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0-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需求预测及产业供需格局预测分析报告
2019-12-16
  • [报告ID] 140071
  • [关键词] 人工智能芯片
  • [报告名称] 2020-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需求预测及产业供需格局预测分析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19/12/22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1、全球AI芯片产业尚处于“婴儿期” 未来发展仍需找准突破点

作为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的基石,AI芯片近年来发展迅猛,众多企业纷纷布局。然而,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业界人士表示,当前AI芯片发展看似火热,其实全球AI芯片产业尚处于“婴儿期”,未来发展仍需找准突破点。

2、AI芯片需求广阔迎来爆发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普及应用,人工智能对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CPU架构无法满足深度学习对算力的需求,因此,具有海量数据并行计算能力、能够加速计算处理的人工智能芯片应运而生。

近年来,AI芯片产业发展迅猛,众多企业纷纷布局。结合应用场景和功能划分来看,AI芯片设计可分为云端训练、云端推断、终端推断三部分。其中云端训练芯片主要以英伟达的GPU为主,新入竞争者是谷歌的TPU,深耕FPGA的企业包括XILINX、英特尔。在云端推断方面,各企业呈现出百家争鸣局面,代表企业有AMD、谷歌、英伟达、百度、寒武纪等。在终端推断方面,移动终端、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需求逐渐爆发,布局企业包括传统芯片巨头和初创企业,如高通、华为海思、地平线、寒武纪、云知声等。

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企业的商业模式分为IP设计、芯片设计代工、芯片设计三种类型。IP设计相对于芯片设计是在更顶层的产业链位置,以IP核授权收费为主;芯片设计代工和制造业的代工一样,提供代工设计服务的企业,并不能再产品上贴上自己的标签,也不能对外宣布该产品为自己设计的芯片;大部分的人工智能新创企业是以芯片设计为主,但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企业会进入传统芯片企业的产品领域,如寒武纪与英伟达竞争服务器芯片市场、地平此案与英伟达及恩智浦竞争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其余是在物联网场景上布局(如提供语音辨识芯片的云知声、提供人脸辨识芯片的中星微电子、提供边缘计算芯片的耐能科技)。

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近两年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仅仅达16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增长至33亿元,同比增长75%。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达45.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7.1%。并预测至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了75.1亿元,同比增长33.9%。

在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公有云、私有云、数据中心等建设的拉动下,2018年中国云端训练芯片市场份额达到51.3%。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依然以云端训练芯片为主,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应用需求不断落地,未来本地化运算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之一,终端推断芯片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来看,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稳居中国AI芯片区域市场三甲,是中国AI芯片市场发展最为领先的区域,市场总体规模占据全国领先位置;在市场增速方面,随着西部地区加快投入大数据中心建设,西南、西北地区的云端AI 芯片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爆发,使得以基础层为核心的AI芯片受到资本的广泛关注。最近一年多来,寒武纪、燧原科技、比特大陆、地平线等多家厂商宣布获得融资消息。获得投融资的厂商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AI芯片技术研发水平,并加速AI芯片产品规模商业化,增强市场对其未来收益的预期。

从融资轮次角度看:截至2018年底,以AI芯片设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中,有20家参与了融资活动。其中有4家企业融资轮次位于A轮之前,11家企业位于A轮融资阶段,3家企业位于B轮融资阶段,2家企业位于C轮融资阶段之后。

从融资金额大小角度看:截至2018年底,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企业融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但仅有3家企业融资总金额超过2亿美元,分别是比特大陆、地平线与寒武纪;有2家企业融资总额在5000万美元到2亿美元之间,分别是熠知电子和触景无限;其余15家企业的融资总金额都在5000万美元以下。

不过,赛迪顾问总裁孙会峰表示:“当前,中国乃至全球AI芯片产业仍处于产业化早期阶段”。他说,随着5G、物联网时代来临,预计未来三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仍将保持50%以上增长速度,到2021年将达到305.7亿元。另外,以边缘计算为主的AI芯片将迎来一轮投资热潮。

