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0-2024年中国军工产业现状分析与产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20-06-23
  • [报告ID] 144199
  • [关键词] 军工产业现状
  • [报告名称] 2020-2024年中国军工产业现状分析与产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0/6/6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近年来,国际局势紧张,军事建设显得更加尤为重要,我国为加大推动军工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军工信息化的发展,大力推出政策支持与持续增加国防支出,而军工电子的技术水平是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未来我国军工电子行业将迎来黄金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五千亿元。

利好政策与国际局势紧张成行业催化剂

国家为鼓励我国军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如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军工电子作为贯穿于军工各个产品之中的重要零部件,军工电子的技术水平往往体现着一个国家军队科技水平的高低,也是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军工信息化的建设无疑为我国军工电子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际形势趋于紧张,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北约与俄强力对峙、土耳其出兵叙利亚、印巴多次发生交火等,均推动我国加强国防军事建设的决心,军工电子作为我国军事建设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军工电子行业的特种芯片仍需依赖进口,因此其建设发展也变得刻不容缓。

军工电子装备支出将持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国防军事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2012-2019年,我国国防军事费用支出逐年增长,每年国防支出占GDP比重保持稳定,均在1.2%-1.35%之间。军工电子作为国防费用装备支出的重要一环。未来,我国国防费用用于军工电子方面的比重也将会不断提高。

军工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五千亿元

军工电子行业发展不仅面临政策机遇,也深受国际局势的影响,再加上我国国防支出不断增加,其用于军工电子方面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伴随着我国军工电子产业链发展的日渐完善,军工电子制造和军工电子技术不断提高,军工电子原材料自给率将会不断提高,这一系列因素都意味着我国军工电子行业即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预计在2025年我国军工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12亿元。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军工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军工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军工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军工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军工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军工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军工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军工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军工。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军工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军工。


报告目录
2020-2024年中国军工产业现状分析与产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第一章 军事工业的基本情况
1.1 军工行业基本介绍
1.1.1 军工行业概念界定
1.1.2 军工行业特殊性质
1.1.3 军工行业基本分类
1.2 军事工业的经济特征
1.2.1 公用事业属性
1.2.2 自然垄断性
1.2.3 需求特性
1.2.4 供求垄断性
1.2.5 生产周期及风险
1.3 军事工业组成主体分析
1.3.1 主体构成
1.3.2 军工企业
1.3.3 中央政府
1.3.4 主体关系
第二章 2018-2020年世界军事工业发展分析
2.1 2018-2020年世界军工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2.1.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2 国际军工竞争格局
2.1.3 全球军贸市场分析
2.1.4 军工资本市场表现
2.1.5 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2.2 2018-2020年欧洲军工发展
2.2.1 军工改革历程
2.2.2 英国军贸市场
2.2.3 瑞典军工状况
2.2.4 军工整合格局
2.2.5 资产证券化分析
2.2.6 军工产业合作
2.3 2018-2020年美国军工发展
2.3.1 军工改革历程
2.3.2 军费支出分析
2.3.3 军售规模分析
