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自动化,也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强调以大规模定制模式带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的软件化、云化、赋能的能力让复制迭代更快。中国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大,并形成了4大聚集区,其中鲁苏沪粤浙智能制造产业较为领先领先。
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大
当前全球各国都将制造业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智能制造已成为高端制造业竞争的主战场。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将近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
智能制造产业分布
智能制造产业市场潜力大,各地争相抢占智能制造高地。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形成了4大聚集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4大智能制造聚集区各具特色。
环渤海地区:依托地区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核心区域”与“两翼”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北京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等软件领域优势突出。
长三角地区: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相对平衡。
珠三角地区:加快机器换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主阵地。其中,广州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建设,深圳重点打造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产业制造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及创新服务基地。
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尚处于自动化阶段,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以先进激光产业为智能制造发展的“新亮点”,发展出了技术领先、特色突出的先进激光产业。
鲁苏沪粤浙智能制造领先
据《中国智能化发展指数报告》,山东、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占据全国智能制造指数前五。
今年山东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实施智能制造“1+N”提升行动,加快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及装备深度应用,年内培育50家左右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据悉,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培养高水平智能制造专业技术人才,山东省级财政今年安排资金3000万元,支持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高标准建设山东省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江苏制造业规模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处于第一方阵。截至去年年底,江苏省累计创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728家,分布在26个行业。其中,苏州以267家领先全省。到今年7月,江苏省共有816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分布在45个行业,南京以123家领先全省。无论是智能车间,还是两化融合,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均是重点行业。
上海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海发布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1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将突破1300亿元,其中机器人及系统集成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报告目录
2020-2024年四川省智能制造产业投资环境评估分析报告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http://www.reporthb.com/
第一章 四川省智能制造产业面临的经济环境
1.1 2017-2019年四川省经济运行状况
1.1.1 生产总值规模
1.1.2 产业结构分析
1.1.3 地区经济运行
1.1.4 经济发展版图
1.2 2017-2019年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分析
1.2.1 工业增加值
1.2.2 工业运行特点
1.2.3 企业运营状况
1.3 2017-2019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3.1 固定资产投资综况
1.3.2 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1.3.3 国企固定资产投资
1.4 2017-2019年四川省内需环境分析
1.4.1 消费品零售总额
1.4.2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
1.4.3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1.5 2017-2019年四川省外贸环境分析
1.5.1 对外投资状况
1.5.2 进出口规模
1.5.3 进出口特点
1.5.4 自贸区发展分析
1.5.5 服务贸易发展
1.5.6 “一带一路”机遇
第二章 四川省智能制造产业面临的政策环境
2.1 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
2.1.1 发展基础
2.1.2 发展背景
2.1.3 总体要求
2.1.4 发展目标
2.1.5 任务重点
2.1.6 保障措施
2.2 四川省智能制造行业相关政策解读
2.2.1 产业结构升级政策
2.2.2 工业信息化发展政策
2.2.3 工业技术改造意见
2.2.4 工业绿色制造体系
2.2.5 “互联网+制造”方案
2.2.6 智能制造实施意见
2.3 主要城市智能制造政策解读
2.3.1 成都市
2.3.2 绵阳市
2.3.3 德阳市
2.3.4 自贡市
2.3.5 攀枝花市
第三章 四川省智能制造产业面临的社会环境
3.1 地理环境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城市区划
3.2 资源环境
3.2.1 水资源
3.2.2 土地资源
3.2.3 能源资源
3.2.4 矿产资源
3.2.5 生物资源
3.3 生态环境
3.3.1 生态环境状况
3.3.2 城市空气质量
3.3.3 水环境质量
3.3.4 声环境质量
3.3.5 辐射环境
3.4 人口环境
3.4.1 人口总量
3.4.2 人口结构
3.4.3 人口规划
3.4.4 教育培训
3.4.5 就业状况
第四章 2017-2019年四川省智能制造产业链分析
4.1 智能制造产业链结构
4.2 产业链上游——电子信息产业
4.2.1 区域产业规模
4.2.2 产品贸易状况
4.2.3 区域产业热点
4.2.4 区域产业集群
4.3 产业链下游——智能化应用领域
4.3.1 智慧城市
4.3.2 智能交通
4.3.3 智能家居
4.3.4 智慧医疗
4.3.5 智慧环保
4.3.6 智慧旅游
第五章 2017-2019年四川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5.1 2017-2019年四川省制造产业运行状况
5.1.1 产业发展回顾
5.1.2 产业发展地位
5.1.3 产业发展规模
5.1.4 产业创新试点
5.2 2017-2019年四川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态势
5.2.1 产业发展阶段
5.2.2 产业布局加快
5.2.3 发展路径分析
5.2.4 智能改造方向
5.2.5 行业形势分析
5.3 2017-2019年四川省智能制造产品产量数据
5.3.1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分析
5.3.2 集成电路产量分析
5.3.3 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析
第六章 2017-2019年四川省智能制造重点领域发展分析
6.1 四川机器人产业
6.1.1 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
6.1.2 医疗机器人应用状况