 “近年来,我国在芯片和软件领域攻克了一些关键技术难关,为人工智能芯片创新奠定了好的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信部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聚焦在几个方面,其中之一即聚焦核心技术,围绕人工智能芯片、算法、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技术发展,加大资源投入。

3、喧嚣背后市场痛点犹存

AI芯片已成为中外科技企业竞争的焦点之一,以至于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用“无产业不AI,无应用不AI,无芯片不AI”这样的话语描述当下的人工智能热潮。

在市场格局上,作为传统芯片巨头,英伟达目前占据着AI芯片市场的霸主地位。通过积极布局,高通在移动领域的AI芯片市场拥有较强的话语权。阿里巴巴、亚马逊在AI芯片领域的布局也已初见雏形。如寒武纪、地平线、比特大陆等其他 AI芯片初创企业的发展前景同样值得期待。

在专家看来,随着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以其高端的新兴技术、巨大的商业价值、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庞大的产业空间,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伴随着人工智能各种应用场景的普及与发展,海量多维的数据将在云端以及边缘侧展开大量处理计算,芯片也面临更加广泛以及多样化的需求,这对AI芯片的计算架构、运算能力、场景与算法适用性、安全可控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目前,AI芯片技术主流路径有GPU、FPGA、ASIC等,其中GPU、FPGA是较为成熟的芯片架构,ASIC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专用芯片。GPU架构的芯片能满足深度学习大量计算需求,释放人工智能的潜能,但缺点在于功耗较高;FPGA架构的芯片具有足够的计算能力、较低试错成本和足够的灵活性,缺点在于价格较高、编程复杂;ASIC架构的芯片能够在特定功能上进行强化,具有更高的处理速度和更低能耗,但缺点是成本高,有用量足够大时才能够降低成本,而且由于是定制化,可复制性一般。

据计算机视觉公司云从科技副总裁张立介绍,传统芯片企业通常更关注是如何把芯片做成通用化,以支持各种不同应用场景。但这样的通用化,在AI场景落地时会遇到问题,比如公司对AI芯片考虑较多的是单位功耗,而芯片企业对功耗要求可能不是首要优先级。公司在将AI场景落地的过程中,发现通用芯片完全满足不了需求。这给从事AI解决方案和核心算法的企业带来了难题——公司的算法是统一的,但需要在不同的场景适配不同的芯片和模组。

“目前,AI芯片发展还处在婴儿期”。张立表示,现在企业使用的很多AI芯片因为工艺要求较高,很难在大陆流片,都是在台积电进行流片。同时,也正因这工艺复杂度较高,导致芯片价格较高,使得下游很多使用其模组的产品无法量产。

作为国内边缘侧AI芯片领域的先行者,嘉楠科技早在2016年就掌握了16nm制程工艺,之所以现阶段的AI芯片制程工艺仍为28nm,主要也是受出货量的限制。

嘉楠科技CEO张楠赓表示,从功耗角度而言,很多云端训练的AI模型无法顺利部署至边缘侧设备,应用场景也无法支持较高的芯片功耗。虽然一些云端芯片巨头也在向边缘侧延伸,但是裁剪AI算法去适配芯片更多体现了巨头们削足适履的局限。对嘉楠科技而言,从事边缘侧芯片的开发就是在“带着镣铐舞蹈”,要在功耗和成本的严格约束下,不断提升算力,适配场景,提升芯片的专用性。

4、AI芯片发展需探索新路径 借助场景落地实现规模发展

 “我们离人工智能还有多远?目前很多企业所做的只是增强智能而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差得很远”。魏少军表示,人工智能网络能够崛起取决于三个因素,算法、数据和算力。当前,AI芯片面临两个现实问题:其一,算法仍在不断演进,新算法层出不穷,每隔几个月算法就发生新的变化;其二,一种算法对应一种应用,没有统一的算法,而让芯片处理不同的算法十分困难。

