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0-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行业分析及产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20-06-16
  • [报告ID] 143996
  • [关键词] 数据中心建设行业
  • [报告名称] 2020-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行业分析及产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0/6/6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新基建”有望推动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增长

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未来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业内认为,“新基建”有望引领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的强势崛起,进而推动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增长。

1、“新基建”利好数字经济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在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北京、河北、山西等13个地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截至3月1日,这些地方投资清单共包括10326个项目,其中8个地区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

在这些投资清单中,多地调整了新的投资领域。例如,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设施,发展创新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万国数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伟分析认为,未来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空间,但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据此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增城镇人口的80%将集中在19个城市群,60%将集中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7个城市群。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持续增长,推动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居住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将大幅下降。中国城市化率从1990年的26.44%持续上升到2019年的60.60%,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但远超同期印度水平。未来几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城镇化的速度将继续平稳下降,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

 “此外,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正在上升,而智慧城市建设又将对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传感器等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提出更多期待。”黄伟表示。

2、数字经济场景丰富多元化发展

突发的疫情给多个行业带来冲击,对企业而言,生产端的“复工瓶颈”正在倒逼企业提高自动化程度。企业普遍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物联网等,将工匠的生产技能及作业程序数字化,减少对传统人工的依赖。

此外,数字经济模式正在向“衣食住行”领域深度渗透。传统商品线上采买、到家服务广受追捧,新经济改变了对传统商品的需求渠道,网购渗透率进一步加深。由于疫情带来的出行不便,很多外出采买的商品改为通过线上渠道购买,推动提供及时、便捷“到家”服务的企业业务量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新经济还创造了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办公方式多样化推动云办公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宅经济”和共享经济模式,对企业的大数据运用、渠道建设、物流运输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黄伟介绍说,如今,数字经济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稳定增长日益重要,“而这种趋势在一线城市表现更为明显。”

3、数据价值凸显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支撑,也将持续驱动数据流量需求提升,进而对数据中心形成强劲的需求动力。

黄伟告诉记者,“新基建”的政策驱动将刺激数字经济规模的增长,而数字经济同样会衍生新的市场需求。“未来,政府层面有望进一步加大城市公共计算与数据存储服务中心的建设规模。”

事实上,国内云服务龙头企业阿里、腾讯、华为,均通过自建、共建与租赁方式加速部署数据中心,满足市场增量需求。例如,阿里云已经在全球14个地区部署了超过200个数据中心;腾讯已在海外16个地区部署了数据中心;华为将云业务部门升为一级部门,并计划在未来几年投入约10亿美元年度研发经费开发云数据中心产品。

 “在这种背景下,数据中心的作用日渐突出。作为数据枢纽和应用载体的数据中心,是承载着各行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保障设施,是搭建信息化平台的重要前置条件。”黄伟表示,“数据中心既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基建发展的核心IT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的腾飞起到底层支撑作用。”

当前数据资源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更多的产业通过利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电商等结构或非结构化数据资源来提取有价值信息;而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均要求构建大数据中心。

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达3698.1亿,预计2020年这一规模将增长12.7%,达到4166.8亿元;而到2025年,预计这一投资规模将达到7070.9亿元。

基于此,除了增加数据中心规模,未来还应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扶植优秀企业。黄伟进一步表示,“例如,鼓励运营商和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合作,提高数据中心建设和资本使用效率;支持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等。”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数据中心建设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数据中心建设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数据中心建设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数据中心建设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中心建设。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中心建设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中心建设。

 

 


