影已经跻身主流电影类型行列。
2.制片发行:专业机构和优质IP脱颖而出
2019年我国票房突破1亿元的动画电影有6部。近年来,爆款动画电影的主要出品公司有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追光人动画设计(北京)有限公司等;发行公司则以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乐创影业(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卓然影业有限公司等民营公司稍显实力。在票房过亿元的6部动画电影中,多数是基于IP开发——《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是根据知名民间传说、童话故事改编,《熊出没 原始时代》是在漫画、电视动画片、游戏等IP基础上的拓展。
(四)网络动画:网络视频平台利用播出优势拓展投资制作
1.网络动画制作:备案数量和上线数量日益升温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数据统计,2019年2—12月在系统中登记并符合重点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制作相关规定的网络动画片共有250部(其中5—12月为207部5536集,平均每部26.7集)。其中,传奇题材87部、青少题材60部、科幻题材32部、都市题材21部、武打题材10部、其他(含传记等)题材44部。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在系统中通过登记并取得上线备案号的网络动画片共38部371集。其中,传奇题材15部113集、青少题材4部95集、科幻题材6部56集、都市题材6部34集、武打题材1部12集、其他(含农村等)题材6部61集。江苏糖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上线数量较多,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线《万国志》《嗜谎之神》《异常生物见闻录》《大王不高兴》《仙王的日常生活》等8部网络动画片,共计58集。
2.网络动画播出:综合视频平台成为主力军
视频网站及其APP是各类动画片的重要播出平台。一方面,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综合视频网站纷纷开设动画频道,在采购节目内容播映版权的同时,还联合内容制作方(影视制作公司),投资制作自有版权内容。另一方面,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为代表的垂直视频网站在以动漫、游戏为主的二次元社区的基础上,围绕着年轻群体的娱乐需要拓展至生活、娱乐、科技等大众化泛娱乐社区。随着B站内容的不断多元化,其定位已从成立之初的二次元爱好者组成的动漫社区发展为Z世代(1990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热衷的在线泛娱乐社区。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在综合视频APP中遥遥领先,月活跃用户分别为6.13亿人、5.25亿人、4.67亿人。哔哩哔哩在垂直视频、动漫及二次元社区App中脱颖而出,月活跃用户达到8379.17万人。根据骨朵数据对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视频、优酷、芒果TV、B站、乐视视频、淘米、PP视频、风行、响巢看看等播放平台的数据监测,2019年国产动画合计播放311.70亿次,相比2018年(262.96亿次)增长了18.53%。
(五)网络游戏:向精品化转型,未成年人保护及游戏出海工作成绩显著
1.产业规模逆市上扬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行业消费低迷、收入规模下降、增速放缓,而网络游戏产业则受益于用户娱乐时间增多、消费需求放大等利好因素影响,产业规模逆市上扬。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394.93亿元,同比增长22.34%,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201.4亿元,同比增长30.38%,较去年同期增加279.97亿元。产业规模的扩大与高速增长不仅为全年行业的高营收奠定基础,也显现了网络游戏在满足人们娱乐消费需求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2.高质量发展方向清晰
2019年,游戏产业相关政策继续对高质量原创游戏倾斜,政策成效显著,游戏企业创作精品游戏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产品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在国家政策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下,坚定传播主流价值观导向已经成为游戏企业游戏创作与经营的准则。企业以推出高质量游戏产品为发展核心,注重深化产品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大力推行精品化战略,坚持主流价值观导向,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了中国游戏的国际竞争力。
3.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主管部门的引导与管理下,游戏企业在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游戏企业利用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完善游戏防沉迷体系。重点游戏企业主动成立网络游戏产业联盟,大力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积极配合主管部门推行游戏适龄提示,引导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监督指导,与社会一起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生态。通过管理、技术、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形成了网络游戏信息综合应用、全方位治理的新局面,依靠游戏产品独特的文化属性对玩家群体特别是未成年群体的知识汲取、文化引领和价值追求产生了正向影响,有利推进了游戏产业健康发展。在全国人民全力抗疫的情形下,网络游戏企业也凸显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据音数协游戏工委统计,投入援助的会员单位共计80余家,合计捐款捐物22亿余元,其中,现金超过5亿元,基金形式16亿余元,以及价值千万元的防护物资。此外,游戏企业还及时推出抗疫公益游戏40余款,利用游戏的多元交互特性传递爱心。
4.网络游戏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游戏产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扎实的基础,对国际市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也为游戏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释放新活力,对于“走出去”来说,精品游戏的传播为游戏企业带来了更加长远的经济增长和更加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正向价值观内涵的精品游戏,游戏企业承担起了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和国家形象输出的职责。版协游戏工委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11.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0年1—6月,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营销收入为75.89亿美元(约合53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2%,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可喜的成绩背后,是中国游戏企业加大对海外知名游戏公司的收购,不断完善产业链的结果,与此同时国际影响力也获得了较大提升。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动漫游戏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动漫游戏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动漫游戏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动漫游戏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动漫游戏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动漫游戏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动漫游戏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动漫游戏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动漫游戏。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动漫游戏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动漫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