在魏少军看来,AI芯片应该具备的要素包括可编程性、架构的动态可变性、高效的架构变换能力、高计算效率、高能耗效率、低成本等。按照这些要求,目前业界流行的一些作法均不是理想的架构。过去几年,AI芯片领域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架构的变化。人工智能芯片不在于追求算力,而在于架构创新。业界也需要找到一种针对人工智能计算的全新计算引擎。

针对国产AI芯片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芯片设计门槛极高,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承受中高端芯片研发成本,这也制约了芯片领域创新。我国可以借鉴开源软件成功经验,降低创新门槛,提高企业自主能力,发展国产开源芯片。

开源软件正成为当前软件产业的主流,芯片产业也可以采用开源这种模式”。倪光南表示,目前在芯片开发方面,新的RISC—V指令集是一种能够降低处理器芯片IP成本的新模式。用户可以自由免费使用RISC-V进行CPU设计、开发并添加自有指令集进行拓展等。RISC-V对于当前国家提倡的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等,都是很好的支撑。

赛迪顾问认为,人工智能芯片未来将呈现新发展趋势——芯片开发将从技术难点转向场景落地。目前,人工智能芯片设计更多是从技术角度出发,以满足特定性能需求。未来,芯片设计需要从应用场景出发,借助场景落地实现规模发展。而且,现在应用于AI领域的芯片多为特定场景设计,不能灵活适应多场景需求,未来需要专门为人工智能设计的灵活、通用的芯片,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央处理器”。另外,现阶段AI芯片产业的发展方式主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品上下游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相对独立,但同环节的企业却高度竞争,未来产业发展应以合作为主线,形成产业生态。