报告目录
2020-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行业分析及产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第一章 2018-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宏观经济环境
1.1.1 宏观经济概况
1.1.2 对外经济分析
1.1.3 工业运行情况
1.1.4 固定资产投资
1.1.5 转型升级态势
1.1.6 宏观经济展望
1.2 政策支持环境
1.2.1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1.2.2 数据中心政策体系概述
1.2.3 区域数据中心政策限制
1.2.4 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
1.2.5 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
1.2.6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标准
1.2.7 其他利好性政策分析
1.3 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1.3.1 数字经济的构成
1.3.2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1.3.3 互联网普及水平分析
1.3.4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第二章 2018-2020年数据中心建设需求背景
2.1 大数据产业发展背景
2.1.1 市场发展阶段
2.1.2 产业驱动力量
2.1.3 行业发展规模
2.1.4 百强企业统计
2.2 大数据来源分析
2.2.1 大数据的来源渠道
2.2.2 中国数据资源优势
2.2.3 数据资源开放情况
2.2.4 数据资源获取难度
2.3 数据中心需求规模分析
2.3.1 全球数据规模产生量
2.3.2 大数据储量规模分析
2.3.3 数据中心供需差距
2.3.4 数据规模增长趋势
2.4 数据中心需求态势分析
2.4.1 数据资产价值放大
2.4.2 资源共享需求趋势
2.4.3 数据云化趋势
2.5 数据中心需求主体分析
2.5.1 传统企业
2.5.2 电信运营商
2.5.3 互联网提供商
2.5.4 政府灾备中心
第三章 2018-2020年全球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分析
3.1 全球数据中心发展综述
3.1.1 数据中心等级划分
3.1.2 全球市场发展历程
3.1.3 数据中心市场规模
3.1.4 数据中心建设规模
3.1.5 数据中心企业格局
3.2 美国
3.2.1 行业发展历程
3.2.2 政策体系分析
3.2.3 投资规模分析
3.2.4 行业区域分布
3.2.5 运营模式分析
3.2.6 产业发展启示
3.3 欧洲
3.3.1 数据中心发展综况
3.3.2 数据中心区域分布
3.3.3 英国数据中心市场
3.3.4 最佳投建位置调查
3.3.5 节能项目研究动态
3.3.6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3.4 日本
3.4.1 大数据市场规模
3.4.2 政府支持产业发展
3.4.3 数据中心发展综况
3.4.4 典型数据中心分析
3.4.5 未来投资规模预测
3.5 印度
3.5.1 数据中心市场发展综况
3.5.2 数据中心项目合作动态
3.5.3 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章 2018-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分析
4.1 数据中心产业链分析
4.1.1 产业链上游
4.1.2 产业链中游
4.1.3 产业链下游
4.1.4 产业链相关企业
4.2 数据中心建设发展综述
4.2.1 相关标准
4.2.2 等级分类
4.2.3 行业价值
4.2.4 演变历程
4.2.5 竞争格局
4.2.6 地理分布
4.2.7 建设原则
4.3 2018-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运行情况
4.3.1 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分析
4.3.2 数据中心企业数量规模
4.3.3 数据中心基架建设状况
4.3.4 数据中心区域发展格局
4.4 2018-2020年中国第三方数据中心市场分析
4.4.1 产业链分析
4.4.2 市场发展特点
4.4.3 投资壁垒分析
4.4.4 市场竞争态势
4.4.5 市场发展的问题
4.5 2018-2020年中国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分析
4.5.1 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建设
4.5.2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意见
4.5.3 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占比
4.5.4 数据中心能效指标分析
4.5.5 IDC节能降耗通用原则
4.5.6 数据中心主要节能技术
4.5.7 数据中心节能案例分析
4.6 数据中心转型驱动因素
4.6.1 颠覆性技术的发展
4.6.2 支持业务的增长
4.6.3 电力成本控制需求
4.6.4 安全节能的法规要求
4.7 数据中心产业发展问题及挑战
4.7.1 可靠性和可用性不足
4.7.2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4.7.3 专业化运维水平不高
4.7.4 能耗成本居高不下
4.7.5 数据中心绩效评估困难
4.8 数据中心建设发展建议
4.8.1 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4.8.2 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建议
4.8.3 数据中心建设保障措施
4.8.4 数据中心布局优化策略
第五章 2018-2020年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分析
5.1 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综况
5.1.1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定义
5.1.2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构成
