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19-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19-12-09
  • [报告ID] 139762
  • [关键词] 智慧城市行业
  • [报告名称] 2019-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19/12/2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人口的增多,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之下,政府开始通过智能化管理打造智慧城市来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以提升政府行政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产业链涵盖范围广,发展需求大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运行体系,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让城市成为适合人全面发展的城市。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建设的上游主要是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与制造。智能硬件设备是整个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信息采集入口和处理设备,它们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础,包括广泛用于安防、交通等领域的视频采集硬件设施、信息传输设备,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芯片制造,主要代表厂商有华为海思、清华紫光、中兴微电子等。在软件设计方面,东华软件、旷视科技、和利时、中控集团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包括对整个智慧城市进行顶层设计的政府和各个设计院,进行系统集成的科大讯飞、金蝶、日海智能等企业,提供运营服务的三大运营商以及大唐电信、烽火通信等企业,以及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的华为、中兴、浪潮、航天信息等厂商。

智慧城市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将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运行发展的各个场景中去,涵盖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企业等数十个场景。

智慧城市建设加速,中国已成为全球智慧城市领先国家

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密集发布,主要推进电子政务、智慧交通、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发展,同时完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之下,四大直辖市和各省份的省会城市或经济核心城市也在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从国家开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来,住建部发布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290个试点城镇。而如果计算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改委所确定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数量,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经接近800个(其中部分城市有重叠)。

作为亚洲强国的日本,目前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中已经落后于中美两国。目前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已接近800个,美国在2015-2017年已实施30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且规划实施超过400个项目,涉及交通、电网、零售、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而尽管日本在传感器,人脸识别等领域拥有一流技术,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直到2019年4月召开的国家战略特区咨询会议上才正式确定了名为“超级城市”的制度概要,目前日本智慧城市数量仅十余座,日媒报道称“日本需要在超级城市的建设上尽快行动起来”。

视频监控:海康威视具有明显优势

智能硬件设备是整个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信息采集入口和处理设备,其中视频监控产品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公安、交管、消防、金融、零售、能源等领域。目前国内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视频采集硬件厂商主要有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企业,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根据IHS报告,2017年中国专业视频监控设备市场规模为72.8亿美元,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44%,其中海康威视连续7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2.6%。2018年中国专业视频监设备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61741)529.4亿元。2018年,海康威视在视频监控前端产品和后端产品共取得308.6亿元的营业收入,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58.3%,站在我国视频采集硬件的第一梯队。大华股份作为老牌安防企业,2018年在产品领域取得97.6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比约18.4%;苏州科达在视频监控领域取得营业收入11.61亿元,占比2.2%。

目前海康威视的视频监控前、后端产品均维持着10%的增长速度,在我国AI智能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公司将加强后端产品和AI、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同时前段产品中进一步突破成像、补光等技术。

人脸识别:中国企业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主要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人脸识别与视频监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智慧城市的智慧安防、智慧金融、智慧交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

目前我国排名前列的人脸识别企业主要有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专门成立从事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应用的创业型公司,老牌的安防及上市企业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川大智胜、欧比特等,同时还有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百度以投资或自有研发团队的形式进入人脸识别领域。

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是算法,算法负责人脸特征的提取,并与库存的已知人脸进行比对,完成最终的分类,这是整个人脸识别最重要的过程,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算法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2018年全球人脸识别算法测试(FRVT)最新结果,2018年共有来自全球的39家企业和机构参与竞赛。在最新排名中,前五名算法被中国公司包揽,显示出了中国公司强大的竞争力。其中依图科技算法包揽前两名,商汤科技获得第三第四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得第五名,旷世科技算法获得第八名。

芯片产业:华为海思稳占芯片设计龙头地位

芯片一般是指集成电路的载体,也是集成电路经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后的结果,通常是一个可以立即使用的独立的整体。芯片作为信息处理的硬件,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根据中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芯片)产业销售额达到6532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设计业占比38.6%,芯片制造占比27.8%,测试封装占比33.6%。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芯片设计业在芯片产业中的占比最高,2018年销售收入为2519.3亿元。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发布的中国十大芯片设计企业榜单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十大芯片设计企业中,营收规模超10亿美元的企业有3家。其中,华为海思以503亿元的营业收入高居榜首,按照中国2018年芯片设计2519.3亿元的规模计算,华为海思在国内芯片设计业中的占比20%,豪威科技市场占比4.0%,清华紫光展锐占比4.4%。中兴微电子在2018年受到母公司中兴禁运事件影响,以及晶片出货下滑的冲击,营业收入有所下滑,2018年占比2.4%。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推进,智能化社会的建设下,对各种芯片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是我国芯片对外依赖程度较高,2018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4175.7亿块,出口2171亿块,净进口超过2000亿块。目前,在国内各类型芯片中,国外厂商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手机处理芯片领域高通、AMD等国外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多数手机厂商采购高通芯片,但是华为海思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已经推出麒麟处理器和5G巴龙处理器,国内厂商的追赶步伐加快。

