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是着眼于未来的重大战略,未来各国话语权与治理权力格局将与各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能力、产业能力等密切相关。实际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主要大国均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欧盟提出到2020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费的目标比例要分别达到20%和50%;日本计划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将占其能源供应的50%以上;美国也非常重视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在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25%。
能源治理国际话语权取决于国家能源转型硬实力。过去30多年,化石能源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也带来巨大资源环境代价,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之后,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已经大幅超过发达国家。为此,中国下大力气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近十年,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到0.994千克二氧化碳/美元,下降了31%,成为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碳排放强度的差距缩小了一倍以上。着眼未来,经测算,以前述的能源转型力度,我国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0年后将进入相对稳定平台期,2025年左右可达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2030年将比2005年下降70%以上,完全能够实现2016年中国签署的《巴黎协定》中所做出的承诺。历史成效和未来推演表明,中国有能力通过能源革命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完成国内能源转型的同时,为有力参与甚至主导气候治理、构建绿色低碳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提供坚实硬实力。
中国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也已逐步形成领先世界的坚实实力。一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并网规模最大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成本持续下降,2016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首次超过风电,占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5%。风电发电量24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1%,首次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一。过去五年,风电开发利用成本下降约30%,光伏组件价格下降约50%,预计2025年风电和光伏发电比传统化石能源将更具竞争力。二是新能源技术取得新突破,未来技术已全面布局。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我国“现代电网关键技术”等15个重大技术领域的战略方向、发展路线图、创新目标及行动。三是能源互联网等战略新业产业在蓬勃发展,具备引领世界的潜力。据埃森哲预测,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的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四是中国能源投资占全球能源投资总额的21%,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目的地,且投资主要流向低碳电力和能效领域。这有利于推动中美、中欧在清洁低碳领域的双边和多边贸易、投资协定更加公平、开放,从而有效降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壁垒。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市场发展环境、能源互联网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能源互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能源互联网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能源互联网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能源互联网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能源互联网。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能源互联网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能源互联网。
报告目录
2021-2027年中国能源互联网市场调研与供需格局预测研究报告
第.1章: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
1.1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与内涵
1.1.1能源互联网的定义
1.1.2能源互联网的内涵
1.1.3能源互联网的特点
1.2 “互联网+”的内涵与实践经验
1.3 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1.3.1全球能源困局
(1)全球能源供应危机
(2)全球能源环境的恶化
(3)全球能源配置面临挑战
(4)全球能源效率有待提高
1.3.2能源技术的进步
(1)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2)智能电网的建设
(3)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
(4)ICT技术的发展
1.3.3能源互联网的意义与作用
第2章:能源互联网的价值链与商业模式分析
2.1 能源互联网的价值链分析
2.1.1能源互联网价值链的概念
2.1.2能源互联网价值链的特点
2.1.3能源互联网价值链模型分析
(1)传统能源电网系统的价值链模型
(2)能源互联网的价值链模型
(3)能源互联网价值链分析
2.2 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分析
2.2.1传统能源电力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2.2.2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比较分析
2.2.3能源互联网新型商业模式分析
(1)能源产品交易的商业模式
(2)能源资产服务的商业模式
(3)能源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
(4)能源设备与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
2.2.4能源互联商业模式投资机会分析
第3章:国外能源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实践经验
3.1 全球能源发展现状分析
3.1.1全球煤炭产量与消费量
(1)产量
(2)消费量
3.1.2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和产储量
(1)消费量
(2)探明储量
(3)产量
3.1.3全球石油储量、消费量、进口量
(1)石油储量
(2)石油产量
(3)消费量
(4)进口量
3.2 德国能源互联网发展分析
3.2.1德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
(1)德国的总体能源状况分析
(2)德国的能源政策与规划分析
3.2.2德国E-Energy能源互联网计划示范项目分析
(1)库克斯港eTelligence项目
(2)哈茨地区RegMod项目
(3)莱茵鲁尔地区E-DeMa项目
(4)亚琛Smart Watts项目
(5)“曼海姆示范城市”项目
(6)卡尔斯鲁厄和斯图加特地区Meregio项目
3.2.3德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启示
3.3 美国能源互联网发展分析
3.3.1美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
(1)美国的总体能源状况分析
(2)美国的能源政策与规划分析
3.3.2美国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探索
(1)美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与侧重点
(2)美国分布式能源发展分析
(3)美国智能家居发展分析
3.3.3美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启示
3.4 日本能源互联网发展分析
3.4.1日本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
(1)日本的总体能源状况分析
(2)日本的能源政策与规划分析
3.4.2日本的电力体制改革
(1)日本电力改革的背景
(2)日本电力改革的模式
(3)日本电力改革的步骤
(4)日本电力改革的启示
3.4.3日本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探索
(1)日本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与侧重点
(2)日本分布式能源发展分析
(3)日本智能家居发展分析
3.4.4日本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启示
3.5 丹麦能源互联网发展分析
3.5.1丹麦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
3.5.2丹麦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探索
3.5.3丹麦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启示
3.6 国际领先能源互联网相关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6.1美国艾默生
3.6.2法国施耐德
3.6.3霍尼韦尔公司
3.6.4罗克韦尔公司
第4章: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基础与推动因素分析
4.1 中国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分析
4.1.1中国能源需求趋势
4.1.2中国电力消耗情况
4.1.3中国能源电力产业面临的问题
4.1.4能源互联网的价值分析
4.2 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基础
4.2.1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4.2.2中国电网的发展
4.2.3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4.2.4 ICT技术的发展
4.3 电力体制改革对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4.3.1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历程
4.3.2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容解读
4.3.3电力体制改革对能源互联网的影响分析
4.4 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路线
4.4.1掌握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支柱
4.4.2遵循能源互联网发展阶段
4.4.3能源互联网路线图初现轮廓
第5章:能源互联网主要板块发展前景与实现路径分析
5.1 发电领域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与实现路径分析
5.1.1发电领域市场现状分析
