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大数据产业是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大数据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教育、交通、能源、大健康、金融等。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加速落地,2019年大数据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一、大数据产业链
大数据产业链可以从数据源、大数据产品、大数据服务应用这三大块来讲。目前,我国的数据来源包括政府部门、企业数据采集及供应商、互联网数据采集及供应商、数据流通平台等。而大数据产品包括大数据平台、云储存、数据安全等基础软件产品;加工分析、解决方案等软件产品;大数据采集、接入、存储、传输等硬件设备产品。大数据服务方面,主要为应用服务、分析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等供应商。
二、大数据市场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加速落地,2019年大数据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480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大数据硬件产业的产值为234亿元,同比增长39%。
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预计201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产值将达到8080亿元。2019年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产业转型、数据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等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领域都将面临新的发展突破,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具体分市场来看,未来大数据产业中应用层的规模将占比最大。目前,大数据广泛应用在工业、企业管理、交通、金融、医疗等方面,但应用深度仍有待挖掘。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管从纵向或是横向来看都将更加广泛,规模扩大。
除了应用以外,大数据产业衍生的其他产品也将不断扩张,市场规模排名第二。硬件、技术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大数据产业规模中占比不小。而数据的来源、采集以及交易方面的市场占比则相对较小。
(1)应用层:大数据的应用是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渠道,随着大数据在实体经济行业、政府机构、新兴行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加深,通过分布式并行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再作用到行业的生产、管理等。随着大数据技术及产品的应用进一步普及,预计应用市场在大数据产业中的占比将提高。
(2)衍生层:大数据产业链涉及的环节众多,随着大数据市场需求扩大,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更好的支持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产品或是大数据服务,将衍生出不少相关的新业态。此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将带来新业态、新模式。大数据产业衍生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将近两成。
(3)硬件层:大数据技术中的硬件产品包括芯片、传感器、传输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安全设备等,是支撑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大数据产业的占比不小。随着需求升级、应用扩大,未来大数据技术硬件支撑也将不断优化升级。
(4)技术层:大数据产业链涉及的环节众多,随着大数据市场需求扩大,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更好的支持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产品或是大数据服务,将衍生出不少相关的新业态。此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将带来新业态、新模式。大数据产业衍生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将近两成。
(5)数据源:数据源是大数据产业的基础,大数据概念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整体体系仍待完善,数据源覆盖面不够大。目前,我国数据来源主要有政府部门、互联网巨头、移动通信企业等。相对于应用、技术等领域来说,数据源市场份额在大数据产业中占比较小。
(6)交易层:大数据交易可以打破行业信息壁垒,为用户提供大量数据源、管理、分析等,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但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仍在发展阶段,大数据交易市场尚未成熟。未来,随着大数据交易市场统一规范,平台、流通、管理等环节更为成熟、完善,大数据交易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报告目录
2020-2024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政策深度调研及供需格局预测研究分析报告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http://www.reporthb.com/
第一章 大数据产业政策体系分析
1.1 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1.1.1 大数据产业政策汇总分析
1.1.2 医疗大数据政策总体分析
1.1.3 大数据相关版权保护法规
1.1.4 大数据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1.2 大数据产业财税补贴政策
1.2.1 现行增值税优惠政策
1.2.2 地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1.2.3 大数据产业税收政策建议
第二章 大数据产业管理规范及标准体系
2.1 大数据产业管理规范体制
2.1.1 大数据产业整体管理机制
2.1.2 大数据产业地区管理机制
2.1.3 大数据产业管理规范建议
2.2 大数据产业标准建设分析
2.2.1 大数据产业标准架构分析
2.2.2 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状况
2.2.3 国际大数据产业标准化建设
2.2.4 中国大数据产业标准化建设
2.2.5 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分析
2.2.6 地区大数据产业标准建设
第三章 中国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热点分析
3.1 数据安全领域
3.1.1 中国网络安全法
3.1.2 信息安全技术规范
3.1.3 信息安全评估指南
3.1.4 数据安全标准化
3.2 区域协同领域
3.2.1 京津冀大数据建设方案
3.2.2 长三角信息化合作规划
3.3 技术融合领域
3.3.1 供应链产业创新推进意见
3.3.2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
3.4 数据中心领域
3.4.1 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
3.4.2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意见
3.5 数据开发与共享
3.5.1 工业互联网发展意见
第四章 中国大数据产业应用类政策分析
4.1 医疗大数据服务管理办法
4.1.1 政策原文
4.1.2 政策分析
4.2 交通大数据应用政策分析
4.2.1 政策原文
4.2.2 政策分析
4.3 林业大数据发展指导意见
4.3.1 政策节选
4.3.2 政策分析
4.4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
