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我国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近年来大力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政策利好的助推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2019年我国专利申请数成为全球第一。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的火热,独角兽层出不穷,短板不断补齐,AI人才体系逐渐完善,未来我国人工智能将会往更高一层发展。
全球专利申请第一
近年来,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全球竞争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专利申请数高达11万项;美国人工智能申请数量约有8万项;英国、澳洲、加拿大和日本均入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数量TOP6国家,与中国申请数量有较大差距。
独角兽企业数量第一
国家政策的利好,人工智能资本的火热,AI热门赛道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也让人工智能领域,成为独角兽公司的集中地。中国以206家位居全球第一位;其次为美国,有203家;印度和英国排名第三和第四,各有21家和13家。我国与美两国拥有世界八成多的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公司。
人工智能芯片有所突破
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是研发硬件及软件,如AI芯片、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等。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基础层相对薄弱,高端芯片依赖进口。因此,国家一直高度关注人工智能芯片产业的发展,相继发布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重点扶持神经网络芯片,实现人工智能芯片在国内实现量产且规模化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提出研发神经网络处理器以及高能效、可重构类脑计算芯片等,新型感知芯片与系统、智能计算体系结构与系统,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力度支持芯片研发,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企业逐步开展了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研发,如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芯片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已经突破50亿元。
人工智能人才教育体系构建
相对国外,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培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加快推进,多层次地促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成。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2019年,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得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2020年3月,教育部再次审批通过180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有15所,此外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南等人口教育大省也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旨在加快培养地区人工智能人才,推进地方人工智能的发展。
除了国家教育部增设人工智能专业院校外,我国科技巨头与人工智能领先企业也纷纷与国内顶尖高校加强合作,联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或重点实验室。其中,腾讯则与深圳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院校展开合作,科大讯飞(34.890, -0.11, -0.31%)分别与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宁学院等大学展开合作。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人工智能芯片研发有了新的进展,专利申请数量也跃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企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独角兽企业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人才体系的不断完善,科技巨头与互联网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为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新鲜力量,未来我国人工智能将会有更大地突破,我国将有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头羊。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人工智能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人工智能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人工智能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人工智能。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人工智能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人工智能。
报告目录
2020-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分析与产业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第一章 人工智能行业概念界定及产业链分析
1.1 人工智能定义及发展阶段
1.1.1 人工智能行业定义
1.1.2 人工智能发展阶段
1.2 人工智能研究历程及方法
1.2.1 人工智能的研究历程
1.2.2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
1.3 行业产业链及发展动因分析
1.3.1 产业链结构
1.3.2 发展动因分析
第二章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 国外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分析
2.1.1 国际发展状况
2.1.2 全球竞争格局
2.1.3 企业布局加快
2.1.4 各国发展动态
2.1.5 技术研发进展
2.2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规模结构
2.2.1 行业发展格局
2.2.2 企业布局加快
2.2.3 产业发展提速
2.3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生态格局分析
2.3.1 生态格局基本架构
2.3.2 基础资源支持层
2.3.3 技术实现路径层
2.3.4 应用实现路径层
2.3.5 未来生态格局展望
2.4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区域发展动态
2.4.1 哈尔滨市
2.4.2 安徽省
2.4.3 四川省
2.4.4 上海市
2.4.5 福建省
第三章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趋势及前景预测
3.1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1.1 行业政策机遇
3.1.2 行业发展趋势
3.1.3 技术发展趋势
3.2 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3.2.1 应用前景分析
3.2.2 行业发展前景
3.2.3 投资前景广阔
3.3 人工智能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3.3.1 行业机遇及挑战
3.3.2 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章 人工智能行业确定型投资机会评估
4.1 语音识别
4.1.1 行业基本介绍
4.1.2 市场发展状况
4.1.3 竞争格局分析
4.1.4 主要品牌分析
4.1.5 投资风险分析
4.1.6 投资策略建议
4.1.7 发展方向分析
4.2 计算机视觉
4.2.1 技术环境分析
4.2.2 市场发展状况
4.2.3 企业发展动态
4.2.4 投资风险分析
4.2.5 投资策略建议
4.2.6 投资机遇分析
4.3 智能视频分析
4.3.1 系统解决方案
4.3.2 行业应用重点
4.3.3 市场发展状况
4.3.4 市场发展格局
4.3.5 重点企业分析
4.3.6 发展策略分析
第五章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风险型投资机会评估
5.1 智能机器人
5.1.1 细分行业分析
5.1.2 市场规模分析
5.1.3 竞争格局分析
5.1.4 龙头企业分析
5.1.5 市场空间预测
5.1.6 投资热点分析
5.1.7 投资风险分析
5.1.8 投资策略建议
5.2 深度学习
5.2.1 行业基本内涵
5.2.2 行业发展状况
5.2.3 龙头企业分析
5.2.4 投资风险分析
5.2.5 投资策略建议
第六章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未来型投资机会评估
6.1 虚拟个人助理
6.1.1 基本内涵分析
6.1.2 行业应用领域
6.1.3 市场发展状况
6.1.4 竞争状况分析
6.1.5 投资策略建议
6.1.6 行业发展前景
6.2 无人驾驶汽车
6.2.1 市场发展状况
6.2.2 市场竞争格局
6.2.3 龙头企业分析
6.2.4 市场规模预测
6.2.5 投资风险分析
6.2.6 投资策略建议
6.2.7 投资前景分析
第七章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资壁垒及风险预警
7.1 人工智能行业投资壁垒
7.1.1 资金壁垒
7.1.2 技术壁垒
7.1.3 认知壁垒
7.2 人工智能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7.2.1 技术风险
7.2.2 竞争风险
7.2.3 盈利风险
7.2.4 人才风险
7.3 人工智能行业项目运营风险预警
7.3.1 法律风险
7.3.2 商业风险
7.3.3 财务风险
7.3.4 融资风险
7.3.5 安全风险
图表目录
图表 人工智能产业链
图表 1990年VS2013年计算成本
图表 2005-2020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
图表 国际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人工智能
图表 美国脑计划预算
图表 超级计算机IBM Watson应用领域的拓展
图表 国内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
图表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格局的三层基本架构
图表 百度大脑的存储能力
图表 技术层的运行机制
图表 专业智能阶段的AI产业格局
图表 通用智能阶段的AI产业格局
图表 人工模拟神经元试图模仿大脑行为
图表 长期依赖问题
图表 拥有“注意力”的RNN在图像识别中的成功运用
图表 模仿人类短期工作记忆的神经图灵机
图表 人工智能的十亿用户、百亿企业、千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