2.3.4 军贸发展模式
2.3.5 军工企业发展
2.4 2018-2020年俄罗斯军工发展
2.4.1 军工改革历程
2.4.2 产业发展现状
2.4.3 军费支出预算
2.4.4 军贸市场现状
2.4.5 推进军工智能化
2.4.6 产业发展挑战
2.5 2018-2020年日本军工发展
2.5.1 军工体系及特点
2.5.2 军费支出预算
2.5.3 军工贸易动态
2.5.4 产业研发进展
2.5.5 军工企业发展
2.6 2018-2020年印度军工发展
2.6.1 军工体系及特点
2.6.2 军费支出预算
2.6.3 军工实力状况
2.6.4 军工企业私有化
2.6.5 军工产品国产化
第三章 2018-2020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
3.1.1 宏观经济概况
3.1.2 工业运行情况
3.1.3 固定资产投资
3.1.4 宏观经济展望
3.2 政策环境
3.2.1 中央政策解析
3.2.2 军委政策分析
3.2.3 国防工业政策
3.2.4 军民融合政策
3.2.5 产业发展规划
3.3 军事环境
3.3.1 国际军事形势
3.3.2 国际安全形势
3.3.3 国防军费状况
3.3.4 军队改革影响
3.3.5 装备采购需求
第四章 2018-2020年中国军事工业市场化改革发展
4.1 国际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经验
4.1.1 军民融合动因
4.1.2 主要融合模式
4.1.3 创新发展特点
4.1.4 吸纳民资经验
4.1.5 军民融合经验
4.2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
4.2.1 发展意义解析
4.2.2 发展历程分析
4.2.3 产业发展架构
4.2.4 市场发展现状
4.2.5 行业发展指数
4.2.6 发展模式分析
4.2.7 信息化建设分析
4.3 中国军转民市场发展状况
4.3.1 军转民主要方式
4.3.2 军转民主要方向
4.3.3 专利军转民进展
4.3.4 军转民技术评价
4.3.5 军转民发展差距
4.3.6 军转民发展对策
4.4 中国民参军市场发展分析
4.4.1 民参军发展意义
4.4.2 民参军准入环境
4.4.3 民参军参与路径
4.4.4 民参军涉及领域
4.4.5 民参军企业分析
4.4.6 民参军限制因素
4.5 中国军工科研院所改制进程
4.5.1 科研院所改制概述
4.5.2 科研院所改制意义
4.5.3 科研院所改制内容
4.5.4 科研院所改制方向
4.5.5 科研院所改制部署
4.5.6 科研院所改制难点
4.5.7 科研院所改制预测
第五章 2018-2020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整体分析
5.1 2018-2020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综述
5.1.1 行业发展历程
5.1.2 行业发展特点
5.1.3 产业格局分析
5.1.4 行业运行状况
5.1.5 行业新兴领域
5.1.6 资本运营市场
5.2 中国军工产业运行的新特征
5.2.1 向适应信息化战争转变
5.2.2 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5.2.3 向注重结构优化转变
5.2.4 向军民融合型转变
5.2.5 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5.3 军事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3.1 供求机制尚待完善
5.3.2 竞争机制还未健全
5.3.3 评价机制尚未健全
5.3.4 监督机制垂待改善
5.3.5 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5.4 军事工业发展对策分析
5.4.1 企业市场化发展
5.4.2 产融结合发展
5.4.3 完善相关法规
5.4.4 发展建议措施
第六章 2018-2020年中国军事工业市场发展分析
6.1 军事工业市场需求分析
6.1.1 军工需求的定义
6.1.2 军工需求结构分析
6.1.3 经济发展与军工需求
6.1.4 军工需求与国家安全
6.1.5 军工需求特点与政策
6.2 军工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6.2.1 军贸发展必要性
6.2.2 全球军贸市场
6.2.3 全球军贸模式
6.2.4 市场出口规模
6.2.5 对外军贸特征
6.2.6 企业布局动态
6.2.7 军贸策略建议
6.3 军工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分析
6.3.1 美国主要军品定价模式分析
6.3.2 国内军品定价机制改革进展
6.3.3 国内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影响
6.4 军事工业成本控制分析
6.4.1 企业成本控制内容
6.4.2 科研产品成本控制
6.4.3 生产产品成本控制
6.4.4 产品成本控制思考
6.5 军工企业市场营销分析
6.5.1 军工市场发展特点
6.5.2 军工企业营销特点
6.5.3 军工企业营销困境
6.5.4 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6.5.5 军工企业营销策略
6.5.6 军工未来营销环境
6.5.7 军工企业营销趋势
6.5.8 军工企业营销展望
第七章 2020-2024年中国军事航天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7.1 2018-2020年世界航天工业发展状况
7.1.1 产业现状总析
7.1.2 市场规模分析
7.1.3 主要国家发展
7.1.4 航天发射情况
7.1.5 产业发展动向
7.1.6 全球市场预测
7.2 2020-2024年中国航天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7.2.1 航天五大工程
7.2.2 航天发射活动
7.2.3 航天科技创新
7.2.4 航天应用服务
7.2.5 航天国际合作
7.2.6 商业航天进展
7.3 2020-2024年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7.3.1 行业发展现状
7.3.2 卫星行业政策
7.3.3 市场发展规模
7.3.4 区域分布情况