报告目录
2020-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需求预测及产业供需格局预测分析报告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http://www.reporthb.com/
第一章 人工智能芯片基本概述
1.1 人工智能芯片的相关介绍
1.1.1 芯片的定义及分类
1.1.2 人工智能芯片的内涵
1.1.3 人工智能芯片的要素
1.1.4 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体系
1.2 人工智能芯片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2.1 人工智能的内涵
1.2.2 人工智能对芯片的要求提高
1.2.3 人工智能芯片成为战略高点
第二章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2.1 政策机遇
2.1.1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发布
2.1.2 芯片技术标准建设逐步完善
2.1.3 人工智能迎来良好政策环境
2.1.4 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AI芯片
2.2 产业机遇
2.2.1 人工智能步入黄金时期
2.2.2 人工智能技术科研加快
2.2.3 人工智能融资规模分析
2.2.4 国内人工智能市场规模
2.2.5 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阔
2.3 社会机遇
2.3.1 智能产品逐步应用
2.3.2 互联网普及率上升
2.3.3 国家科研创新加快
2.4 技术机遇
2.4.1 芯片计算能力大幅上升
2.4.2 云计算逐步降低计算成本
2.4.3 深度学习对算法要求提高
2.4.4 移动终端应用提出新要求
第三章 人工智能芯片背景产业——芯片行业
3.1 芯片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3.1.1 产业发展背景
3.1.2 产业发展意义
3.1.3 产业发展成就
3.1.4 产业发展规模
3.1.5 产业发展加速
3.1.6 产业发展趋势
3.2 中国芯片国产化进程分析
3.2.1 芯片国产化的背景
3.2.2 核心芯片自给率低
3.2.3 芯片国产化的进展
3.2.4 芯片国产化的问题
3.2.5 芯片国产化未来展望
3.3 芯片材料行业发展分析
3.3.1 半导体材料基本概述
3.3.2 半导体材料发展进程
3.3.3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
3.3.4 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现状
3.3.5 半导体材料企业分析动态
3.3.6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启动
3.4 芯片材料应用市场分析
3.4.1 家电芯片行业分析
3.4.2 手机芯片市场分析
3.4.3 LED芯片市场状况
3.4.4 车用芯片市场分析
3.5 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数据分析
3.5.1 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3.5.2 主要贸易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情况分析
3.5.3 主要省市集成电路进出口情况分析
3.6 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3.6.1 国产芯片产业的差距
3.6.2 国产芯片落后的原因
3.6.3 国产芯片发展的建议
3.6.4 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四章 2017-2019年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分析
4.1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综况
4.1.1 人工智能芯片发展阶段
4.1.2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
4.1.3 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
4.1.4 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化状况
4.2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特点
4.2.1 区域分布特点
4.2.2 布局细分领域
4.2.3 重点应用领域
4.2.4 研发水平提升
4.3 企业加快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布局
4.3.1 人工智能芯片布局企业分析
4.3.2 人工智能芯片企业布局模式
4.3.3 传统芯片产业成为布局主体
4.3.4 互联网公司进入AI芯片市场
4.3.5 百度加快人工智能芯片研发
4.4 科技巨头打造“平台+芯片”模式
4.4.1 阿里云
4.4.2 百度开放云
4.5 中美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实力对比
4.5.1 技术实力对比
4.5.2 企业实力对比
4.5.3 人才实力对比
4.6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4.6.1 行业发展痛点
4.6.2 企业发展问题
4.6.3 行业发展对策
第五章 2017-2019年人工智能芯片细分领域分析
5.1 人工智能芯片的主要类型及对比
5.1.1 人工智能芯片主要类型
5.1.2 人工智能芯片对比分析
5.2 显示芯片(GPU)分析
5.2.1 GPU芯片简介
5.2.2 GPU芯片特点
5.2.3 国外企业布局GPU
5.2.4 国内GPU企业分析
5.3 可编程芯片(FPGA)分析
5.3.1 FPGA芯片简介
5.3.2 FPGA芯片特点
5.3.3 全球FPGA市场规模
5.3.4 国内FPGA行业分析
5.4 专用定制芯片(ASIC)分析
5.4.1 ASIC芯片简介
5.4.2 ASIC芯片特点
5.4.3 ASI应用领域
5.4.4 国际企业布局ASIC
5.4.5 国内ASIC行业分析
5.5 类脑芯片(人脑芯片)
5.5.1 类脑芯片基本特点
5.5.2 类脑芯片发展基础
5.5.3 国外类脑芯片研发
5.5.4 国内类脑芯片研发
5.5.5 类脑芯片典型代表
5.5.6 类脑芯片前景可期
第六章 2017-2019年人工智能芯片重点应用领域分析
6.1 人工智能芯片应用状况分析
6.1.1 AI芯片的应用场景
6.1.2 AI芯片的应用潜力
6.1.3 AI芯片的应用空间
6.2 智能手机行业
6.2.1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规模
6.2.2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状况
6.2.3 AI芯片的手机应用状况
6.2.4 AI芯片的手机应用潜力
6.2.5 企业加快手机AI芯片布局
6.2.6 苹果新品应用人工智能芯片
6.3 智能音箱行业
6.3.1 智能音箱基本概述
