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为解决疫情防控中应急物资短缺的难题,美国、意大利等国纷纷利用3D打印机生产呼吸机配件、个人防护面罩,甚至还创建了在线论坛,用于政府、医院、非政府组织发布需求,以及业内人士分享经验等。3D打印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反映出这项技术普及度的提高和应用领域的扩展。
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破百亿美元
3D打印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喷墨打印机的发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3D打印行业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各种3D打印技术也在多个行业应用并发展。目前已覆盖了制造、医疗、教育、航空航天、军事等多个领域。
2019年,全球3D打印产业规模达119.56亿美元,增长率为29.9%,同比增长增加4.5%。
2019年,全球3D打印产业结构中,3D打印设备为核心产业,其产业规模为52.97亿美元,占比达到44.3%;其次为3D打印服务产业规模37.78亿美元,占比达到31.6%;3D打印材料产业规模28.81亿美元,占比24.1%。
美国仍是全球3D打印市场最大市场
2019年美国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40.4%,德国仅次于美国,中国位居第三。作为3D打印起步较晚的中国,近几年,抓紧自主创新和研发,虽然和国外的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但也一步步朝着精细化和专业发展。当然,国内巨大的市场潜能,也吸引了不少国外3D打印行业巨头的目光和投资,进一步推动了中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
中国3D打印市场快速崛起
近年来,我国3D打印市场应用程度不断深化,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核工业、模具等领域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直接制造机修复再制造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汽车、船舶、核工业、模具等领域成为产品设计、快速原型制造的重要实现方式。
2017-2020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逐年增加,增加速度要略快于全球整体增速,以致于我国3D产业占全球的比重在不断增加。2019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为157.5亿元,较上年增加31.1%。
2019年,中国3D打印设备产业规模70.86亿元,占比最高,达到45%;3D打印服务产业规模45.67亿元,占比29%;3D打印材料产业规模40.94亿元,占比26%。
企业集中在华东和中南地区
2019年,华东地区为中国3D打印企业主要聚集区域,占据全国42.4%。中南、华北、西南等地区也有优秀企业集聚,分别占据23.8%、13.9%和8.4%的企业资源。华东地区的3D打印知名企业包括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光韵达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南地区的3D打印知名企业包括深圳市光华伟业实业有限公司、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
2019年,中南和华东地区由于3D打印设备与服务能力突出,产业规模分布位居全国第一、第二,分别占比37.2%和32.6%。华北地区则由于3D打印材料和服务能力突出,产业规模位居全国三位,占比12.4%。
3D打印材料种类不断丰富,推动3D打印市场应用范围扩大
2019年,中国3D打印材料产业结构中,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25.38亿元,占比最高,达到62%;金属材料产业规模15.56亿元,占比38%。
201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其中公布了6项与3D打印相关的重点新材料,分别为SLA 3D打印材料用脂环族环氧树脂、3D打印用合金粉末、聚乳酸、3D打印有机硅材料和高速熔覆用合金粉末材料。
预计2020-2022年,3D打印设备依旧占据最大份额,占比逐年小幅下降,2022年,产业规模为154亿元,占比达到43%。3D打印服务占比上涨,2022年,产业规模为111亿元,占比为31%。3D打印材料未来三年占比保持稳定,2022年,产业规模为92亿元,占比26%。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发展环境、3D打印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3D打印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3D打印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3D打印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3D打印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3D打印。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3D打印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3D打印。