7.3.5 细分市场结构
7.3.6 从业人员数量
7.3.7 市场竞争格局
7.3.8 发展态势展望
7.3.9 未来发展趋势
7.4 2020-2024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潜力分析
7.4.1 产业应用状况
7.4.2 行业营收分析
7.4.3 卫星发射动态
7.4.4 企业研发投入
7.4.5 工程建设情况
7.4.6 系统运行状况
7.4.7 市场发展潜力
7.4.8 未来建设布局
7.4.9 后续发展展望
第八章 2020-2024年中国军事航空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8.1 2020-2024年世界航空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8.1.1 行业发展现状
8.1.2 行业盈利分析
8.1.3 区域发展情况
8.1.4 企业竞争格局
8.1.5 发展前景分析
8.2 2020-2024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8.2.1 民航发展规模
8.2.2 通用航空发展
8.2.3 运输经济效益
8.2.4 固定资产投资
8.2.5 未来发展方向
8.3 2020-2024年中国无人机发展潜力分析
8.3.1 行业基本情况
8.3.2 行业政策动态
8.3.3 市场发展规模
8.3.4 企业规模分析
8.3.5 专利申请状况
8.3.6 军事应用领域
8.3.7 未来发展趋势
8.3.8 发展前景预测
8.4 2020-2024年中国大飞机发展潜力分析
8.4.1 产业发展概述
8.4.2 产业发展背景
8.4.3 产业支持政策
8.4.4 产业上游市场
8.4.5 产业发展现状
8.4.6 产业集群分析
8.4.7 转型升级状况
8.4.8 产业发展前景
8.5 2020-2024年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潜力分析
8.5.1 行业发展历程
8.5.2 市场发展规模
8.5.3 产业发展格局
8.5.4 产业发展链条
8.5.5 市场空间预测
8.6 中国航空工业其他机型发展潜力分析
8.6.1 运输机
8.6.2 战斗机
第九章 2020-2024年中国军事船舶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9.1 2018-2020年世界船舶制造业的总体发展分析
9.1.1 产业运行情况
9.1.2 生产情况分析
9.1.3 价格变动情况
9.1.4 区域布局情况
9.2 2018-2020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分析
9.2.1 产业发展链条
9.2.2 行业发展政策
9.2.3 行业运行情况
9.2.4 主营业务收入
9.2.5 企业集中程度
9.2.6 未来发展预测
9.2.7 军民融合发展
9.3 2020-2024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9.3.1 产业发展趋势
9.3.2 未来发展规划
9.3.3 产业发展计划
9.3.4 装备制造计划
9.3.5 军用市场空间
第十章 2020-2024年中国军事船舶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10.1 2018-2020年世界兵器工业发展规模
10.1.1 贸易市场分析
10.1.2 核武器发展
10.1.3 导弹防御系统
10.1.4 卫星应用系统
10.1.5 网络攻防领域
10.1.6 美国武器发展
10.1.7 武器装备布局
10.1.8 未来发展趋势
10.2 2018-2020年中国兵器工业发展综况
10.2.1 产业发展壮大
10.2.2 价格调节作用
10.2.3 环境保护标准
10.3 2018-2020年中国武器装备发展综述
10.3.1 装备体系建设
10.3.2 行业发展现状
10.3.3 行业发展动态
10.3.4 市场需求特点
10.3.5 行业进入壁垒
10.3.6 市场准入现状
10.4 2020-2024年中国武器装备市场潜力分析
10.4.1 行业发展趋势
10.4.2 影响因素分析
10.4.3 贸易竞争对策
第十一章 2020-2024年中国军事工业其他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11.1 2020-2024年中国军事核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11.1.1 全球核工业发展规模分析
11.1.2 全球核燃料行业发展状况
11.1.3 中国核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11.1.4 中国核燃料行业发展状况
11.1.5 中国核工业军民融合
11.1.6 中国核工业开放合作
11.1.7 “十三五”核工业发展策略
11.1.8 “十三五”核工业发展目标
11.2 2020-2024年中国军事电子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11.2.1 军事电子行业发展特点
11.2.2 全球军事电子装备技术现状
11.2.3 中国军用电子工业建设问题
11.2.4 中国军用电子工业建设建议
11.2.5 中国军工电子信息化优势分析
11.2.6 中国军事电子产业发展困境
11.2.7 中国军事电子行业发展机遇
11.2.8 中国军事电子行业发展前景
11.3 2020-2024年中国军用机器人发展潜力分析
11.3.1 军用机器人基本概述
11.3.2 全球军用机器人产品运用
11.3.3 军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1.3.4 国内军用机器人PEST分析
11.3.5 国内军用机器人发展现状
11.3.6 国内军用机器人市场规模
11.3.7 国内军用机器人市场空间
11.3.8 国内军用机器人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2018-2020年中国军事工业主要上游行业发展分析
12.1 2018-2020年军用新材料行业发展分析
12.1.1 军用新材料主要类型
12.1.2 军用新材料市场容量
12.1.3 军用新材料应用领域
12.1.4 军用新材料需求分析
12.1.5 军用新材料投资价值
12.1.6 军用钛合金材料发展
12.1.7 军用碳纤维材料发展
12.1.8 军用高温合金材料发展
