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全球检测行业稳步增长,抗周期性强
检测行业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由于下游细分领域较多,增速整体波动较小。同时,全球检测行业始终按照自身的步伐稳步前行,保持高于 GDP 的增长率。过去 20 年全球检测市场平均增速在5%-6%,近 10 年平均增速提高到 10%左右。检测行业保持自己的产业特色又能兼收并蓄,其所具备的防御性使其具备穿越牛熊的特征。
根据 HIS 数据,2018 年全球检测市场规模达 16288亿元,近 5 年复合收入增速为 9.4%,约为全球 GDP 的 3 倍。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IHS 预计全球检测市场仍将保持 7%左右的增长率。
全球TIC市场的需求仍主要来源于传统领域
据BV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检测市场的下游需求中,工业领域的占比最多,为52%,其次是生命科学、食品和环境检测领域,需求占比约22%。具体来说,工业领域主要涉及石油、燃气、化工等行业的检测;而生命科学、食品和环境检测领域主要涉及医药、农产品、食品等行业。可见全球TIC行业的市场需求仍主要来源于传统领域。
国内检测市场空间大,产业转移促进繁荣
国内检测市场近 5 年 CARG 为 15%,约为国内 GDP 增速 2 倍,全球检测行业增速 1.5 倍,预计未来保持 10%以上增长率。全球检测行业稳步增长,产业转移促进国内市场繁荣。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中国的检测行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市场。
2018 年国内检测市场营收规模达到 2810.5 亿,近 5 年复合收入增速为15.0%,约为国内 GDP 增速 2 倍,全球行业增速 1.5 倍。2019年国内检测市场规模突破3200亿元。检验认证是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八类高技术服务业,推进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未来预计国内检测市场未来仍将保持 10%以上高速增长。
第三方检测成趋势,占比逐年提升
第三方检测代替企业自检成趋势,占比逐年提升。多因素促进第三方机构代替企业内部检测:(1)第三方机构自由化程度高,政策鼓励使用第三方检测;(2)第三方机构具有规模效应,检测成本低于企业内部自检;(3)产品研发创新阶段,交由第三方避免了企业内部利益冲突;(4)交由第三方检测可以使企业转移部分风险。2013 年国内第三方检测占比为 32.6%,2018 年提升至 35.7%。其2019年市场营收进一步提升至1283亿元,其第三方检测占比达到39.60%。
第三方国有机构逐步转型 民营机构多方位打造品牌公信力
国有事业性检测机构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下属市/县级行政区域均设有检测机构和代表处,由不同职能的政府部门投资建设并主管,为事业单位编制,主要针对内销产品从事政府强制性、垄断性的检测任务。随着我国质量检测市场的开放,国有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在市场化过程中,国有检测机构需要整合检测资源,确定发展战略,探索独立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我国民营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地区。民营检测机构相对外资检测机构具有本地化优势,决策高效,在全国营销网络扩张更为快捷,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但是民营性质检测机构也存在着两个明显的缺陷:其一公信力低,第二市场基础薄弱,结合上述两个明显缺陷,企业可以利用持续而大规模的技术投入以及高端的服务水平从多方位打造品牌公信力,如企业可以在各地不定期地举办针对行业的专题研讨和培训,将国际、国内最新的产品法规和技术要求传递给客户,让客户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考虑有关法规的合规性,从而从源头建立起企业自身的品牌公信力。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检测行业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检测行业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检测行业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检测行业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检测行业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检测行业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检测行业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检测行业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检测行业。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检测行业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检测行业。
报告目录
2020-2026年中国检测行业深度调研与产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第.一章 检测行业发展概述
1.1 检测介绍
1.2 检测机构介绍
1.3 检测行业产生及发展
第二章 国外检测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2.1 全球检测行业发展综述
2.1.1 发展特点
2.1.2 市场规模
2.1.3 竞争格局
2.1.4 检测体系
2.1.5 检测机构