报告目录
2021-2024年中国3D打印行业“十四五”发展趋势与供需格局研究报告
第一章 专家建议
第二章 3D打印行业概念界定及产业链分析
2.1 3D打印行业定义及分类
2.1.1 3D打印行业定义
2.1.2 3D打印行业分类
2.2 3D打印行业特点及模式
2.2.1 3D打印行业地位及影响
2.2.2 3D打印行业发展特征
2.2.3 3D打印行业经营模式
2.3 行业产业链分析
2.3.1 产业链结构
2.3.2 上下游行业影响
第三章 3D打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1 国外3D打印行业发展分析
3.1.1 全球市场格局
3.1.2 国外技术动态
3.1.3 国外经验借鉴
3.1.4 中外发展差异
3.2 中国3D打印行业规模结构
3.2.1 行业经济规模
3.2.2 市场结构分析
3.2.3 区域布局状况
3.3 中国3D打印行业供需状况
3.3.1 行业供给状况
3.3.2 行业需求状况
3.3.3 供需平衡分析
3.4 中国3D打印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4.1 新进入者威胁
3.4.2 替代品威胁
3.4.3 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
3.4.4 下游用户议价能力
3.4.5 现有企业间竞争
3.5 中国3D打印行业区域格局
3.5.1 华北地区
3.5.2 华东地区
3.5.3 华中地区
3.5.4 华南地区
3.5.5 西南地区
3.5.6 西北地区
第四章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趋势及前景预测
4.1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1.1 行业发展机遇
4.1.2 行业发展趋势
4.1.3 技术发展趋势
4.2 行业需求预测分析
4.2.1 应用领域展望
4.2.2 未来需求态势
4.2.3 未来需求预测
4.3 “十四五”3D打印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4.3.1 行业影响因素
4.3.2 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章 3D打印行业确定型投资机会评估
5.1 塑料合金材料
5.1.1 市场发展状况
5.1.2 竞争格局分析
5.1.3 龙头企业分析
5.1.4 行业盈利性分析
5.1.5 市场空间分析
5.1.6 投资风险分析
5.1.7 投资策略建议
5.2 光敏树脂材料
5.2.1 市场发展状况
5.2.2 竞争格局分析
5.2.3 龙头企业分析
5.2.4 行业盈利性分析
5.2.5 市场空间分析
5.2.6 投资风险分析
5.2.7 投资策略建议
5.3 设备集成
5.3.1 市场发展状况
5.3.2 竞争格局分析
5.3.3 龙头企业分析
5.3.4 行业盈利性分析
5.3.5 市场空间分析
5.3.6 投资风险分析
5.3.7 投资策略建议
第六章 中国3D打印行业风险型投资机会评估
6.1 金属材料
6.1.1 市场发展状况
6.1.2 竞争格局分析
6.1.3 龙头企业分析
6.1.4 行业盈利性分析
6.1.5 市场空间分析
6.1.6 投资风险分析
6.1.7 投资策略建议
6.2 激光器
6.2.1 市场发展状况
6.2.2 竞争格局分析
6.2.3 龙头企业分析
6.2.4 行业盈利性分析
6.2.5 市场空间分析
6.2.6 投资风险分析
6.2.7 投资策略建议
6.3 控制系统
6.3.1 市场发展状况
6.3.2 竞争格局分析
6.3.3 龙头企业分析
6.3.4 行业盈利性分析
6.3.5 市场空间分析
6.3.6 投资风险分析
6.3.7 投资策略建议
第七章 中国3D打印行业未来型投资机会评估
7.1 配套软件及算法
7.1.1 市场发展状况
7.1.2 竞争格局分析
7.1.3 龙头企业分析
7.1.4 行业盈利性分析
7.1.5 市场空间分析
7.1.6 投资风险分析
7.1.7 投资策略建议
7.2 工业级3D打印服务
7.2.1 市场发展状况
7.2.2 竞争格局分析
7.2.3 龙头企业分析
7.2.4 行业盈利性分析
7.2.5 市场空间分析
7.2.6 投资风险分析
7.2.7 投资策略建议
7.3 云打印
7.3.1 市场发展状况
7.3.2 竞争格局分析
7.3.3 龙头企业分析
7.3.4 行业盈利性分析
7.3.5 市场空间分析
7.3.6 投资风险分析
7.3.7 投资策略建议
第八章 中国3D打印行业投资壁垒及风险预警
8.1 3D打印行业投资壁垒
8.1.1 政策壁垒
8.1.2 资金壁垒
8.1.3 技术壁垒
8.1.4 贸易壁垒
8.1.5 地域壁垒
8.2 3D打印行业投资外部风险预警
8.2.1 政策风险
8.2.2 资源风险
8.2.3 环保风险
8.2.4 产业链风险
8.2.5 相关行业风险
8.3 3D打印行业投资内部风险预警
8.3.1 技术风险
8.3.2 价格风险
8.3.3 竞争风险
8.3.4 盈利风险
8.3.5 人才风险
8.3.6 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