12.1.9 军用复合材料需求增长
12.1.10 军用3D打印材料发展
12.2 2018-2020年军工芯片行业发展分析
12.2.1 军工芯片相关概念
12.2.2 军工芯片发展现状
12.2.3 军工芯片细分领域
12.2.4 军工芯片发展策略
12.2.5 军工芯片发展机遇
12.2.6 军工芯片发展趋势
12.3 2018-2020年军用电源行业发展分析
12.3.1 军用电源市场特征
12.3.2 军用电源主要类型
12.3.3 军用电源发展策略
12.3.4 军用电源市场前景
12.4 2018-2020年其他军工上游行业发展
12.4.1 军用橡胶
12.4.2 军用传感器
12.4.3 红外成像系统
12.4.4 军工线缆
第十三章 2018-2020年中国军事工业区域发展分析
13.1 河北省军工产业
13.1.1 发展政策环境
13.1.2 产业发展现状
13.1.3 产业发展问题
13.1.4 产业发展思路
13.1.5 产业发展建议
13.1.6 未来前景展望
13.2 河南省军工产业
13.2.1 产业发展现状
13.2.2 产业项目落户
13.2.3 许昌基地发展
13.2.4 洛阳基地发展
13.2.5 郑洛建设规划
13.2.6 军工发展规划
13.3 湖北省军工产业
13.3.1 行业发展现状
13.3.2 行业规模现状
13.3.3 襄阳基地发展
13.3.4 孝感基地发展
13.3.5 军民融合政策
13.3.6 未来发展方向
13.4 湖南省军工产业
13.4.1 发展政策环境
13.4.2 产业发展规模
13.4.3 产业基金落户
13.4.4 湘潭基地发展
13.4.5 平江基地发展
13.4.6 株洲基地发展
13.4.7 产业发展问题
13.4.8 行业发展战略
13.5 江西省军工产业
13.5.1 产业发展基础
13.5.2 行业扶持政策
13.5.3 产业发展现状
13.5.4 军民融合发展
13.5.5 景德镇基地发展
13.5.6 产业发展趋势
13.5.7 产业发展障碍
13.6 四川省军工产业
13.6.1 产业支持政策
13.6.2 产业发展现状
13.6.3 产业发展动态
13.6.4 企业发展状况
13.6.5 广元基地发展
13.6.6 泸州基地发展
13.6.7 绵阳基地发展
13.6.8 发展现存问题
13.6.9 发展对策建议
13.7 陕西省军工产业
13.7.1 产业发展规划
13.7.2 产业发展现状
13.7.3 军民融合发展
13.7.4 兵器工业基地
13.7.5 西安基地发展
13.7.6 汉中基地发展
13.7.7 发展存在问题
13.7.8 产业发展对策
13.8 江苏省军工产业
13.8.1 军民融合发展
13.8.2 丹阳基地发展
13.8.3 产业发展定位
13.8.4 产业发展问题
13.8.5 产业发展对策
13.8.6 未来发展方向
13.9 其他区域军工产业
13.9.1 东北地区
13.9.2 华北地区
13.9.3 华东地区
13.9.4 西南地区
13.9.5 西北地区
第十四章 2018-2020年中国军事工业技术发展分析
14.1 国内外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发展
14.1.1 军民两用技术内涵
14.1.2 技术融合重要作用
14.1.3 军民两用政策目标
14.1.4 国外技术融合经验
14.1.5 军民两用发展现状
14.1.6 军民两用技术创新
14.1.7 军民两用政策优化
14.1.8 技术转移案例分析
14.2 军事工业军用技术转民用重点技术
14.2.1 智能制造领域
14.2.2 高端装备领域
14.2.3 先进材料领域
14.2.4 新能源与环保领域
14.2.5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14.2.6 应急救援与公共安全领域
14.3 重要新兴技术在军事工业的应用分析
14.3.1 光纤通信技术
14.3.2 传感器技术
14.3.3 大数据技术
14.3.4 物联网技术
14.3.5 3D打印技术
14.3.6 人机交互新技术
14.4 军事工业细分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14.4.1 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4.4.2 航空工业热处理技术
14.4.3 军用运输机制造技术
14.4.4 无人机核心相关技术
14.4.5 直升机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14.4.6 兵器工业热处理节能技术
14.4.7 军民两用装甲防护技术
第十五章 2018-2020年中国重点军工集团经营分析
15.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5.1.1 企业发展概况
15.1.2 企业发展沿革
15.1.3 企业组织架构
15.1.4 企业经营状况
15.1.5 企业合作动态
15.1.6 企业创新成果
15.1.7 企业发展计划
15.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15.2.1 企业发展概况
15.2.2 企业发展沿革
15.2.3 企业组织架构
15.2.4 企业经营状况
15.2.5 企业科研成就
15.2.6 发展智慧产业
15.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3.1 企业发展概况
15.3.2 企业发展历程
15.3.3 企业组织架构
15.3.4 企业经营状况
15.3.5 企业业务实力
15.3.6 企业发展战略
15.4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4.1 企业发展概况
15.4.2 企业发展历程
15.4.3 企业组织架构
15.4.4 企业经营状况
15.4.5 企业产品创新
15.4.6 企业合作动态
15.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15.5.1 企业发展概况
15.5.2 企业业务领域
15.5.3 企业组织架构
15.5.4 企业经营状况
15.5.5 企业合作动态
15.5.6 公司发展战略
15.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6.1 企业发展概况
15.6.2 企业主要产品
15.6.3 企业组织架构
15.6.4 企业经营状况
15.6.5 企业战略合作
15.6.6 企业发展战略