2.1.6 发展趋势
2.2 国外检测行业监管模式分析
2.2.1 法律法规健全,技术标准完善
2.2.2 强化准入制度,注重源头管理
2.2.3 开展风险评估,施行分类管理
2.2.4 强化行业管理,发挥社会力量
2.3 部分国家检测行业的发展
2.3.1 美国
2.3.2 英国
2.3.3 日本
2.3.4 韩国
2.4 国外检测行业发展经验启示
2.4.1 完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
2.4.2 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机制
2.4.3 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相结合
2.4.4 引导民间机构发挥作用
第三章 中国检测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政策环境分析
3.1.1 检测行业管理体系
3.1.2 检测行业法规体系
3.1.3 检测认证机构监管政策
3.1.4 检验检测认证体制改革
3.1.5 发展检验检测服务
3.1.6 税费优惠政策
3.2 经济环境分析
3.2.1 宏观经济状况
3.2.2 固定资产投资
3.2.3 工业经济运行
3.2.4 消费品市场规模
3.2.5 经济运行趋势分析
3.3 社会环境分析
3.3.1 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3.3.2 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3.3.3 城镇化进程提速
3.3.4 消费者质量意识增强
3.4 技术环境分析
3.4.1 行业技术水平
3.4.2 行业技术特点
3.4.3 行业技术趋势
第四章 2015-2019年中国检测行业总体分析
4.1 中国检测行业发展综述
4.1.1 行业特征
4.1.2 市场规模
4.1.3 经营模式
4.1.4 行业利润率
4.1.5 SWOT分析
4.2 2015-2019中国检测市场格局分析
4.2.1 市场整合
4.2.2 企业格局
4.2.3 区域格局
4.2.4 集中度分析
4.3 2015-2019年中国检测机构运营状况
4.3.1 公共服务平台趋于完善
4.3.2 检测机构盈利稳步增长
4.3.3 检测机构市场化步伐加速
4.3.4 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不断优化
4.3.5 社会效益日益显著
4.4 中国检测行业去行政化分析
4.4.1 检测行业去行政化的驱动力
4.4.2 我国检测机构整合改革提速
4.4.3 国有检测机构改革整合思路
4.4.4 民营检测机构迎来发展契机
4.4.5 检测机构整合的隐忧分析
4.5 中国检测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4.5.1 推进专业化提升
4.5.2 推进集团化整合
4.5.3 推进市场化运营
4.5.4 推进国际化发展
第五章 2015-2019年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发展分析
5.1 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综述
5.1.1 发展优势
5.1.2 业务特点
5.1.3 发展进程
5.1.4 市场规模
5.1.5 价格压力
5.1.6 市场空间
5.2 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格局分析
5.2.1 第三方检测行业整合模式
5.2.2 第三方检测跨区域整合
5.2.3 政府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
5.2.4 转企改革释放优质并购资源
5.3 中国民营第三方检测生存分析
5.3.1 高利润激发民企投资热情
5.3.2 民营企业面临不对等竞争
5.3.3 民营第三方检测发展机遇
5.3.4 民营第三方检测市场困境
5.3.5 民营第三方检测监管亟待加强
5.4 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5.4.1 建立公平竞争和开放的市场
5.4.2 突破边界多方位寻求机遇
5.4.3 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
第六章 2015-2019年中国环境检测行业发展分析
6.1 中国环境检测行业发展综述
6.1.1 环境检测行业内涵与范围
6.1.2 国内外环境监测发展比较
6.1.3 中国环境监测渐趋成熟
6.1.4 中国环境监测发展特征
6.1.5 中国环境监测能力分析
6.1.6 环境监测行业集中度分析
6.1.7 鼓励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
6.2 2015-2019年中国空气检测市场分析
6.2.1 我国空气污染特征
6.2.2 空气检测市场规模
6.2.3 空气检测市场格局
6.2.4 空气检测技术路线
6.2.5 空气检测市场监管
6.2.6 空气检测市场潜力
6.3 2015-2019年中国水质检测市场分析
6.3.1 城镇供水污染事件频发
6.3.2 水质检测市场规模
6.3.3 水质检测需求分析
6.3.4 水质在线检测市场
6.3.5 地表水监测技术路线
6.3.6 水质检测市场瓶颈
6.3.7 水质检测市场趋势
6.4 2015-2019年中国土壤检测市场分析
6.4.1 土壤检测市场需求
6.4.2 土壤检测技术路线
6.4.3 土壤检测市场瓶颈
6.4.4 土壤检测市场格潜力
6.5 中国环境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5.1 法规与技术体系尚需完善
6.5.2 环境检测整体能力亟待提升
6.5.3 环境检测服务分布不均衡
6.5.4 建立健全检测质量管理体系
6.5.5 加强审核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
6.5.6 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
6.6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6.6.1 总体要求
6.6.2 重点任务
6.6.3 保障措施
