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文字:[ 大 中 小 ]
报告简介
图表 2015-2020年大数据行业相关政策
主要政策 |
发布时间 |
主要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 |
2020.5 |
《指导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顺应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趋势,通过促进工业数据汇聚共享、深化数据融合创新、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打造资源富集、应用繁荣、产业进步、治理有序的工业大数据生态体系 |
|
|
|
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
2018.7 |
到2020年,力争实现企业上云环境进一步优化,行业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 |
《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2018.4 |
围绕气象大数据汇集、管理、共享和应用开展一系列工程建设、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计划》要求,至2020年将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打造成为气象部门最完备、最权威的在线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应用的云计算平台,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与服务。 |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
2017.7 |
确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到2020年,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亿元;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
《关于推进水利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 |
2017.5 |
要按照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要求,立足水利工作发展需要,达到“健全水利数据资源体系、实现水利数据有序共享开放、深化水利数据开发应用”三大目标,促进新业态发展,支撑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2017.1 |
《规划》以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为主线,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创新发展能力、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业态、深入推进应用创新和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加强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等六大任务,提出了九个重大工程,明确相关保障措施。《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指导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将引导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
2017.1 |
明确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 年,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强调要强化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促进行业大数据应用发展、加快大数据产业主体培育、推进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等。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2016.11 |
提出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2016.7 |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其中人工智能方面,重点发展大数据驱动的类人智能技术方法,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类人智能方向取得重大突破 |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
2015.8 |
明确了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确定了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出要:发展新兴产业大数据。大力培育互联网金融、数据服务、数据探矿、数据化学、数据材料、数据制药等新业态,提升相关产业大数据资源的采集获取和
分析利用能力,充分发掘数据资源支撑创新的潜力,带动技术研发体系创新、管理方式变革、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和协同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创新发展和信息消费扩大,探索形成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 |
2015.7 |
充分运用大数据的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社会数据资源和社会化的信息服务,降低行政监管成本。 |
《加快推进云计算与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
2015.6 |
将加快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积极培育新业态、新产业,加快推进云计算与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大数据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大数据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大数据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大数据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大数据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大数据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大数据。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大数据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大数据。
报告目录
2020-2024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政策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第一章 大数据产业政策体系分析 6
1.1 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6
1.1.1 大数据产业政策汇总分析 6
1.1.2 医疗大数据政策总体分析 9
1.1.3 大数据相关立法保护 10
1.1.4 大数据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11
1.2 大数据产业财税补贴政策 22
1.2.1 现行增值税优惠政策 22
1.2.2 地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23
1.2.3 大数据产业税收政策建议 24
第二章 大数据产业管理规范及标准体系 25
2.1 大数据产业管理规范体制 25
2.1.1 大数据产业整体管理机制 25
2.1.2 大数据产业地区管理机制 25
2.1.3 大数据产业管理规范建议 27
2.2 大数据产业标准建设分析 27
2.2.1 大数据产业标准架构分析 27
2.2.2 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状况 31
2.2.3 国际大数据产业标准化建设 36
2.2.4 中国大数据产业标准化建设 40
2.2.5 行业大数据标准建设分析 43
2.2.6 地区大数据产业标准建设 45
第三章 中国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热点分析 46
3.1 数据安全领域 46
3.1.1 中国网络安全法 46
3.1.2 信息安全技术规范 58
3.1.3 信息安全评估指南 59
3.1.4 数据安全标准化 65
3.2 区域协同领域 72
3.2.1 京津冀大数据建设方案 72
3.2.2 长三角信息化合作规划 74
3.3 技术融合领域 91
3.3.1 供应链产业创新推进意见 91