5.1.3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IDC的对比
5.1.4 流量增长影响云计算数据中心
5.2 2018-2020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运行情况
5.2.1 云计算服务的类型
5.2.2 云计算产业链结构
5.2.3 云计算产业发展规模
5.2.4 云计算市场竞争格局
5.2.5 云计算产业壁垒分析
5.2.6 云计算服务商业模式
5.2.7 云计算产业相关政策
5.3 云计算的发展对数据中心产业的影响及作用
5.3.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3.2 优化市场解决方案
5.3.3 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5.4 2018-2020年云计算数据中心在产业中的应用
5.4.1 金融行业
5.4.2 制造行业
5.4.3 医疗行业
5.4.4 公共云服务商
5.5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实施分析
5.5.1 建设阶段划分
5.5.2 准备阶段
5.5.3 实施阶段
5.5.4 管理阶段
5.5.5 优化阶段
5.6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5.6.1 用户认识不足
5.6.2 应用移植风险
5.6.3 安全性和可靠性
5.7 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5.7.1 整体发展展望
5.7.2 产业发展方向
5.7.3 发展趋势分析
5.7.4 投资增长预测
第六章 2018-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6.1 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情况
6.1.1 竞争主体分类
6.1.2 市场竞争格局
6.1.3 民营企业布局
6.1.4 电信运营商布局
6.1.5 服务商竞争分析
6.2 基础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建设竞争
6.2.1 数据中心建设规划
6.2.2 云数据中心建设提速
6.2.3 “云网融合”趋势
6.3 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建设竞争动态
6.3.1 数据中心建设模式
6.3.2 数据中心建设方向
6.4 网络中立的数据中心服务商数据中心市场竞争分析
6.4.1 业务竞争优势
6.4.2 行业进入门槛
6.4.3 未来发展趋势
第七章 2018-2020年数据中心建设结构及技术介绍
7.1 数据中心逻辑架构
7.1.1 应用架构
7.1.2 数据架构
7.1.3 执行架构
7.1.4 基础架构
7.1.5 运维架构
7.2 数据中心网络结构的转变
7.2.1 三层网络结构
7.2.2 EoR和MoR网络结构
7.2.3 TOR网络结构
7.2.4 二层网络结构
7.3 数据中心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
7.3.1 技术发展
7.3.2 需求变化
7.4 云计算数据中心关键技术介绍
7.4.1 虚拟化技术
7.4.2 弹性伸缩和动态调配
7.4.3 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交换和事件处理
7.4.4 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访问
7.4.5 智能化管理监控
7.4.6 并行计算框架
7.4.7 多租赁与按需计费
7.5 数据中心前沿技术介绍
7.5.1 量子通信技术
7.5.2 边缘计算技术
第八章 2018-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区域发展分析
8.1 2018-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区域格局
8.1.1 区域集中度分析
8.1.2 典型产业集群分布
8.1.3 一线城市IDC价值高
8.1.4 二三线城市发展加速
8.1.5 富能源地区成新选择
8.2 上海市
8.2.1 发展驱动因素
8.2.2 建设规模分析
8.2.3 建设动态分析
8.2.4 发展规划要点
8.3 北京市
8.3.1 大数据发展状况
8.3.2 数据中心规模状况
8.3.3 主要数据中心介绍
8.3.4 数据中心节能措施
8.3.5 重点绿色数据中心
8.4 广东省
8.4.1 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
8.4.2 数据中心产业联盟成立
8.4.3 粤东数据中心分析
8.4.4 开普勒华南数据中心
8.5 贵州省
8.5.1 大数据产业运行状况
8.5.2 数据中心建设优势
8.5.3 数据中心建设布局
8.5.4 数据中心项目动态
8.6 宁夏自治区
8.6.1 大数据产业应用综况
8.6.2 数据中心建设成就
8.6.3 数据中心项目动态
8.7 其他地区
8.7.1 锦州市
8.7.2 天津市
8.7.3 河南省
8.7.4 青海省
8.7.5 四川省
8.7.6 福建省
8.7.7 内蒙古自治区
第九章 2018-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运营分析
9.1 传统数据中心的业务模式
9.1.1 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
9.1.2 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
9.2 数据中心的运营模式对比
9.2.1 运营模式分类
9.2.2 运营特点比较
9.2.3 盈利能力对比
9.3 数据中心基础和增值服务分析
9.3.1 服务结构划分
9.3.2 基础服务规模
9.3.3 增值服务规模
9.4 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行成本分析
9.4.1 建设周期
9.4.2 成本概况
9.4.3 建设成本
9.4.4 运营成本
9.4.5 共有云成本
9.5 数据中心能耗效率情况
9.5.1 能耗评估分析
9.5.2 合理利用中心设备
9.5.3 硬软件虚拟化利用
9.5.4 数据中心设备布局
9.5.5 加强设备电力管理
9.6 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
9.6.1 模块化部署方式
9.6.2 数据中心工程产品化
9.6.3 数据中心功能模块化
