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0-2026年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运行动态分析及产业供需格局预测研究分析报告
2019-11-21
  • [报告ID] 138953
  • [关键词] 量子通信市场
  • [报告名称] 2020-2026年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运行动态分析及产业供需格局预测研究分析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19/11/20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量子通信天然适合军队

量子通信究竟是什么?相比于传统通信方式有何不同?为何能获得军方的青睐?

量子通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量子的不可克隆以及测量的随机特点生成量子密钥,另一种是利用量子隐形传态传送量子比特。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即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keydistribution,以下简称“QKD),利用量子的不可克隆性,对传统信息进行加密。

即然是对传统信息进行加密,就意味着量子通信本质上仍然是经典通信,区别之处在于为传统通信加了一道量子密码。由于量子不可克隆的特殊性,这道量子密码是不可破解的,这样就实现了点对点方式的绝对安全通信。

就像高铁有自己的优势,高铁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汽车、飞机。量子通信的目的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突出优势体现在保密上。那么哪个行业最需要对通讯信息进行保密呢?答案自然是军队,军队具有最迫切的需求。

我军历来重视保密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九十二条中规定:“违反国家和军队的保密规定,造成失密、泄密,情节较轻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或者涉及绝密事项的,给予降职()、降衔()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2014年,相关单位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意见》。对此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三军之事,莫重于密” 。可以说,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保战斗力。

有关专家表示,在加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通信安全是军事能力的基本保障,加强和提升军事是军队的当务之急,刻不容缓。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加速推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军队的使用,符合关于强军建设的指示精神,事关军队建设大局和军事斗争成败。

未来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800亿

我国在量子科学方面起步虽不是最早,但却发展最快。随着“量子卫星”“京沪干线”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已跻身全球领先地位。如今,奥、意、俄、日、加等国的科研机构正在或试图与我国合作,包括联合制订量子通信产业的国际标准。

截止至2017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180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亿元左右。预测2019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25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800亿元,达到805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31%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政策加码及推进应用创新

2016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把量子通信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将其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和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20175月,科技部、教育部、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提出要面向多用户联网的量子通信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率先突破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建设超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网,开展星地量子通信系统硏究,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体系,与经典通信网络实现无缝链接。以奠定我国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国际竞争中的科技基础和优势方向。

2017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提出以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和“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为基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可持续运营要求,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建设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及城域网,并在若干地区建设卫星地面站,形成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环网。同时,构建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运营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其在信息通信领域及政务、金融、电力等行业的应用。

20183月,政府工作报告肯定量子通信发展成果,将量子通信与载人航天、深海探测、大飞机并列为重大创新成果,认可量子通信行业地位和发展成果。

1、量子通信独特的优越性

量子通信是一门交叉学科,是通信电子科学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新兴产物,这种通信技术可以完成传统信息传输所不能完成的信息处理技术任务,与传统通信技术和通信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的不可复制性以及测量的随机性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通讯方式,与经典通信相比较,量子通信采用的是“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是目前唯一被证明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此外,它还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传输能力、高传输效率以及容量大、速度快等优点,理论上可以传输无限量的消息。由于其多方面突出的优势,这种量子通信技术得以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等领域,在信息检测、信息传送以及信息对抗等方面占据优势,性能和用途都领先于其他通信技术。

2、量子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

2018年以来,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新记录。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打破了先前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4个量子接口之间纠缠的纪录。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在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创造密集编码量子通信信道容量新纪录。

20181月,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为未来构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7月,中国科学家一举把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纪录提升到了2.09,超过了两维纠缠能达到的理论极限,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

随着“量子卫星”、“京沪干线”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已跻身全球领先地位,率先实现了量子传送、加密和分发,理论实力、技术基础和产业应用世界领先。

3、应用前景广阔

其一,量子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通信安全方面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量子通信技术凭借其绝对通信安全性质以及传送信息的快速性、准确性所决定的,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或将被大范围推广及应用到军事技术中,以有力的保证军事安全及国家信息安全。

其二,量子信息是国家储存重要信息的安全载体。重要信息的储存不仅需要安全性能,还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量子信息存储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和标准,可以将国家的重要信息及文件存储到量子信息库中,并以独有的密钥,保证其安全性。

第三,量子信息与网络相结合,成为新型的网络构架,特别是量子通信技术的大容量信息传送和高效快速的性能,非常符合我国当下大数据的时代特征,可用于涉及秘密数据或票据的金融、电信、电力、电子信息等领域和部门,应用价值和前景非常广阔。


报告目录
2020-2026年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运行动态分析及产业供需格局预测研究分析报告

第.一章 量子通信基本概述
1.1 量子信息相关介绍
1.1.1 通讯数学
1.1.2 量子论创立
1.1.3 量子计算机
1.1.4 量子信息的应用
1.2 量子通信行业介绍
1.2.1 概念介绍
1.2.2 系统组成
1.2.3 主要形式
1.2.4 硬件设备
1.3 量子通信工作原理
1.3.1 量子纠缠效应
1.3.2 量子状态信息化
1.3.3 量子秘钥分配
1.3.4 量子隐形传态
1.3.5 量子密集编码

第二章 2016-2019年量子通信行业PEST分析
2.1 政策环境(Political)
2.1.1 纳入“十三五”规划
2.1.2 重点研发计划政策
2.1.3 国家安全战略纲要
2.1.4 电信网络安全政策
2.2 经济环境(Economic)
2.2.1 国民经济发展态势
2.2.2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2.3 通信经济运行情况
2.2.4 宏观经济发展走势
2.3 社会环境(Social)
2.3.1 两化深度融合
2.3.2 信息安全威胁
2.3.3 产业联盟成立
2.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2.4.1 关键技术分析
2.4.2 技术进展情况
2.4.3 技术改进空间

