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1-2027年中国政府信息化市场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2020-12-03
  • [报告ID] 149229
  • [关键词] 政府信息化市场分析
  • [报告名称] 2021-2027年中国政府信息化市场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0/11/11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一、政务信息化行业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流动性增加,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监督责任压力会降急剧增加。政务服务智能自动化流水线,除了能够对政务服务业务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以外,还能够同时记录、展示业务运行信息,例如某项服务当前所处的环节、执行岗位、耗时等,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终端、手机等渠道,为管理者、监督者、服务对象提供实时监督信息,实现无责任死角。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政务服务智能自动化流水线记载的业务流程信息进行分析,能够辅助科学地制定每个服务事项的监督尺度,通过预置的监督尺度,如预警时限、报警时限、办结时限等,提供异常耗时和风险点监督信息,实现无问题死角。

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发展至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垂直应用阶段、共享协同阶段、深化应用阶段。

二、政务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主体涉及包括多个政府部门,业务主体涵盖包括行政办公、共享灾备、应急指挥、平安工程、数字城市等多个建设领域,市场规模庞大。2018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约为3134亿元,同比增长15.1%。

政务信息化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措施,国家各部委以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电子政务的规划、政策等文件,为政务信息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

并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见,电子政务市场处于政策红利期,预计未来政务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中,有30个省级行政区已经建有或正在建设(完成招标)政务云;在我国334个地级行政区中,有235个地级行政区已经建有或正在建设(完成招标)政务云。2018年,我国政务云用云量增长迅猛。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政务云用云量同比增长404.7%,是全国用云量平均增速的1.86倍,远高于工业、金融、互联网等其他行业。

 

我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分布

 

三、政务信息化产业政策分析

从国家层面来看,近年来为更好更快推动政务信息化的普及,国家出台了多项政务信息化设的政策引导和管理规范,从总体战略部署、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到政府数据共享机制,再到电子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都给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为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5-2019年我国政务信息化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新时代下政务信息化工作已经迈入‚集约整合、全面互联、协同共治、共享开放、安全可信的新阶段,坚持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的顶层架构,构建形成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的顶层架构,建成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促进网络强国建设,提升宏观调控科学化、政府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原则上坚决不再审批各部门无序分散建设的业务系统。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体系由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地市级平台三个层级组成,各层级之间通过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进行资源目录注册、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监督考核、统计分析等,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体系的三大层次

 

四、政务信息化行业前景展望

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务信息化工程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政务信息化工作的总目标,大力加强统筹整合和共享共用,统筹构建一体整合大平台、共享共用大数据、协同联动大系统,推进解决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的问题,将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作为较长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蓝图,构建一体化政务治理体系,促进治理机制协调化和治理手段高效化,形成部门联动的协同治理新局面。

未来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主要分为三大领域:

1、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体化政务数据平台。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加快建设综合性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实现电子政务关键公共基础设施的统建共用,支撑政务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汇聚。

2、共建共享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以国家基础信息库共建共享为推进抓手,打破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逐步实现与业务信息以及社会大数据的关联汇聚,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信息资源体系,打通各部门信息系统,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依托国家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加快推进基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

3、协同共建纵横联动业务系统。围绕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主要需求,推动各部门联合构建充分共享、协同治理、界限清晰、分工有序的大系统工程。比如:执政能力信息化(全国纪检监察信息系统、监督执纪问责信息平台等)、公共安全信息化(平安中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环境事故应急处置等)。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政府信息化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政府信息化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政府信息化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政府信息化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政府信息化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政府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政府信息化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政府信息化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2021-2027年中国政府信息化市场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第.1章:中国政府信息化内涵及发展环境
1.1 中国政府信息化基本概述
1.1.1 政府信息化行业定义
1.1.2 政府信息化发展背景
1.1.3 政府信息化发展意义
1.1.4 政府信息化产业链
1.2 中国政府信息化政策环境
1.3 中国政府信息化经济环境
1.4 中国政府信息化金融环境
1.5 中国政府信息化社会环境
1.6 中国政府信息化技术环境