5.1.2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发电领域市场前景分析
5.1.3实现路径分析
5.2 输配电领域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与实现路径分析
5.2.1输配电领域发展现状分析
5.2.2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输配电领域市场前景分析
5.3 智能储能领域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与实现路径分析
5.3.1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5.3.2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储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5.3.3实现路径分析
5.4 智能用电领域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与实现路径分析
5.4.1智能建筑市场分析
5.4.2电动车市场分析
5.4.3智能家居市场分析
5.4.4工业节能市场分析
5.5 能源交易领域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与实现路径分析
5.5.1能源交易市场现状
5.5.2能源金融发展分析
5.5.3能源互联网时代下能源交易市场前景分析
5.6 能源管理和服务领域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与实现路径分析
5.6.1能源管理和服务领域发展现状
5.6.2未来能源管理和服务重点领域分析
5.6.3未来能源管理和服务领域发展前景分析
第6章:中国能源互联网区域发展前景分析
6.1 能源电力区域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6.2 广东省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6.3 河北省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6.4 辽宁省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6.6 宁夏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6.7 新疆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6.8 江苏省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6.9 湖南省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6.10 甘肃省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6.11 云南省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6.12 四川省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第7章:能源互联网产业链相关企业投资机会与业务布局分析
7.1 能源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7.2 智能发电领域领先企业能源互联网业务发展分析
7.2.1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4)企业能源互联网业务布局分析
(5)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7.2.2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2.3北京木联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5)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7.2.4禹城航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4)企业能源互联网业务布局分析
(5)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7.2.5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2.6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3 智能电网领域领先企业能源互联网业务发展分析
7.3.1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3.2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3.3三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产品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7.3.4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7.3.5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主要经营情况
(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3.6顺特电气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7.3.7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组织机构分析
(4)企业技术研究领域
(5)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7.3.8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股权及组织结构分析
(4)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5)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7.4 智能储能领域领先企业能源互联网业务发展分析
7.4.1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4.2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4.3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4.4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4.5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4.6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5 通信及安全领域领先企业能源互联网业务发展分析
7.5.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7.5.2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4)企业能源互联网业务布局分析
(5)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7.5.3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5.4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5)企业能源互联网业务布局分析
7.6 智能用电领域领先企业能源互联网业务发展分析
7.6.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6.2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6.3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6.4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4)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7.6.5上海普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5)企业能源互联网业务布局分析
第8章: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
8.1 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8.1.1能源互联网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8.1.2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驱动因素
8.1.3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8.2 能源互联网投资特性分析
8.2.1能源互联网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8.2.2能源互联网产业盈利模式分析
8.2.3能源互联网产业盈利因素分析
8.2.4能源互联网产业投资兼并分析
8.3 能源互联网投资机会分析
8.3.1能源互联网产业空白点分析
8.3.2能源互联网最先受益产业分析
8.3.3能源互联网未来重点产业分析
8.4 能源互联网主要投资建议
8.4.1能源互联网投资主要问题分析
8.4.2能源互联网主要风险分析
8.4.3能源互联网用户需求分析
8.4.4能源互联网投资前景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1: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架构和组成元素
图表2:能源互联网区别于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本质特征解析
图表3:能源互联网与传统能源网络的主要区别
图表4: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的区别
图表5:能源互联网的特点
图表6: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机会简析
图表7:互联网催生信息服务新业态简析
图表8:“互联网+”概念的引入带来的创新
图表9: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简析
图表10:2015-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预测及同比增长(单位:万亿元,%)
图表11: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经验汇总
图表1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
图表13:国内P2P发展历程
图表14:2015-2019年国内网贷运营平台数量趋势图(单位:家)
图表15:2015-2019年国内网贷运营平台成交规模和贷款余额规模(单位:亿元)
图表16:P2P网贷平台发展梯队
图表17:2019年各省正常运营平台数(单位:家)
图表18: 2015-2019底网贷投资人与借款人对比(单位:万人)
图表19: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经验汇总
图表20:从工业1.0到工业4.0
图表21: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简析
图表22:工业4.0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关系
图表23:“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图表24: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单位:%)
图表25:2020-2040年世界及主要地区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预测(单位:%)
图表26:世界各大洲可开采清洁能源比例(单位:万亿千瓦时/年,%)
图表27:2015-2019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规模及预测(单位:兆瓦)
图表28:2015-2019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及预测(单位:GW)
图表29:2015-2019年全球水电累计装机容量及预测(单位:GW)
图表30:电网的发展阶段
更多图表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