6.1.3 机器人产业园项目
6.2 四川3D打印产业
6.2.1 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
6.2.2 3D打印产业发展挑战
6.2.3 3D打印产业发展举措
6.3 四川无人机产业
6.3.1 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
6.3.2 无人机产业发展新规
6.3.3 四川无人机融资动态
6.4 四川智能汽车产业
6.4.1 汽车产业发展规模现状
6.4.2 智能汽车产业合作项目
6.4.3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机遇
第七章 2017-2019年四川省重点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7.1 成都市
7.1.1 产业发展优势
7.1.2 产业集群发展
7.1.3 智造中心成立
7.2 绵阳市
7.2.1 产业发展成就
7.2.2 产业发展现状
7.2.3 产业示范基地
7.2.4 产业支持政策
7.2.5 未来发展目标
7.3 自贡市
7.3.1 产业发展现状
7.3.2 航空产业园区
7.3.3 产业园区项目
7.4 广元市
7.4.1 产业发展规模
7.4.2 产业转型升级
7.4.3 产业相关政策
7.5 德阳市
7.5.1 产业发展地位
7.5.2 产业发展现状
7.5.3 产业补贴扶持
7.5.4 产业发展项目
7.5.5 重视产品质量
第八章 2016-2019年四川省重点智能制造企业经营分析
8.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经营效益分析
8.1.3 业务经营分析
8.1.4 财务状况分析
8.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1.6 公司发展战略
8.1.7 未来前景展望
8.2 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经营效益分析
8.2.3 业务经营分析
8.2.4 财务状况分析
8.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2.6 公司发展战略
8.2.7 未来前景展望
8.3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经营效益分析
8.3.3 业务经营分析
8.3.4 财务状况分析
8.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3.6 公司发展战略
8.3.7 未来前景展望
8.4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财务状况分析
8.4.3 智能生产状况
8.5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公司经营范围
8.5.3 智能制造实力
8.5.4 企业发展动态
8.6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8.6.1 企业发展概况
8.6.2 智能制造实力
8.6.3 智能制造项目
8.6.4 项目资金支持
第九章 四川省智能制造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9.1 投资机遇分析
9.1.1 国家战略机遇
9.1.2 政策支持机遇
9.1.3 替代进口机遇
9.1.4 消费升级机遇
9.1.5 产业投资机遇
9.1.6 产业转型机遇
9.2 投资风险预警
9.2.1 资金风险
9.2.2 研发风险
9.2.3 产能风险
9.2.4 标准风险
9.2.5 人才风险
9.3 投资策略建议
9.3.1 纵向整合及网络化
9.3.2 价值链横向整合
9.3.3 全生命周期数字化
9.3.4 技术应用的指数式增长
第十章 四川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10.1 智能制造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0.1.1 行业发展趋势
10.1.2 产业发展前景
10.1.3 未来政策导向
10.2 四川省智能制造产业前景展望
10.2.1 智能制造发展机遇
10.2.2 产业发展相关规划
10.2.3 产业转型升级战略
图表目录
图表 2011-2018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
图表 2011-2018年四川省三次产业增长值占GDP比重
图表 四川省各市(州)主要经济指标
图表 四川省各市(州)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表 四川省全部工业增加值
图表 2018年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 2018年四川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图表 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表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表 四川省进口额和出口额
图表 2020年和2025年四川省制造业主要指标
图表 中国制造2025德阳市实施方案指标体系
图表 四川省行政区划
图表 四川省21市州2015-2016年生态环境质量EI值对比
图表 四川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级别占比
图表 四川省21个城市对全省PM2.5平均浓度的污染负荷
图表 四川省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图表 四川省各功能区监测点次达标率与上年同期比较
图表 四川省常住人口规模
图表 智能制造产业链结构
图表 2018年城市智能交通千万项目市场规模
图表 旅游业发展阶段
图表 中国的旅游信息化建设阶段
图表 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西部省市制造业企业数量排名
图表 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西部省市制造业企业注册资本排名
图表 各时期四川省月均新增制造业企业数量
图表 各时期四川省月均新增制造业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规模
图表 全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分省市统计表
图表 2016-2018年四川省集成电路产量趋势图
图表 2017年四川省集成电路产量数据
图表 2018年四川省集成电路产量数据
图表 2019年四川省集成电路产量数据
图表 2016-2018年四川省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趋势图
图表 2017年四川省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数据
图表 2018年四川省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数据
图表 2019年四川省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数据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 2018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 2018年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 2016-2019年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 2016-2019年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 2016-2019年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 2016-2019年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 2018年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 2016-2019年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 2016-2019年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 2016-2019年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 2016-2019年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 2016-2019年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 2014-2018年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 2014-2018年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 2010-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
图表 2010-2018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