第七章 2015-2019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分析
7.1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综述
7.1.1 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7.1.2 开展风险监测和评估
7.1.3 检验检测能力逐步提高
7.1.4 诚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
7.2 《食品安全法》修订带动食品检测市场需求
7.2.1 《食品安全法》修正案通过
7.2.2 新版《食品安全法》修订思路
7.2.3 修正案利好检测服务市场
7.2.4 新法对检测认证机构的要求
7.3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7.3.1 政府重视食品安全
7.3.2 居民消费升级
7.3.3 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7.3.4 本土食品厂商转型升级
7.4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
7.4.1 多个检测机构体系并存
7.4.2 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不完善
7.4.3 检测机构检测能力良莠不齐
7.4.4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缺乏
7.5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7.5.1 合理整合资源
7.5.2 统一检测标准
7.5.3 增加检验检测投入
7.5.4 增加企业检测积极性
7.5.5 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第八章 2015-2019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分析
8.1 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综述
8.1.1 基因检测的概念
8.1.2 基因检测产业链简述
8.1.3 基因检测市场规模
8.1.4 基因检测临床注册
8.1.5 基因检测需求分析
8.2 2015-2019年中国基因检测市场格局分析
8.2.1 集中度分析
8.2.2 竞争格局
8.2.3 竞争主体
8.2.4 竞争结构
8.3 2015-2019年临床基因测序市场分析
8.3.1 基因测序发展机遇
8.3.2 基因测序行业试点
8.3.3 基因测序市场格局
8.3.4 基因测序产品同质化
8.3.5 基因测序发展关键点
8.4 中国基因监测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8.4.1 技术标准缺失
8.4.2 监管机制不健全
8.4.3 加强检测技术研究
8.4.4 市场化发展策略
8.5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8.5.1 开放趋势
8.5.2 发展方向
8.5.3 市场前景
第九章 2015-2019年检测行业其他细分市场分析
9.1 药品检测市场分析
9.1.1 市场需求
9.1.2 发展机遇
9.1.3 瓶颈因素
9.1.4 前景展望
9.2 汽车检测市场分析
9.2.1 检测内容
9.2.2 市场规模
9.2.3 发展机遇
9.2.4 商业模式
9.2.5 前景展望
9.3 服装检测市场分析
9.3.1 市场需求
9.3.2 发展机遇
9.3.3 瓶颈因素
9.3.4 策略建议
9.4 电梯检测市场分析
9.4.1 市场规模
9.4.2 发展机遇
9.4.3 需求趋势
9.4.4 技术趋势
9.5 光伏检测市场分析
9.5.1 发展机遇
9.5.2 制约因素
9.5.3 检测机构
第十章 2015-2019年中国检测行业区域发展分析
10.1 京津冀地区
10.1.1 市场规模
10.1.2 投资动态
10.1.3 发展模式
10.1.4 扶持政策
10.1.5 前景展望
10.2 长三角地区
10.2.1 市场规模
10.2.2 投资动态
10.2.3 发展模式
10.2.4 扶持政策
10.2.5 前景展望
10.3 珠三角地区
10.3.1 市场规模
10.3.2 投资动态
10.3.3 发展模式
10.3.4 扶持政策
10.3.5 前景展望
10.4 中部地区
10.4.1 市场规模
10.4.2 投资动态
10.4.3 发展模式
10.4.4 扶持政策
10.4.5 前景展望
10.5 西部地区
10.5.1 市场规模
10.5.2 投资动态
10.5.3 发展模式
10.5.4 扶持政策
10.5.5 前景展望
第十一章 2015-2019年中国检测行业设备市场分析
11.1 中国检测行业设备市场发展综述
11.1.1 发展概况
11.1.2 竞争格局
11.1.3 国产化进展
11.1.4 瓶颈因素
11.1.5 发展路径
11.2 2015-2019年中国分析仪器市场分析
11.2.1 市场综述
11.2.2 产量规模
11.2.3 技术进展
11.2.4 热分析仪市场
11.2.5 光谱分析仪市场
11.2.6 质谱分析仪市场
11.2.7 工业过程分析仪市场
11.2.8 市场前景展望
11.3 2015-2019年中国环境检测设备市场分析
11.3.1 政策机遇
11.3.2 发展规模
11.3.3 市场格局
11.3.4 产量规模
11.3.5 投资热点
11.3.6 瓶颈因素
11.3.7 发展趋势
11.4 2015-2019年中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市场分析
11.4.1 市场规模
11.4.2 竞争格局
11.4.3 发展特点
11.4.4 未来方向
11.4.5 前景展望
第十二章 中国检测行业领先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2.1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12.1.1 企业发展概况
12.1.2 企业经营模式
12.1.3 企业业务动态
12.1.4 未来前景展望
12.2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经营效益分析
12.2.3 业务经营分析