第三章 2016-2019年国际量子通信发展分析
3.1 国际量子通信发展态势
3.1.1 行业发展历史
3.1.2 行业发展特点
3.1.3 行业发展优势
3.1.4 巨头参与情况
3.1.5 相关企业发展
3.2 美国量子通信发展分析
3.2.1 行业发展概况
3.2.2 DARPA量子网络
3.2.3 NIST量子网络
3.2.4 LANL量子网络
3.2.5 巴特尔量子网络
3.3 欧盟量子通信发展分析
3.3.1 行业发展概况
3.3.2 SECOQC量子网络
3.3.3 日内瓦量子网络
3.3.4 马德里量子网络
3.4 日本量子通信发展分析
3.4.1 量子通信网络建设
3.4.2 行业研究成果
3.4.3 行业发展战略

第四章 2016-2019年中国量子通信发展分析
4.1 中国量子通信发展状况
4.1.1 行业发展历程
4.1.2 行业地位分析
4.1.3 产业化起步
4.1.4 量子中继发展
4.1.5 天宫二号实验
4.2 中国广域量子网络建设
4.2.1 网络建设层次
4.2.2 合肥城域网
4.2.3 济南城域网
4.2.4 京沪干线
4.2.5 杭沪干线
4.2.6 量子通信卫星
4.3 中国量子通信实用化路径
4.3.1 与传统通信融合
4.3.2 物理层融合
4.3.3 网络层融合
4.3.4 应用层融合
4.4 中国量子通信区域发展布局
4.4.1 山东产业布局
4.4.2 安徽产业布局
4.4.3 上海产业布局
4.5 中国量子通信发展问题及建议
4.5.1 行业认识误区
4.5.2 技术发展问题
4.5.3 发展对策建议

第五章 2016-2019年量子通信设备发展分析
5.1 量子秘钥分配终端
5.1.1 基本介绍
5.1.2 激光器
5.1.3 单光子探测器
5.2 量子网关
5.2.1 基本概念
5.2.2 主要功能
5.2.3 设备分类
5.3 光量子交换机
5.3.1 基本概念
5.3.2 主要功能
5.3.3 设备分类
5.4 其他量子通信设备
5.4.1 量子集控机
5.4.2 量子路由器
5.4.3 量子信号接收机
5.4.4 小型纠缠源系统
5.4.5 光复用器和解复用器

第六章 2016-2019年量子通信应用领域分析
6.1 信息安全应用
6.1.1 应用机会分析
6.1.2 国防军事应用
6.1.3 国民经济应用
6.1.4 密码业应用
6.2 金融业应用
6.2.1 验证网开通
6.2.2 示范系统建设
6.2.3 银行信息传输

第七章 2016-2019年中国量子通信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1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安徽量通)
7.1.1 企业发展概况
7.1.2 企业解决方案
7.1.3 企业核心产品
7.1.4 企业战略合作
7.2 安徽问天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7.2.1 企业发展概况
7.2.2 企业主要产品
7.2.3 芜湖量子政务网
7.2.4 企业战略合作
7.3 神州信息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7.3.1 企业发展概况
7.3.2 企业经营状况
7.3.3 业务经营分析
7.3.4 中标京沪干线
7.3.5 未来前景展望
7.4 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4.1 企业发展概况
7.4.2 企业经营状况
7.4.3 业务经营分析
7.4.4 量子通信发展
7.4.5 未来前景展望
7.5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7.5.1 企业发展概况
7.5.2 企业经营状况
7.5.3 业务经营分析
7.5.4 量子通信业务
7.5.5 未来前景展望

第八章量子通信行业投资潜力及风险预警
8.1 量子通信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8.1.1 产业链投资机会
8.1.2 加密产品投资机会
8.1.3 光电器件投资机会
8.1.4 网络建设运营机会
8.2 量子通信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8.2.1 技术风险
8.2.2 市场风险
8.2.3 竞争风险

第九章量子通信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9.1 量子通信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9.1.1 行业发展潜力
9.1.2 应用市场前景
9.1.3 市场规模预测
9.2 量子通信行业发展趋势
9.2.1 技术发展趋势
9.2.2 大规模的应用
9.2.3 量子卫星竞争

图表目录
图表1:量子通信方式分类
图表2:量子纠缠示意图——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心灵感应”
图表3:量子信息化
图表4:量子隐形传送原理
图表5:量子密码通信原理
图表6:量子通信行业产业链简图
图表7:量子通信行业相关政策规划汇总
图表8:量子通信行业政策趋势
图表9:2018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简析
图表10:2013-2018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指标(单位:%)
图表11:2018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及预测分析(单位:%)
图表12:2009-2018年中国GDP及其增长情况(单位:万亿元,%)
图表13:2010-20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单位:亿元,%)
图表14:2013-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表15: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单位:%)
图表16:“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趋势性变化
图表17:2009-2018年国内暴力恐怖事件
图表18:国内公共安全支出费用(单位:亿元)
图表19:1985-2018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单位:项)
图表20:截至2018年末中国量子通信相关专利类型构成(单位:%)
图表21:截至2018年末我国量子通信行业技术专利申请人TOP10(单位:项)
图表22:截至2018年底中国量子通信行业技术相关专利分布领域(前十位)(单位:项)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