软件产业:入围企业门槛提高,四大梯队已经形成

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深入推进,我国软件产业不断壮大。同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不论是电子政务还是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物流的建设,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

 

根据2018年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第17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榜单》显示,软件百家企业入围门槛为软件业务年收入16.2亿元,比第十六届提高1.7亿元,增长11.9%;2017年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712亿元,比第十六届增长16.5%。

根据榜单显示,以华为为首的13家企业软件业务收入已经突破100亿元,形成了我国软件行业的第一梯队;以软通动力、中车时代电气、东华软件为首的企业,凭借40亿-100亿元的软件业务收入位居第二梯队;以民航信息网络股份公司、中兴软创、曙光股份等为代表的其余百强上榜企业形成了第三梯队;榜外的众多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形成了我国软件业的第四梯队。

运营服务:中国移动占比超过50%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对网络的应用,换句话说,没有互联网的应用就没有智慧城市的建设,目前我国网络通信主要掌握在电信运营商手中。在智慧城市建设广泛应用的无赖女王中,电信运营商的位置处在物联网三个层次的传输层中,从最初的硬件设备到最后的应用端,电信运营商始终牵头两边,搭桥上下游资源和应用。运营商作为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者,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移动占比超过50%,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占比分别为26.9%和20.3%;中国广电2016年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成为我国第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但是目前市场占比仅在1.2%左右。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同时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四大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中国广电有望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扩大市场份额。

解决方案:华为领衔,阿里、腾讯发展迅速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医疗等具体行业将得到同步发展。智慧城市发展需要更强大的城市建设“大脑”——智慧化的电子政务,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各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平台协议,打破传统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和行政隔阂,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网申请、快递送达”、“一号咨询、高效互动”的高效便捷式服务。同时也更加需要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华为、中国电信、新华三、浪潮等企业在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排名中较为靠前,未来有望在电子政务行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发展前景:巨头企业资源将愈发集中

2016年12月,国务《“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动目标:“到2018年,分级分类建设100个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到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卓著成效”。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的不断建设,在硬件、软件、运营与解决方案服务方面的需求扩大,行业的巨头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我国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人脸识别中独角兽企业发展迅速,人脸识别算法全球领先;软件业和芯片业中,华为均处在领军地位;在运营服务方面,中国移动凭借庞大的电信服务网络占据着一般的市场份额,且在5G方面有着较多的技术研发,未来在智慧城市运营服务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


报告目录
2019-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http://www.reporthb.com/