4.4.1 政策原文
4.4.2 政策分析
4.5 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政策
4.5.1 政策原文
4.5.2 政策分析
4.6 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
4.6.1 政策原文
4.6.2 政策分析
4.7 气象大数据政策规划分析
4.7.1 规划目标
4.7.2 规划重点
4.7.3 实施保障
4.8 工业大数据应用政策分析
4.8.1 国际工业大数据政策
4.8.2 国内工业大数据政策
第五章 重点地区大数据产业政策布局
5.1 贵州省
5.1.1 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5.1.2 建设数字贵州的意见
5.1.3 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发展方案
5.1.4 大数据行动问责暂行办法
5.2 北京市
5.2.1 大数据产业促进政策
5.2.2 大数据建设工作方案
5.3 广东省
5.3.1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5.3.2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办法
5.4 广西省
5.4.1 数字社会的建设规划
5.4.2 大数据服务工作要点
5.5 河南省
5.5.1 大数据产业发展目录
5.5.2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5.5.3 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
5.6 内蒙古
5.6.1 大数据发展工作要点
5.6.2 大数据发展总体规划
5.7 广州市
5.7.1 大数据产业发展意见
5.7.2 医疗大数据应用意见
5.8 福州市
5.8.1 大数据产业发展计划
5.8.2 大数据产业园区政策
5.9 其他地区
5.9.1 湖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5.9.2 张家口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5.9.3 合肥市大数据企业认定办法
5.9.4 天津市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
5.9.5 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第六章 中国大数据产业综合试验区政策思路
6.1 贵州综合试验区
6.2 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3 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4 上海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5 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6 重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7 沈阳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8 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第七章 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分析
7.1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
7.1.1 发展现状与形势
7.1.2 发展目标及方向
7.1.3 大数据相关规划
7.2 “十三五”大数据产业规划内容
7.2.1 大数据战略阶段
7.2.2 规划基础及形式
7.2.3 规划原则及目标
7.2.4 规划的保障措施
7.3 “十三五”大数据产业规划重点
7.3.1 强化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
7.3.2 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
7.3.3 促进行业大数据应用发展
7.3.4 加快大数据产业主体培育
7.3.5 推进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7.3.6 完善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
7.3.7 提升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5-2018年中国大数据相关政策
图表2 2015-2018年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
图表3 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公示名单
图表4 软件研发及外包
图表5 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外包
图表6 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外包
图表7 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
图表8 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
图表9 地方管理机制分析
图表10 大数据参考架构
图表11 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
图表12 WG9制定参与国际标准情况
图表13 2014-2017年工作组标准研制情况(一)
图表14 2014-2017年工作组标准研制情况(二)
图表15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国家——省级业务布局
图表16 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核心的“云+端”业务互动模式
图表17 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下的大数据标准体系
图表18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三层结构图
图表19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硬件系统结构图
图表20 基于元数据管理的大数据资源建设
图表21 气象大数据资源一、二级目录结构
图表22 气象大数据采集与汇交
图表23 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智能化预报服务和管理
图表24 国家工业大数据相关政策
图表25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政策
图表26 广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图表27 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28 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29 珠三角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30 上海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31 河南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32 沈阳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33 内蒙古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34 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程
图表35 大数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图表36 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工程
图表37 跨行业大数据应用推进工程
图表38 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创建工程
图表39 大数据重点标准研制及应用示范工程
图表40 大数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图表41 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