12.2.4 财务状况分析
12.2.5 未来前景展望
12.3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经营效益分析
12.3.3 业务经营分析
12.3.4 财务状况分析
12.3.5 未来前景展望
12.4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经营效益分析
12.4.3 业务经营分析
12.4.4 财务状况分析
12.4.5 未来前景展望
12.5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12.5.1 企业发展概况
12.5.2 经营效益分析
12.5.3 业务经营分析
12.5.4 财务状况分析
12.5.5 未来前景展望
12.6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1 企业发展概况
12.6.2 经营效益分析
12.6.3 业务经营分析
12.6.4 财务状况分析
12.6.5 未来前景展望
12.7 中国检测行业上市公司比较分析
12.7.1 盈利能力分析
12.7.2 成长能力分析
12.7.3 营运能力分析
12.7.4 偿债能力分析
12.8 中国检测行业其它重点企业介绍
12.8.1 汽车检测——中国汽研
12.8.2 电力检测——电科院
12.8.3 基因检测——华大基因
12.8.4 电池检测——储融检测
12.8.5 煤质检测——开元仪器
12.8.6 建材检测——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
第十三章 中国检测行业投资风险及策略分析
13.1 中国检测行业投资特性
13.1.1 周期性特征
13.1.2 区域性特征
13.1.3 季节性特征
13.2 中国检测行业投资壁垒
13.2.1 市场准入
13.2.2 销售渠道
13.2.3 综合性技术运用能力
13.2.4 品牌和市场公信力
13.2.5 规模效应显著
13.3 中国检测行业投资风险
13.3.1 政策风险
13.3.2 业务风险
13.3.3 人才风险
13.4 中国检测行业投资建议
13.4.1 选择适当切入点
13.4.2 开展多元化融资
13.4.3 注重技术创新
13.4.4 提供专业服务
13.4.5 开展校企合作
13.5 检测项目投资可行性案例分析
13.5.1 区域经济环境
13.5.2 区域政策环境
13.5.3 区域招商环境
13.5.4 投资园区参考
13.5.5 投资成本估算
第十四章 中国检测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4.1 影响中国检测行业未来发展的因素分析
14.1.1 有利因素
14.1.2 不利因素
14.2 中国检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4.2.1 趋势分析
14.2.2 发展方向
14.2.3 改革走向
14.2.4 企业趋势
14.3 中国检测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4.3.1 规模预测
14.3.2 需求预测
14.3.3 增长预期
附录:
附录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
附录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附录三: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1 2015-2019年全球质量检测行业规模及增长情况
图表2 全球领先检测机构市场有占率分布
图表3 国际检测巨头的公信力优势
图表4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5 2019年末全国人口数及其构成
图表6 2015-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图表7 2015-2019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图表8 2015-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图表9 2015-2019年全国粮食产量
图表10 2015-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图表11 2015-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图表12 2015-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表13 2015-201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14 2019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5 201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6 201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情况
图表17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情况
图表18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情况
图表19 我国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机构市场比重
图表20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区域分布情况
图表21 中国第三方检测产业规模增长趋势
图表22 2019年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排行
图表23 空气例行监测项目表
图表24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表
图表25 地表水自动监测方式测定项目
图表26 地表水体常规监测项目
图表27 地表水监测频次
图表28 土壤监测项目、频次与分析方法
更多图表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