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2019年,在国内国际多重变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新经济发展迈进了历史的拐点期。而在这一进程中,撬动中国政策、产业、市场等全要素发生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象征,就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科创型企业成长壮大,成为了新经济中新动能的核心推进器。
5月31日,由科技部中国风投委、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金融界主办、中国母基金联盟联合主办的“金融界2019价值发现嘉年华暨第二届中国企业价值发展论坛”在深圳召开。在此次论坛中,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对外公布了其“Z3”上市公司量化评价体系下年度重磅产品——《数说高质量II:中资上市公司在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比较研究》。据了解,该报告是金融界站在科创大潮背景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核心,推出的第二份以量化评价战略新兴产业中,中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情况的综合报告类产品。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期,各国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市场的重点突破领域。因此,在报告中运用了单独的章节对这一产业进行了量化研究与深度分析。
报告中指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行业集合。其中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五大细分领域。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政府网站
从全球发展格局来看,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发达国家各有优势。其中,美国目前在航空航天、卫星及应用装备、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均处于顶端地位;俄罗斯在航空和卫星等领域具有优势;日本在精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表等众多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韩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领先。近年来,这些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力图以技术优化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利用高端制造保持产业优势,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抢占产业链高端市场地位。
尽管与拥有数百年工业化历史的欧美发达地区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整体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总体上并不依赖于国外。
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如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蛟龙”载人深潜器取得重大突破;中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复兴号”动车组运营时速达到35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400公里;2019年中国首架大型双发长航时CU42无人机成功首飞;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二号01星成功发射;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创造了世界半潜式平台之最等。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2018年赛迪智库发布的《2019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展望系列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8%和8.6%,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4和2.2个百分点。其中,以海洋工程装备为例,2018年,我国造船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36.3%、35.4%和35.8%,其中新接订单居第二位,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位居第一;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例,2018年1~10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85万台(套),同比增长8.7%。另据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约9.2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66%,到2022年将达到20.7万亿元。
整体而言,虽然近期中美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摩擦不断增多,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重大不确定因素。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产业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报告目录
2020-2024年中国高端装备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与产业供需格局研究分析报告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http://www.reporthb.com/
第一章 行业视点
1.1 行业投资要点
1.2 报告研究思路
第二章 高端装备行业概念界定及产业链分析
2.1 高端装备行业定义及分类
2.1.1 高端装备行业定义
2.1.2 高端装备行业分类
2.2 高端装备行业特点及模式
2.2.1 高端装备行业地位及影响
2.2.2 高端装备行业发展特征
2.2.3 高端装备行业经营模式
2.3 行业产业链分析
2.3.1 产业链结构
2.3.2 上下游行业影响
第三章 高端装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1 国外高端装备行业发展分析
3.1.1 全球市场格局
3.1.2 国外技术动态
3.1.3 国外经验借鉴
3.1.4 中外发展差异
3.2 中国高端装备行业规模结构
3.2.1 行业经济规模
3.2.2 市场结构分析
3.2.3 区域布局状况
3.3 中国高端装备行业供需状况
3.3.1 行业供给状况
3.3.2 行业需求状况
3.3.3 供需平衡分析
3.4 中国高端装备行业区域格局
3.4.1 华北地区
3.4.2 华东地区
3.4.3 华中地区
3.4.4 华南地区
3.4.5 西南地区
3.4.6 西北地区
第四章 中国高端装备行业市场趋势及前景预测
4.1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1.1 行业发展机遇
4.1.2 行业发展趋势
4.1.3 技术发展趋势
4.2 行业需求预测分析
4.2.1 应用领域展望
4.2.2 未来需求态势
4.2.3 未来需求预测
4.3 对“十四五”高端装备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4.3.1 行业影响因素
4.3.2 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章 高端装备行业确定型投资机会评估
5.1 航空装备制造业
5.1.1 市场发展状况
5.1.2 竞争格局分析
5.1.3 龙头企业分析
5.1.4 行业盈利性分析
5.1.5 市场空间分析
5.1.6 投资风险分析
5.1.7 投资策略建议
5.2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
5.2.1 市场发展状况
5.2.2 竞争格局分析
5.2.3 龙头企业分析
5.2.4 行业盈利性分析
5.2.5 市场空间分析
5.2.6 投资风险分析
5.2.7 投资策略建议
5.3 数控系统行业
5.3.1 市场发展状况
5.3.2 竞争格局分析
5.3.3 龙头企业分析
5.3.4 行业盈利性分析
5.3.5 市场空间分析
5.3.6 投资风险分析
5.3.7 投资策略建议
第六章 中国高端装备行业风险型投资机会评估
6.1 卫星导航行业
6.1.1 市场发展状况
6.1.2 竞争格局分析
6.1.3 龙头企业分析
6.1.4 行业盈利性分析
6.1.5 市场空间分析
6.1.6 投资风险分析
6.1.7 投资策略建议
6.2 机器人行业
6.2.1 市场发展状况
6.2.2 竞争格局分析
6.2.3 龙头企业分析
6.2.4 行业盈利性分析
6.2.5 市场空间分析
6.2.6 投资风险分析
6.2.7 投资策略建议
6.3 新型传感器及系统行业
6.3.1 市场发展状况
6.3.2 竞争格局分析
6.3.3 龙头企业分析
6.3.4 行业盈利性分析
6.3.5 市场空间分析
6.3.6 投资风险分析
6.3.7 投资策略建议
第七章 中国高端装备行业未来型投资机会评估
7.1 智能控制系统行业
7.1.1 市场发展状况
7.1.2 竞争格局分析
7.1.3 龙头企业分析
7.1.4 行业盈利性分析
7.1.5 市场空间分析
7.1.6 投资风险分析
7.1.7 投资策略建议
7.2 精密仪器行业
7.2.1 市场发展状况
7.2.2 竞争格局分析
7.2.3 龙头企业分析
7.2.4 行业盈利性分析
7.2.5 市场空间分析
7.2.6 投资风险分析
7.2.7 投资策略建议
第八章 中国高端装备行业投资壁垒及风险预警
8.1.1 高端装备行业投资壁垒
8.1.2 政策壁垒
8.1.3 资金壁垒
8.1.4 技术壁垒
8.1.5 贸易壁垒
8.1.6 地域壁垒
8.2 高端装备行业投资外部风险预警
8.2.1 政策风险
8.2.2 资源风险
8.2.3 环保风险
8.2.4 产业链风险
8.2.5 相关行业风险
8.3 高端装备行业投资内部风险预警
8.3.1 技术风险
8.3.2 价格风险
8.3.3 竞争风险
8.3.4 盈利风险
8.3.5 人才风险
8.3.6 违约风险
8.4 高端装备行业项目运营风险预警
8.4.1 法律风险
8.4.2 商业风险
8.4.3 管控风险
8.4.4 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