第一章 智慧城市建设内涵及构建途径 13
第一节 智慧城市内涵及提出背景 13
一、智慧城市内涵 13
二、智慧城市提出背景分析 16
第二节 智慧城市构建途径分析 17
一、IBM智慧城市构建途径 17
二、智慧城市建设举措前瞻建议 18
三、建设智慧城市注意事项 20
第三节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28
一、城市信息化测评方法分析 28
二、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2
第二章 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5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35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35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35
三、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标准 41
四、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42
五、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44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45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45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47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49
一、智慧城市建设产业社会环境 49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49
三、智慧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9
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51
一、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分析 51
二、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发展水平 53
三、2014-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发展分析 54
四、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55
五、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55
第五节 智慧城市行业消费环境分析 56
一、智慧城市行业消费态度调查 56
二、智慧城市行业消费驱动分析 56
三、智慧城市行业消费需求特点 56
四、智慧城市行业消费群体分析 56
五、智慧城市行业消费渠道分析 57
第三章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57
第一节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57
一、中国建设智慧城市数量 57
二、中国智慧城市产业链分析 57
三、企业抢占智慧城市市场步伐 58
第二节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问题与建议 59
一、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59
二、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建议 60
第四章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71
第一节 2014-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71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71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73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74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75
第二节 2014-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76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76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76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76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77
第五章 中国智慧城市细分领域发展分析 78
第一节 智慧物流发展分析 78
一、智慧物流总体发展概况 78
二、专业物流信息化发展分析 81
第二节 智慧交通发展分析 81
一、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概况 81
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分析 85
三、城市公交智能化分析 86
四、高速公路智能化分析 87
五、水路运输系统智能化分析 88
六、智能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主要产品市场分析 91
七、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主要产品市场分析 91
八、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主要产品市场分析 92
九、智能收费系统主要产品市场分析 93
十、智能公共交通运营系统主要产品市场分析 94
第三节 电子政务发展分析 94
一、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趋势 94
二、中国电子政务细分市场分析 96
三、电子政务应用模式与前景 96
四、电子政务主要应用平台与趋势分析 96
第四节 平安城市发展分析 98
一、平安城市发展概况 98
二、安防行业发展状况 98
三、安防行业市场竞争状况 100
四、安防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02
第五节 智能建筑发展分析 103
一、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分析 103
二、智能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103
第六节 智慧医疗发展分析 104
一、智慧医疗关键技术发展分析 104
二、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105
三、中国医院管理信息化发展分析 105
第七节 智慧社区发展分析 106
一、智慧社区发展现状 106
二、智慧社区产品分析 107
三、智慧社区需求分析 108
四、智慧社区典型案例分析 110
第八节 智慧教育发展分析 112
一、中国教育信息化投资分析 112
二、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112
三、数字校园建设现状与趋势分析 113
四、智慧校园建设现状与趋势 114
第九节 智能电网发展分析 114
一、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分析 114
二、中国智能电网发电环节市场需求与前景预测 115
三、中国智能电网输电环节市场需求与前景预测 115
四、中国智能电网变电环节市场需求与前景预测 115
五、中国智能电网配电环节市场分析 115
六、中国智能电网用电环节市场分析 115
七、中国智能电网调度环节市场分析 115
八、中国智能电网通信信息平台市场需求与前景预测 116
第十节 智慧水务发展分析 116
一、智慧水务发展现状分析 116
二、智慧水务市场需求分析 118
三、智慧水务市场投资规模分析 118
四、智慧水务主要经济作用分析 119
五、智慧水务发展趋势分析 120
第六章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分析 121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概述 121
一、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地位 121
二、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概述 121
第二节 政府独自投资建网运营模式分析 122
一、模式介绍 122
二、优劣势分析 122
第三节 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建网模式分析 122
一、模式介绍 122
二、优劣势分析 123
第四节 政府指导运营商建网模式分析 123
一、模式介绍 123
二、优劣势分析 123
第五节 政府牵头运营商建网BOT模式分析 124
一、模式介绍 124
二、优劣势分析 124
第六节 运营商独立投资建网运营模式分析 124
一、模式介绍 124
二、优劣势分析 125
第七章 中国领先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126
第一节 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126
一、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126
二、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128
三、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129
四、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130
五、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130
第二节 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130
一、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130
二、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133
三、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133
四、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156
五、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156
第三节 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157
一、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157
二、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157
三、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158
四、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159
五、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159
第四节 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159
一、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159
二、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160
三、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160
四、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161
五、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163
第五节 佛山市智慧城市建发展分析 164
一、佛山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164
二、佛山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164
三、佛山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165
四、佛山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167
五、佛山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167
第六节 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168
一、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168
二、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168
三、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169
四、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169
五、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181
第七节 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181
一、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181
二、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181
三、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182
四、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182
五、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182
第八节 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182
一、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182
二、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186
三、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187
四、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189
五、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190
第九节 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193
一、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193
二、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193
三、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194
四、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194
五、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194
第十节 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197
一、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197
二、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197
三、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199
四、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200
五、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202
第十一节 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203
一、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203
二、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204
三、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204
四、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204
五、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205
第十二节 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206
一、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206
二、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206
三、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206
四、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207
五、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207
第十三节 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208
一、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208
二、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208
三、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208
四、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209
五、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210
第十四节 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210
一、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210
二、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情况 211
三、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 212
四、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212
五、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212
第八章 2019-2022年智慧城市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214
第一节 易建科技有限公司 214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14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15
三、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 219
四、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220
五、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221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22
第二节 北京华美博弈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222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22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22
三、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 224
四、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224
五、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224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25
第三节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225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25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25
三、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 227
四、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228
五、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228
第四节 杭州天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28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28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29
三、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 236
四、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237
五、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239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39
第五节 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39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39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40
三、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 242
四、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242
五、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243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43
第六节 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 243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43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44
三、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 246
四、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246
五、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246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47
第七节 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7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47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49
三、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 257
四、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257
五、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259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60
第八节 深圳市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 261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61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61
三、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 263
四、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263
五、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264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64
第九节 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 264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64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65
三、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 267
四、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267
五、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267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67
第十节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68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68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68
三、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分析 276
四、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277
五、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279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80
第九章 2019-2022年智慧城市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283
第一节 2019-2022年智慧城市市场发展前景 283
一、2019-2022年智慧城市市场发展潜力 283
二、2019-2022年智慧城市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284
三、2019-2022年智慧城市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84
第二节 2019-2022年智慧城市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85
一、2019-2022年智慧城市行业发展趋势 285
二、2019-2022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 289
三、2019-2022年智慧城市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290
第三节 2019-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供需预测 291
一、2019-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供给预测 291
二、2019-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需求预测 292
第四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292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292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293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293
四、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294
五、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294
第十章 2019-2022年智慧城市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295
第一节 智慧城市行业投融资情况 295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295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96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296
四、智慧城市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297
第二节 2019-2022年智慧城市行业投资机会 298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298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298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298
四、智慧城市行业投资机遇 299
第三节 2019-2022年智慧城市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300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300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300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300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300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301
六、其他风险及防范 301
第四节 中国智慧城市行业投资建议 301
一、智慧城市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301
二、智慧城市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301
三、中国智慧城市企业融资分析 302
第十一章 2019-2022年智慧城市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303
第一节 2017年智慧城市行业面临的困境 303
第二节 智慧城市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304
一、重点智慧城市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304
二、中小智慧城市企业发展困境及策略分析 305
三、国内智慧城市企业的出路分析 307
第三节 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7
一、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存在的问题 307
二、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308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308
第四节 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10
第十二章 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312
第一节 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312
一、战略综合规划 312
二、技术开发战略 312
三、业务组合战略 312
四、区域战略规划 313
五、产业战略规划 313
六、营销品牌战略 316
七、竞争战略规划 316
第二节 对我国智慧城市品牌的战略思考 316
一、智慧城市品牌的重要性 316
二、智慧城市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317
三、智慧城市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317
四、我国智慧城市企业的品牌战略 319
五、智慧城市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319
第三节 智慧城市经营策略分析 320
一、智慧城市市场细分策略 320
二、智慧城市市场创新策略 321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321
四、智慧城市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321
第四节 智慧城市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322
一、2017年智慧城市行业投资战略 322
二、2019-2022年智慧城市行业投资战略 322
三、2019-2022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325
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326
第一节 智慧城市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326
第二节 智慧城市子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326
第三节 智慧城市行业投资建议 327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327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327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328