3.3.2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 98
3.4 数据中心领域 121
3.4.1 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 121
3.4.2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意见 121
3.5 数据开发与共享 126
3.5.1 工业互联网发展意见 127
第四章 中国大数据产业应用类政策分析 132
4.1 医疗大数据服务管理办法 132
4.1.1 政策原文 132
4.1.2 政策分析 137
4.2 交通大数据应用政策分析 138
4.2.1 政策原文 138
4.2.2 政策分析 144
4.3 林业大数据发展指导意见 145
4.3.1 政策节选 145
4.3.2 政策分析 146
4.4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 147
4.4.1 政策原文 147
4.4.2 政策分析 155
4.5 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政策 158
4.5.1 政策原文 158
4.5.2 政策分析 171
4.6 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 172
4.6.1 政策原文 172
4.6.2 政策分析 175
4.7 气象大数据政策规划分析 176
4.7.1 规划目标 176
4.7.2 规划重点 179
4.7.3 实施保障 193
4.8 工业大数据应用政策分析 195
4.8.1 工业大数据产业规划 195
4.8.2 工业大数据指导意见 202
第五章 重点地区大数据产业政策布局 206
5.1 贵州省 206
5.1.1 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206
5.1.2 建设数字贵州的意见 216
5.1.3 大数据应用和产业转型工作方案 228
5.1.4 大数据行动问责暂行办法 233
5.2 北京市 234
5.2.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234
5.2.2 金融公共数据专区管理办法 244
5.3 广东省 248
5.3.1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48
5.3.2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办法 267
5.4 广西省 273
5.4.1 数字社会的建设规划 273
5.4.2 大数据服务工作要点 315
5.5 四川省 324
5.5.1 促进大数据发展工作方案 324
5.5.2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343
5.5.3 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 344
5.6 浙江省 347
5.6.1 大数据发展工作要点 347
5.6.2 大数据发展总体规划 349
5.7 广州市 365
5.7.1 大数据产业发展意见 365
5.7.2 医疗大数据应用意见 373
5.8 福州市 382
5.8.1 大数据产业发展计划 382
5.8.2 大数据产业园区政策 393
5.9 其他地区 397
5.9.1 湖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397
5.9.2 张家口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412
5.9.3 合肥市大数据企业认定办法 426
5.9.4 天津市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 429
5.9.5 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437
第六章 中国大数据产业综合试验区政策思路 447
6.1 贵州综合试验区 447
6.2 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448
6.3 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450
6.4 上海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451
6.5 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452
6.6 重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453
6.7 沈阳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454
6.8 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461
第七章 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分析 463
7.1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 463
7.1.1 发展现状与形势 463
7.1.2 发展目标及方向 467
7.1.3 大数据相关规划 473
7.2 十三五大数据产业规划内容 474
7.2.1 大数据战略阶段 474
7.2.2 规划基础及形式 476
7.2.3 规划原则及目标 477
7.2.4 规划的保障措施 479
7.3 十三五大数据产业规划重点 480
7.3.1 强化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 480
7.3.2 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 482
7.3.3 促进行业大数据应用发展 484
7.3.4 加快大数据产业主体培育 485
7.3.5 推进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486
7.3.6 完善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 487
7.3.7 提升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488
图表目录
图表 1:2015-2020年大数据行业相关政策 6
图表 2:我国大数据相关立法 10
图表 3: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公示名单 11
图表 4:大数据行业监管体制 25
图表 5: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示意图 28
图表 6:大数据标准明细表 31
图表 7:制定参与国际标准情况 38
图表 8:工作组标准研制情况 41
图表 9: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60
图表 10:风险评估步骤 61
图表 11:《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67
图表 12: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 80
图表 13:公共平台创新应用工程 80
图表 14:工业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82
图表 15:制造业“双创”体系培育工程 82
图表 16:工业云协同创新工程 83
图表 17:智慧交通工程 86
图表 18:区域政务大数据平台工程 87
图表 19:智慧城市群工程 88
图表 20:基础理论 105
图表 21:关键共性技术 106
图表 22:基础支撑平台 108
图表 23:智能化基础设施 115
图表 24: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架构图 148
图表 25: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国家—省级业务布局 177
图表 26: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核心的“云+端”业务互动模 179
图表 27: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下的大数据标准体系 180
图表 28: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三层结构图 181
图表 29: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硬件系统结构图 184
图表 30:气象大数据资源一、二级目录结构 186
图表 31:气象大数据采集与汇交 187
图表 32: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智能化预报服务和管理 189
图表 33:“万企融合”大行动2019年目标分解表 232
图表 34:广西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280
图表 35:广西数字经济“一核一轴三区多点”布局示意图 310
图表 36:“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 465
图表 37:“十三五”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 469
图表 38:国家大数据发展工程 473
图表 39: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 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