9.6.4 数据中心部署更新快
第十章 中国数据中心建设选址分析
10.1 数据中心建设选址概况
10.1.1 数据中心建设选址因素
10.1.2 数据中心建设地区布局
10.1.3 数据中心建设选择原则
10.2 地理环境
10.2.1 概况
10.2.2 地质灾害
10.2.3 洪水灾害
10.2.4 地震灾害
10.3 能源供给
10.3.1 概况
10.3.2 水费价格
10.3.3 电费价格
10.4 经济发展
10.4.1 城市综合发展指数
10.4.2 总部经济发展能力
10.4.3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
10.4.4 互联网综合发展指数
10.5 气候条件
10.5.1 概况
10.5.2 气候状况
10.5.3 空气质量
10.6 其他影响因素
10.6.1 人才聚集
10.6.2 城市安全
第十一章 2018-2020年国外数据中心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11.1 亚马逊
11.1.1 企业发展概况
11.1.2 财务运行状况
11.1.3 企业发展实力
11.1.4 平台大数据应用
11.1.5 数据中心芯片研发
11.1.6 数据中心项目动态
11.2 谷歌
11.2.1 企业发展概况
11.2.2 企业经营情况
11.2.3 数据中心投资布局
11.2.4 倡导绿色数据中心
11.3 微软
11.3.1 企业发展概况
11.3.2 企业经营情况
11.3.3 数据中心布局动态
11.3.4 建设海底数据中心
11.4 Facebook
11.4.1 企业发展概况
11.4.2 企业经营情况
11.4.3 数据中心发展布局
11.4.4 典型数据中心介绍
11.4.5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11.4.6 数据中心项目动态
11.5 Equinix
11.5.1 企业发展概况
11.5.2 企业经营情况
11.5.3 数据中心布局规模
11.5.4 数据中心收购动态
第十二章 2016-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12.1 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1.1 企业发展概况
12.1.2 数据中心布局
12.1.3 项目合作动态
12.1.4 经营效益分析
12.1.5 业务经营分析
12.1.6 财务状况分析
12.1.7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1.8 数据中心生态圈
12.1.9 公司发展战略
12.1.10 未来前景展望
12.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企业研发投入
12.2.3 企业资本动态
12.2.4 经营效益分析
12.2.5 业务经营分析
12.2.6 财务状况分析
12.2.7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2.8 公司发展战略
12.2.9 未来前景展望
12.3 世纪互联(21Vianet Group)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企业经营状况
12.3.3 数据中心层次
12.3.4 数据中心建设
12.3.5 项目动态分析
12.4 中国电信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企业经营状况
12.4.3 大数据产业布局
12.4.4 数据中心项目动态
12.5 中国移动
12.5.1 企业发展概况
12.5.2 企业经营状况
12.5.3 大数据发展优势
12.5.4 数据中心建设动态
12.5.5 香港数据中心部署
12.6 中国联通
12.6.1 企业发展概况
12.6.2 数据中心节能技术
12.6.3 数据中心设备采购
12.6.4 数据中心项目动态
12.6.5 经营效益分析
12.6.6 业务经营分析
12.6.7 财务状况分析
12.6.8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6.9 公司发展战略
12.6.10 未来前景展望
12.7 华为
12.7.1 企业发展概况
12.7.2 企业发展布局
12.7.3 数据中心布局
12.7.4 项目发展进程
12.7.5 企业经营状况
12.7.6 主营业务分析
12.7.7 公司发展战略
12.7.8 未来前景展望
12.8 阿里巴巴
12.8.1 企业发展概况
12.8.2 企业经营状况
12.8.3 大数据技术架构
12.8.4 数据中心项目动态
12.8.5 企业海外布局动态
12.9 腾讯
12.9.1 企业发展概况
12.9.2 企业经营状况
12.9.3 腾讯大数据平台
12.9.4 典型数据中心项目
12.9.5 数据中心节能技术
第十三章 数据中心建设投资分析及投资建议
13.1 大数据产业投资分析
13.1.1 产业投资环境
13.1.2 产业投资象项
13.1.3 产业投资热点
13.1.4 产业投资规划
13.2 数据中心行业投资分析
13.2.1 市场并购案例
13.2.2 企业投资合作
13.2.3 外资布局动态
13.2.4 行业投资热点
13.2.5 IT市场投资机会
13.3 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投资动态分析
13.3.1 投资项目综述
13.3.2 投资区域分布
13.3.3 投资模式分析
13.3.4 典型投资案例
13.3.5 投资动态分析
13.4  数据中心建设投资价值评估及建议
13.4.1 市场进入时机判断
13.4.2 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3.4.3 行业投资风险提示
13.4.4 行业投资发展建议
第十四章 数据中心投资建设典型项目案例分析
14.1 凤凰新港数据中心投资项目
14.1.1 项目基本概况
14.1.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4.1.3 项目资金筹措
14.1.4 项目效益分析
14.1.5 项目投资风险
14.1.6 风险管控措施
14.2 忠德粤桂云数据中心投资项目
14.2.1 项目签署概况
14.2.2 项目合同主体
14.2.3 项目主要内容
14.2.4 项目影响分析
14.2.5 项目风险提示
14.3 医学大数据中心合作建设项目
14.3.1 项目基本情况
14.3.2 项目主要内容
14.3.3 项目合作影响
14.3.4 项目风险提示
14.4 南京楷德悠云数据中心项目
14.4.1 项目基本情况
14.4.2 项目影响分析
14.4.3 项目进展情况
14.4.4 项目投资风险
14.4.5 项目风险应对