图表目录
图表 1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 32
图表 2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33
图表 3  国家智慧城市政策汇总(一) 36
图表 4  国家智慧城市政策汇总(二) 36
图表 5  各省市智慧城市政策汇总(一) 37
图表 6  各省市智慧城市政策汇总(二) 38
图表 7  各省市智慧城市政策汇总(三) 39
图表 8  2017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表前十名排名 40
图表 9  智慧城市产业链简图 58
图表 10  2018中国新型智慧城市企业100强 71
图表 11  智慧城市投资领域分析(单位:%) 74
图表 12  2011-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IT投资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74
图表 13  2016-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75
图表 14  2016-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76
图表 15  2016-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76
图表 16  2016-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76
图表 17  2016-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77
图表 18  安防行业主要产品构成 98
图表 19  2011-2017年中国安防行业总产值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99
图表 20  2016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结构(单位:%) 100
图表 21  2010-2016年中国安防产品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101
图表 22  2016年中国安防产品市场结构(单位:%) 101
图表 23  2009-2017年中国水务行业年度投资额走势(单位:亿元) 119
图表 24  2018-2023年中国水务行业市场规模测算(单位:亿元) 120
图表 25  近4年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225
图表 26  近4年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225
图表 27  近4年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226
图表 28  近4年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226
图表 29  近4年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226
图表 30  近4年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227
图表 31  近4年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227
图表 32  天夏智慧(000662) 财务指标 229
图表 33  天夏智慧(000662) 资产负债表 232
图表 34  天夏智慧(000662) 利润表 235
图表 35  近4年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240
图表 36  近4年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240
图表 37  近4年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240
图表 38  近4年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241
图表 39  近4年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241
图表 40  近4年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241
图表 41  近4年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242
图表 42  近4年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244
图表 43  近4年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244
图表 44  近4年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244
图表 45  近4年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245
图表 46  近4年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245
图表 47  近4年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245
图表 48  近4年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246
图表 49  鹏博士(600804) 财务指标 249
图表 50  鹏博士(600804) 资产负债表 252
图表 51  鹏博士(600804) 利润表 255
图表 52  近4年深圳市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261
图表 53  近4年深圳市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261
图表 54  近4年深圳市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262
图表 55  近4年深圳市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262
图表 56  近4年深圳市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262
图表 57  近4年深圳市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263
图表 58  近4年深圳市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263
图表 59  近4年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265
图表 60  近4年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265
图表 61  近4年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265
图表 62  近4年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266
图表 63  近4年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266
图表 64  近4年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266
图表 65  近4年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267
图表 66  大华股份资产负债表 268
图表 67  大华股份利润表 272
图表 68  大华股份财务指标 273
图表 69  2016-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289
图表 70  品牌化战略模式 320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