15.7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15.7.1 企业发展概况
15.7.2 企业经营状况
15.7.3 企业混改提速
15.7.4 企业战略合作
15.8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8.1 企业发展概况
15.8.2 企业经营状况
15.8.3 企业重组升级
15.8.4 企业科技创新
15.8.5 企业改革发展
15.8.6 企业战略合作
15.9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5.9.1 企业发展概况
15.9.2 企业组织架构
15.9.3 企业经营状况
15.9.4 企业重组动态
15.9.5 企业深化改革
15.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5.10.1 企业发展概况
15.10.2 企业组织架构
15.10.3 企业经营状况
15.10.4 企业主营业务
15.10.5 企业项目进展
15.10.6 军民融合发展
15.10.7 国际合作动态
第十六章 2016-2019年中国标杆民营军工企业经营分析
16.1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6.1.1 企业发展概况
16.1.2 经营效益分析
16.1.3 业务经营分析
16.1.4 财务状况分析
16.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1.6 公司发展战略
16.1.7 未来前景展望
16.2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2.1 企业发展概况
16.2.2 经营效益分析
16.2.3 业务经营分析
16.2.4 财务状况分析
16.2.5 公司发展战略
16.2.6 未来前景展望
16.3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16.3.1 企业发展概况
16.3.2 经营效益分析
16.3.3 业务经营分析
16.3.4 财务状况分析
16.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3.6 公司发展战略
16.3.7 未来前景展望
16.4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6.4.1 企业发展概况
16.4.2 经营效益分析
16.4.3 业务经营分析
16.4.4 财务状况分析
16.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4.6 公司发展战略
16.4.7 未来前景展望
16.5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5.1 企业发展概况
16.5.2 经营效益分析
16.5.3 业务经营分析
16.5.4 财务状况分析
16.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5.6 公司发展战略
16.5.7 未来前景展望
16.6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6.1 企业发展概况
16.6.2 经营效益分析
16.6.3 业务经营分析
16.6.4 财务状况分析
16.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6.6 公司发展战略
16.6.7 未来前景展望
16.7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7.1 企业发展概况
16.7.2 经营效益分析
16.7.3 业务经营分析
16.7.4 财务状况分析
16.7.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7.6 公司发展战略
16.7.7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七章 2018-2020年中国军事工业投资分析
17.1 军工行业投融资状况
17.1.1 融资环境优化
17.1.2 行业融资模式
17.1.3 行业募资情况
17.1.4 产业基金类型
17.1.5 行业投资规模
17.1.6 投资退出情况
17.1.7 行业投资机遇
17.2 军工板块指数涨跌分析
17.2.1 军工板块行情
17.2.2 军工板块持仓
17.2.3 军工板块业绩
17.2.4 子板块分化明显
17.3 军工产业资产整合分析
17.3.1 资产整合水平
17.3.2 资产整合事件
17.3.3 资产整合动态
17.3.4 资产整合环境
17.3.5 资产整合预测
17.4 军事工业的投资风险
17.4.1 市场准入环境
17.4.2 资质进入壁垒
17.4.3 投资观念障碍
17.4.4 民资投资风险
17.4.5 军工潜在风险
17.5 民资参与军工的投资模式
17.5.1 生产经营
17.5.2 资产经营
17.5.3 资本运作
17.6 军工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模式
17.6.1 投资条件
17.6.2 投资模式
17.6.3 投资风险
17.6.4 对策建议
第十八章 2020-2024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8.1 军工产业未来发展机遇环境
18.1.1 符合经济转型要求
18.1.2 军费支出稳步增长
18.1.3 军工产业改革推进
18.1.4 国防信息化加快
18.2 军工产业发展前景及展望
18.2.1 “十三五”展望
18.2.2 军工板块经营预期
18.2.3 军民融合整体趋势
18.2.4 社会资本参与趋势
18.2.5 军工企业改革方向
18.3 军事工业发展方向及趋势
18.3.1 生产集中趋势
18.3.2 发展失衡趋势
18.3.3 信息化趋向
18.3.4 国际化趋向
18.3.5 技术发展趋势
18.4  2020-2024年中国军工事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附录
附录一: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
附录二:涉军企事业单位改制重组上市及上市后资本运作军工事项审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三: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
