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7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其中 28 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获批。这批项目带来的新增光伏装机为 899MW,新增的电储能装机超过 150MW,此外,各种热储能、风电等其他类型能源也都有体现。此举将对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储能带来巨大推动。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必要时含储能装置)。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独立型微电网,可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并网型微电网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离网独立运行;独立型微电网不与外部电网连接,电力电量自我平衡。
微电网应适应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快速发展,满足多元化接入需求。结合城市、工商业园区、新型城镇、新农村以及海岛、绿洲等发展需要,鼓励利用当地资源,进行融合创新,培育能源生产和消费新业态。
图表 微网储能技术流程图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微电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微电网将在海岛、工业园区、办公园区以及偏远缺电地区得到更广泛的实施推广,微电网先进储能应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预计未来 5 年,国内微电网工程将建设超过 300 座,预期推广比例将达到 5%,项目投资将达到 5 亿元,可形成的年碳减排能力约为 20 万 t CO2。10MW 级风光柴储海岛微电网,具有并网和孤网两种运行模式,储能系统为 500k W×6h。建设条件:海岛微电源和电网络建设,解决偏远海岛供电问题。主要建设内容:海岛风机、光伏系统、柴油发电厂、储能系统、35k V 降压站和 10k V 电网络等。主要设备:配置储能铅炭电池 3600k Wh;配置 500k W 双级式多分支储能变流器 1 台;采用基于 IEC61850 的全通信监控方案,配置电池智能管理系统;配置电池热管理系统。储能系统投资约为 350 万元,建设期为 3 个月。项目年减排量约 739t CO2,碳减排成本为 400~600 元/t CO2。年产生经济效益约为 98.6 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约 4 年。