6.3.2 智能音箱市场规模
6.3.3 企业加快行业布局
6.3.4 芯片厂商积极布局
6.3.5 典型AI芯片应用案例
6.4 机器人行业
6.4.1 市场需求及机会领域分析
6.4.2 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状况
6.4.3 机器人企业产能布局动态
6.4.4 AI芯片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6.4.5 企业布局机器人驱动芯片
6.5 智能汽车行业
6.5.1 国际企业加快车用AI芯片研发
6.5.2 国内智能汽车获得政策支持
6.5.3 汽车芯片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6.5.4 人工智能芯片应用于智能汽车
6.5.5 智能汽车芯片或成为主流
6.6 智能安防行业
6.6.1 安防智能化发展趋势分析
6.6.2 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
6.6.3 人工智能安防芯片产品研发
6.6.4 芯片厂商逐步拓展安防产业
6.7 其他领域
6.7.1 医疗健康领域
6.7.2 无人机领域
6.7.3 智能眼镜芯片
6.7.4 人脸识别芯片
第七章 2017-2019年国际人工智能芯片典型企业分析
7.1 Nvidia(英伟达)
7.1.1 企业发展概况
7.1.2 财务运营状况
7.1.3 市场拓展状况
7.1.4 AI芯片产业布局
7.1.5 AI芯片研发动态
7.2 Intel(英特尔)
7.2.1 企业发展概况
7.2.2 企业财务状况
7.2.3 AI芯片产业布局
7.2.4 企业合作动态
7.3 Qualcomm(高通)
7.3.1 企业发展概况
7.3.2 财务运营状况
7.3.3 芯片业务状况
7.3.4 AI芯片产业布局
7.3.5 AI芯片研发动态
7.4 IBM
7.4.1 企业发展概况
7.4.2 企业财务状况
7.4.3 典型产品分析
7.4.4 AI芯片产业布局
7.4.5 AI芯片研发动态
7.5 Google(谷歌)
7.5.1 企业发展概况
7.5.2 企业财务状况
7.5.3 AI芯片发展优势
7.5.4 AI芯片产业布局
7.5.5 云端AI芯片发布
7.6 Microsoft(微软)
7.6.1 企业发展概况
7.6.2 企业财务状况
7.6.3 AI芯片产业布局
7.6.4 AI芯片研发动态
7.7 其他企业分析
7.7.1 苹果公司
7.7.2 Facebook
7.7.3 CEVA
7.7.4 ARM
7.7.5 AMD
第八章 2016-2019年国内人工智能芯片重点企业分析
8.1 地平线机器人公司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人工智能探索
8.1.3 企业融资状况
8.1.4 AI芯片产业布局
8.1.5 AI芯片研发动态
8.2 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企业合作动态
8.2.3 企业融资动态
8.2.4 AI芯片产业布局
8.2.5 AI芯片产品研发
8.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财务运营状况
8.3.3 布局人工智能
8.3.4 AI芯片布局
8.3.5 未来前景展望
8.4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财务运营状况
8.4.3 语音芯片产品
8.4.4 核心竞争力分析
8.4.5 公司发展战略
8.4.6 未来前景展望
8.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财务运营状况
8.5.3 技术研发实力
8.5.4 AI芯片产业布局
8.5.5 AI芯片产品动态
8.6 其他企业发展动态
8.6.1 深鉴科技
8.6.2 西井科技
8.6.3 启英泰伦
8.6.4 中星微电子
第九章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投资前景及建议分析
9.1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投资动态
9.1.1 初创公司加快AI芯片投资
9.1.2 AI芯片行业融资动态分析
9.1.3 光学AI芯片公司融资动态
9.1.4 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获投
9.2 对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9.2.1 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9.2.2 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9.2.3 市场所处投资阶段
9.3 对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9.3.1 专利技术壁垒
9.3.2 市场竞争壁垒
9.3.3 投资周期漫长
9.4 对2020-2024年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投资建议综述
9.4.1 投资方式策略
9.4.2 投资领域策略
9.4.3 产品创新策略
9.4.4 商业模式策略
9.4.5 行业风险提示
第十章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典型项目投资建设案例深度解析
10.1 消费电子领域的通用类芯片研发项目
10.1.1 项目基本概述
10.1.2 投资价值分析
10.1.3 建设内容规划
10.1.4 资金需求测算
10.1.5 实施进度安排
10.1.6 经济效益分析
10.2 高性能通用图形处理器芯片研发项目
10.2.1 项目基本概述
10.2.2 投资价值分析
10.2.3 建设内容规划
10.2.4 资金需求测算
10.2.5 实施进度安排
10.2.6 经济效益分析
10.3 智能家居微控制芯片产业化项目
10.3.1 项目基本概述
10.3.2 投资价值分析
10.3.3 建设内容规划
10.3.4 资金需求测算
10.3.5 实施进度安排
10.3.6 经济效益分析
10.4 人工智能芯片企业股权投资项目
10.4.1 项目基本概述
10.4.2 投资价值分析
10.4.3 建设内容规划
10.4.4 资金需求测算
10.4.5 实施进度安排
10.4.6 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1.1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前景
11.1.1 人工智能软件市场展望
11.1.2 国内AI芯片将加快发展
11.1.3 AI芯片细分市场发展展望
11.1.4 对2020-2024年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预测
11.2 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路线及方向
11.2.1 人工智能芯片发展态势
11.2.2 人工智能芯片发展路径
11.2.3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趋势
11.2.4 人工智能芯片产品趋势
11.3 人工智能芯片定制化趋势分析
11.3.1 AI芯片定制化发展背景
11.3.2 半定制AI芯片布局加快
11.3.3 全定制AI芯片典型代表