第2章:国际政府信息化发展经验借鉴
2.1 国际政府信息化发展概况
2.2 美国政府信息化发展经验
2.3 美国政府信息化发展经验
2.4 欧洲政府信息化发展经验
2.5 日本政府信息化发展经验

第3章:中国政府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3.1 中国政府信息化发展历程分析
3.1.1起步阶段
3.1.2推进阶段
3.1.3发展阶段
3.2 中国政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3.2.1网络平台建设
3.2.2数据环境建设
3.2.3业务系统建设
3.3 中国政府信息化运营现状分析
3.3.1中国政府信息化发展现状
3.3.2中国政府信息化影响因素
3.3.3 中国政府信息化市场规模
3.4 中国政府信息化发展总体趋势

第4章:中国B型保税区信息化发展分析
4.1 B型保税区发展现状分析
4.1.1保税区经济指标分析
4.1.2保税区贸易方式分析
4.1.3保税区进口地分析
4.1.4保税区进口产品分析
4.1.5保税区出口地分析
4.1.6保税区出口产品分析
4.2 B型保税区信息化发展政策
4.3 B型保税区信息化发展历程
4.4 B型保税区信息化建设模式
4.5 B型保税区信息化建设路径
4.5.1 B型保税区业务分析
4.5.2 B型保税区信息化平台建设
4.5.3 B型保税区信息化系统建设
4.5.4 B型保税区信息化资源融合
4.6 B型保税区信息化投资效益
4.6.1 目标企业建设B型保税区规模分析
4.6.2 目标企业建设B型保税区资金规模
4.6.3 目标企业建设B型保税区需求分析
4.6.4 目标企业建设B型保税区成本分析
4.6.5 目标企业建设B型保税区收入分析
4.6.6 目标企业建设B型保税区效益预测

第5章:中国政府信息化保税区投资前景
5.1 B型保税区投资风险预警
5.2 B型保税区信息化发展趋势
5.3 B型保税区信息化投资前景

第6章 电商行业发展分析
6.1 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6.1.1电子商务定义及发展模式分析
6.1.2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政策现状
6.1.3 2015-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6.2 “互联网+”的相关概述
6.2.1“互联网+”的提出
6.2.2“互联网+”的内涵
6.2.3“互联网+”的发展
6.2.4“互联网+”的评价
6.2.5“互联网+”的趋势
6.3 电商市场现状及建设情况
6.3.1电商总体开展情况
6.3.2电商案例分析
6.3.3 电商平台分析(自建和第三方网购平台)
6.4电商行业未来前景及趋势预测
6.4.1 电商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6.4.2 电商发展前景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1:政府信息化行业产业链简图
图表2:政府信息化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图表3:2015-2019年我国GDP增长变化(单位:万元,%)
图表4:2015-2019年我国社会融资余额增速变化(单位:万元,%)
图表5:国际政府信息化发展特征
图表6:美国政府信息化经验借鉴
图表7:美国政府信息化经验借鉴
图表8:欧洲政府信息化经验借鉴
图表9:日本政府信息化经验借鉴
图表10:我国政府信息化发展历程
图表11:2019年中国保税区主要经济指标列表(单位:亿美元,%)
图表12:中国保税区各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列表(单位:亿美元)
图表13:中国保税区各贸易方式比重图(单位:%)
图表14:中国保税区分国家进口额列表(单位:亿美元)
图表15:中国保税区各进口地比重图(单位:%)
图表16:中国保税区各进口产品进口额列表(单位:亿美元)
图表17:中国保税区各进口产品比重图(单位:%)
图表18:中国保税区分国家出口额列表(单位:亿美元)
图表19:中国保税区各出口地比重图(单位:%)
图表20:中国保税区各出口产品出口额列表(单位:亿美元)
图表21:中国保税区各出口产品比重图(单位:%)
更多图表见正文......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