第十五章 2020-2024年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5.1 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15.1.1 数据中心需求前景预测
15.1.2 数据中心市场发展潜力
15.1.3 数据中心未来发展方向
15.2 数据中心未来发展趋势
15.2.1 现代化
15.2.2 模块化
15.2.3 自动化
15.2.4 整合趋势
15.2.5 稳定和安全
15.2.6 虚拟化和云计算
15.2.7 绿色节能趋势
15.3  2020-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预测分析
15.3.1 2020-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5.3.2 2020-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附录
附录一:《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
附录二:《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4-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 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3 2019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4 2014-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5 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6 2018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7 2018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8 2018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图表9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至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10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图表11 2018-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12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图表13 2014-2018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图表14 201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图表15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16 201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累计同比)
图表17 中国数据中心政策
图表18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
图表19 数字经济的构成
图表20 2016-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图表21 2016-2019年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图表22 2018、2019年固定互联网宽带各接入速率用户占比
图表23 2014-2019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发展情况
图表24 2014-2019年移动电话基站发展情况
图表25 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动力
图表26 中国大数据市场发展阶段
图表27 2015-2018年大数据市场产值图
图表28 2019年大数据企业投资价值百强榜
图表29 中国大数据产业链数据源细分
图表30 中国大数据资源SWOT分析
图表31 2019年省级数林分布
图表32 2013-2018年全球大数据储量
图表33 2018年全球大数据储量区域分布
图表34 国际数据中心等级划分
图表35 全球IDC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表36 全球各国大型数据中心规模分布
图表37 美国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发展阶段
图表38 2011-2018年美国数据中心投资规模统计情况
图表39 美国数据中心运营商之间数据交互服务模式
图表40 欧洲大型数据中心
图表41 荷兰数据中心分布情况
图表42 欧洲投建数据中心的最佳位置基准调查结果
图表43 2014-2020年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
图表44 2018-2022年日本数据中心投资规模预测
图表45 数据中心产业链
图表46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链相关企业名录
图表47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链相关企业名录(续一)
图表48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链相关企业名录(续二)
图表49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链相关企业名录(续三)
图表50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链相关企业名录(续四)
图表51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链相关企业名录(续五)
图表52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链相关企业名录(续六)
图表53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链相关企业名录(续七)
图表54 2009-2019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