图表目录

图表 芯片与集成电路
图表 深度学习训练和推断环节相关芯片
图表 人工智能芯片的生态体系
图表 人工智能定义
图表 人工智能三个阶段
图表 人工智能产业结构
图表 人工智能产业结构具体说明
图表 16位计算带来两倍的效率提升
图表 芯片行业标准汇总
图表 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目标
图表 人工智能历史发展阶段
图表 国内人工智能主要专利权人分布
图表 全球(含中国)/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变化趋势
图表 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地域分布
图表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结构
图表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图表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图表 Intel芯片性能相比1971年第一款微处理器大幅提升
图表 Intel芯片集成度时间轴
图表 云计算形成了人工智能有力的廉价计算基础
图表 核心芯片占有率状况
图表 有代表性的国产芯片厂商及其业界地位
图表 国内主要存储芯片项目及其进展
图表 芯片行业部分国际公司在内地的布局情况
图表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及增长
图表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区域结构
图表 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梯队
图表 各类家电的混合信号中央处理芯片(MCU)
图表 手机芯片市场占有率
图表 全球汽车集成电路市场规模
图表 2017-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总额
图表 2017-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总额)结构
图表 2017-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贸易顺差规模
图表 2017-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区域分布
图表 2017-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市场集中度
图表 2018年主要贸易国集成电路进口市场情况
图表 2019年主要贸易国集成电路进口市场情况
图表 2017-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区域分布
图表 2017-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市场集中度
图表 2018年主要贸易国集成电路出口市场情况
图表 2019年主要贸易国集成电路出口市场情况
图表 2017-2018年主要省市集成电路出口市场集中度
图表 2018年主要省市集成电路进口情况
图表 2019年主要省市集成电路进口情况
图表 2017-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市场集中度
图表 2018年主要省市集成电路出口情况
图表 2019年主要省市集成电路出口情况
图表 人工智能核心计算芯片经历的四次大变化
图表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GPU竞争格局
图表 国内人工智能芯片企业列表(一)
图表 国内人工智能芯片企业列表(二)
图表 巨头纷纷布局人工智能芯片
图表 阿里云新一代HPC
图表 中美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总量占全球比
图表 中美人工智能团队人数对比
图表 人工智能芯片的分类
图表 目前深度学习领域常用的四大芯片特点及其芯片商
图表 处理器芯片对比
图表 GPU VS CPU图
图表 CPU VS GPU表
图表 GPU性能展示
图表 NVIDIA公司主营收入构成
图表 英伟达与GPU应用体系
图表 FPGA内部架构
图表 CPU,FPGA算法性能对比
图表 CPU,FPGA算法能耗对比
图表 Altera FPGA VS CPU
图表 GK210指标VSASIC指标
图表 ASIC各产品工艺VS性能VS功耗
图表 ASIC芯片执行速度快于FPGA
图表 比特币矿机芯片经历了从CPU、GPU、FPGA和ASIC四个阶段
图表 各种挖矿芯片的性能比较
图表 突触功能的图示
图表 Truenorh芯片集成神经元数目迅速增长
图表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一台价值100万美元的超级计算机中使用了16颗Truenorh芯片
图表 全球知名芯片公司的类脑芯片
图表 人工智能芯片的应用场景
图表 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
图表 全球五大手机品牌出货量
图表 2017年中国畅销智能手机
图表 三大人工智能芯片对比
图表 智能音箱的基本内涵
图表 智能音箱市场AMC模型
图表 全球智能音箱市场规模
图表 智能音箱市场的布局企业
图表 中国智能音箱厂商实力矩阵图
图表 Echo音箱主板芯片构成
图表 叮咚音箱主板构造
图表 全球机器人市场结构
图表 我国机器人市场结构
图表 各类型机器人销量规模
图表 各类型机器人市场规模
图表 机器人的分类
图表 飞思卡尔Vybrid处理器
图表 赛灵思FPGA芯片
图表 夏普机器人手机RoBoHoN
图表 Mobileye的摄像头和芯片
图表 恩智浦车载计算平台Bluebox
图表 NVIDIATegraK1处理器芯片
图表 2016-2017财年英伟达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6-2017财年英伟达分部资料
图表 2016-2017财年英伟达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7-2018财年英伟达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7-2018财年英伟达分部资料
图表 2017-2018财年英伟达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8-2019财年英伟达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8-2019财年英伟达分部资料
图表 2018-2019财年英伟达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6-2017财年英特尔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6-2017财年英特尔分部资料
图表 2016-2017财年英特尔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7-2018财年英特尔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7-2018财年英特尔分部资料
图表 2016-2017财年英特尔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8-2019财年英特尔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8-2019财年英特尔分部资料