附录四:加强军贸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附录五: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
附录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实施意见
附录七: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

图表目录
图表1 军工行业分类明细
图表2 民用企业与军工企业的对比
图表3 2018年世界军工百强榜前十名企业军品收入情况
图表4 2018年世界军工百强企业地区分布
图表5 1950-2018年全球军工贸易总额
图表6 2014-2018年全球主要军贸出口国出口总额
图表7 2018年主要国际军工指数走势
图表8 2018年世界十大军工企业股价涨跌幅情况
图表9 2018年世界十大军工企业资本运作频率
图表10 2018年世界军工已完成的五大兼并收购事件
图表11 英法国家层面的军工企业集团化、规模化
图表12 西欧军工企业的国际化
图表13 美国军工行业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图表14 美国一战前海军军费占联邦总支出比例
图表15 冷战时期兼并重组案例
图表16 美国军工企业财团控股情况
图表17 美国军工整合之后各细分市场供应商情况
图表18 波音公司产品构成
图表19 波音公司发展历程
图表20 波音公司集团现有框架
图表21 波音公司营业收入及军品占比
图表22 波音公司营业利润及军品占比
图表23 通用动力产业构成
图表24 通用动力营业收入及军品占比
图表25 通用动力营业利润及军品占比
图表26 洛克希德马丁产业构成
图表27 洛克希德•马丁营业收入及军品占比
图表28 诺思罗普•格鲁曼业务构成
图表29 诺思罗普•格鲁曼产业框架
图表30 诺思罗普•格鲁曼营业收入及军品占比
图表31 俄罗斯军工行业各子行业工业产值前后对比
图表32 2015/2016-2019/2020财年印度国防部预算和国防预算情况
图表33 2018/2019-2019/2020财年印度国防预算按项目支出情况
图表34 2018/2019-2019/2020财年印度国防预算按部门支出情况
图表35 2014-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6 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37 2019年中国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38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至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39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图表40 2018-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41 2014-2018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图表42 201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图表43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44 2018-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45 军民融合政策密集出台
图表46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领导班子及第一次会议参会人员
图表47 1978-2017年中国国防费占同期GDP的比重
图表48 1979-2017年中国国防费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图表49 2012-2017年国防费占同期GDP平均比重国别比较
图表50 1912-2017年中国国防费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重国别比较
图表51 军队改革目标及成果
图表52 2015-2019年全军武器装备招标采购次数
图表53 战争形态升级对军用技术及军费需求升高
图表54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阶段
图表55 中国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特点
图表56 军民融合发展架构
图表57 2015-2018年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变化
图表58 2019年部分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动态
图表59 军转民主要方向
图表60 推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的重要政策/事件梳理
图表61 民参军涉及领域
图表62 事业单位的分类及改革前后
图表63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具体操作步骤
图表64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政策和事件梳理
图表65 科研院所改制进度猜想
图表66 军工集团的历史沿革
图表67 军工集团及其涉及领域
图表68 2019年军工板块上市公司整体财务情况
图表69 2015-2019年军工板块上市公司营业收入
图表70 2015-2019年军工板块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
图表71 军事工业产品需求曲线(以军用飞机为例)
图表72 1950-2018年全球军工贸易总额
图表73 2014-2018年全球主要军贸出口国出口总额
图表74 1979-2018年全球主要常规武器交易规模
图表75 2009-2018年中美俄武器出口总额
图表76 2009-2018年中国武器出口组成
图表77 美国现行的主要军品定价模式及其特点
图表78 军品定价机制变化历程