图表 2014-2016财年英特尔公司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4-2016财年英特尔公司分部资料
图表 2014-2016财年英特尔公司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6-2017财年英特尔公司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6-2017财年英特尔公司分部资料
图表 2016-2017财年英特尔公司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7-2018财年英特尔公司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7-2018财年英特尔公司分部资料
图表 2016-2017财年高通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6-2017财年高通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7-2018财年高通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7-2018财年高通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8-2019财年高通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6-2017年IBM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6-2017年IBM分部资料
图表 2017-2018年IBM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7-2018年IBM分部资料
图表 2017-2018年IBM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8-2019年IBM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8-2019年IBM分部资料
图表 2019年IBM分部资料
图表 IBM的TrueNorth芯片的形态、结构、功能、外形
图表 2016-2017年Alphabet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6-2017年Alphabet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7-2018年Alphabet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7-2018年Alphabet分部资料
图表 2017-2018年Alphabet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8-2019年Alphabet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8-2019年Alphabet分部资料
图表 2018-2019年Alphabet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Google TPU板卡
图表 谷歌最新发布的CloudTPU及以其为基础搭建的Pod
图表 2016-2017财年微软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6-2017财年微软分部资料
图表 2016-2017财年微软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7-2018财年微软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7-2018财年微软分部资料
图表 2017-2018财年微软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2018-2019财年微软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8-2019财年微软分部资料
图表 2018-2019财年微软收入分地区资料
图表 Big Sur的服务器
图表 中国地平线机器人科技公司(horizon robot Ics)芯片
图表 寒武纪芯片
图表 2016-2019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 2016-2019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 2016-2019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 2017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行业、业务、地区
图表 2016-2019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 2016-2019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 2016-2019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 2016-2019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 2016-2019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 2016-2019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 2016-2019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 2016-2019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 2017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 2016-2019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 2016-2019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 2016-2019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 2016-2019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 2016-2019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 XFS5152CE芯片系统构成框图
图表 华为各项业务增长变动
图表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
图表 中星微NPU架构图
图表 对2020-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 人工智能芯片发展阶段
图表 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路径
图表 人工智能类脑芯片主要类型
图表 人工智能核心芯片下游应用极为广泛
图表 人工智能将催生数十倍于智能手机的核心芯片需求
图表 地平线机器人正在打造深度学习本地化芯片
图表 深鉴科技FPGA平台DPU产品开发板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