图表79 国内外总装类企业盈利能力对比
图表80 国内外分系统级供应商盈利能力对比
图表81 2019年国内总装类公司与零配件类公司净利率对比
图表82 2019年国内总装类公司与国外总装类公司净利率对比
图表83 2018年世界航天发射活动
图表84 2011-2018年全球航天产业规模
图表85 2018年国外航天发射次数按国家分布
图表86 2018年全球发射空间飞行器重量分布
图表87 1990-2019年航天发射次数
图表88 2018年中国运载火箭发射情况
图表89 2018年中国航天器研制发射情况
图表90 我国卫星产业相关政策分析
图表91 2014-2018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值及增长
图表92 2018年中国卫星导航区域结构
图表93 2018年中国卫星导航市场结构
图表94 2015-2018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和人员数量
图表95 2016-2018年中国北斗卫星应用情况
图表96 2016-2018年各类国产北斗终端产品数量
图表97 2013-2019年北斗导航板块营收增长情况
图表98 2013-2019年北斗导航板块净利润增长情况
图表99 2012-2019年北斗导航板块毛利率变化趋势
图表100 2012-2019年北斗导航板块费用率变化趋势
图表101 2018年北斗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收入比情况
图表102 北斗导航产业链及关键环节建设进展
图表103 2020年北斗系统计划提供的服务类型
图表104 2014-2018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
图表105 2014-2018年民航旅客周转量
图表106 2014-2018年民航货邮周转量
图表107 2014-2018年民航旅客运输量
图表108 2014-2018年民航货邮运输量
图表109 2018年运输飞机数量
图表110 2018年我国定期航班条数及里程
图表111 2018年正班客座率和正班载运率
图表112 2014-2018年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额
图表113 无人机分类情况
图表114 2013-2018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图表115 2019年全国民用无人机及企业数量
图表116 2019年京东、顺丰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数据
图表117 2015-2024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增长曲线
图表118 中国民用大飞机研制历程
图表119 中国大飞机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图表120 中国飞机部件价值量构成
图表121 2010-2018年我国国防支出金额及同比增速
图表122 《中国制造2025》对飞机产业的规划
图表123 2010-2018年中国民用飞机零部件产值规模
图表124 2018年中国机队发动机所属公司占比
图表125 2013-2018年中国大飞机产业突破性事件汇总
图表126 中国飞机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布格局
图表127 中、美、俄战斗机发动机发展对比
图表128 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
图表129 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
图表130 中国军用发动机参数及装备军机
图表131 航空零部件细分市场结构情况
图表132 2018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规模情况
图表133 航空发动机领域民营企业
图表134 军用航空发动机产业链
图表135 2018年全球前十大军用运输机占比
图表136 2019年全球船厂手持订单量(按国家)
图表137 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船交付量结构
图表138 2019年中日韩三国造船指标情况
图表139 2018年世界主要船厂新街订单排名
图表140 船舶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图表141 船舶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企业
图表142 2016-2019年中国关于船舶工业相关政策汇总(一)
图表143 2016-2019年中国关于船舶工业相关政策汇总(二)
图表144 2019年造船完工量分月情况
图表145 2019年手持订单分月情况
图表146 2019年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
图表147 2014-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企业经营情况
图表148 2014-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营业收入结构
图表149 2014-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利润总额结构
图表150 2014-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订单量TOP10占比
图表151 2019年中国三大造船指标预测
图表152 船用设备创新工程
图表153 船用设备质量品牌工程
图表154 船用设备示范应用工程
图表155 关键零部件强基工程
图表156 制造能力提升工程
图表157 2013-2017年全球武器贸易网络空间分布图
图表158 2000-2017年全球武器贸易网络前十位点出度国家
图表159 2000-2017年全球武器贸易网络前十位点入度国家
图表160 2000-2017年全球武器贸易网络前十位加权点出度国家
图表161 2000-2017年全球武器贸易网络前十位加权点入度国家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